卢峥;郭春妮;沈建根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对PSA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异常和(或)影像学检查异常315例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穿刺采用“12+X”法.结果:前列腺疾病315例中,病理诊断前列腺癌117例(37.2%),前列腺增生198例(62.8%).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军;查月琴;沈卫东;蔡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基因治疗的策略包括基因替代、基因修正、基因增强、基因抑制和基因失活.基因转移的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3大类.其中生物转移在人类细胞中应用为广泛.生物法主要是指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是通过病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通过重组技术与病毒重组,然后去感染受体细胞.研究为系统深入的、应用多、成功的是逆转录病毒,用于人体细胞实验的逆转录病毒以慢病毒为佳.
作者:王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戈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HepG2细胞中gp96、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的影响及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GA作用下,HepG2细胞中HSP90α 、gp96及hTERT的表达.用MTT法检测GA作用下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同时构建HSP90α siRNA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观察对hTERT的影响.结果:HepG2细胞中HSP90α、gp96及hTERT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LO-2,导人HSP90α siRNA质粒的HepG2细胞HSP90α表达减少,但gp96、hTERT的表达与对照组HepG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GA后HepG2细胞中HSP90α、gp96及hTERT表达均显著减少,HepG2 细胞增殖也明显受抑.结论:GA可通过gp96抑制HepG2细胞中hTERT表达及HepG2细胞增殖,gp96有望成为肝癌分子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吴信华;庄红芹;姚登福;戚菁;施维;鞠少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or regional anatomy)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各个局部区域的层次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的一门科学[1].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解剖,使学生能够掌握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学科的学习和技能掌握,深入认识人体重要部位构筑储备必需的解剖学知识.
作者:施金洪;金国华;张新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效果.方法:鼻泪管阻塞患者65例(70只眼)应用Nd:Y AG激光治疗机疏通阻塞部位,泪道冲洗通畅后逆行植入硅胶管.结果:65例(70只眼)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28.23+4.32)min,术后无感染.随访3~12个月,平均(8.04+3.29)月,治愈57眼,好转12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98.57%.结论:激光联合硅胶管逆行植入鼻泪管的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具有术后反应轻、复发率低的特点,操作简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靖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积极应对、科学防控疫情借铁路蔓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武汉铁路甲型H1N1流感疫情排查措施及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急报告248起中,旅客自报发热237起(95.6%),主动协查9起(3.6%);确诊为甲流感病例1起1例(0.4%);旅客列车上报告235起(94.8%);在发热旅客中有境外疫区旅行史4例(1.7%),密切接触者1例(0.4%),无人感染甲流.结论:旅客列车是铁路甲流感疫情防控的重点,采取发热旅客自报排查措施,建立排查与联防联控应急处置程序,是积极应对、有效防控疫情借铁路蔓延的重要举措.
作者:杨劼;虞海燕;任聪;蔡新卫;邹建国;钱俊雄;吴桂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正常培养的原代BMSCs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normal group)、低氧预处理组(hypoxia preconditioning,HP)、缺氧再灌注组( hypoxia-reoxygenation,HR)和低氧预处理-缺氧再灌注组(HP-HR).分别对HP组和HP-HR组的BMSCs在原代、P1代和P2代连续3代进行低氧(1%O2)预处理30min;对HR组和HP-HR组的P3代BMSCs进行完全缺血缺氧3小时再复氧1天,然后用MTT法同时检测4组P3代RMSCs的细胞活力,并用Hoechst33342及Bax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正常培养组与Hp组P3代细胞的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而HR组和HP-HR组的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但HP-HR组的细胞活力较HR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Hoechst33342及Bax染色显示细胞凋亡在HP-HR组较HR组减少.结论:低氧预处理能够减少细胞凋亡,保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防止缺氧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翠;沈丽华;刘小菲;吴二兵;姜立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据报道,帕金森病平均发病年龄60岁,从诊断到死亡的平均生存期为15年[1].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彻底明确.对PD临床特征的研究是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转归及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PD自然发展史的基础.关于帕金森病(PD)的症状和体征的自然发展史的研究相对较少,少数以社区为基础的研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PD人群,从诊断之后进行长期随访研究,这种有代表性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基线基础,在此基础上对PD演变、转归进行预测,并对临床疗效予以评估[2].本文就近年来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并发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魏其林;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作球结膜瓣的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21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不作结膜瓣的5.5mm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联合5.5mm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200例208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常规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的5.5~7.0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完整核摘除术联合5.5mm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较.结果:不作结膜瓣5.5mm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的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组无明显术中切口出血、术后结膜瓣退缩、结膜下垂及角巩膜缘切口裸露等并发症,其术后1天,术后1周视力均优于常规作结膜瓣的白内障完整核摘除术组(P均<0.05).结论:不作结膜瓣的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联合5.5mm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省时,对眼表损害小,安全,效果好,且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英;钟守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人来源铁调节蛋白1(IRP1)真核表达质粒,检测该质粒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及其对转铁蛋白受体1(TfR1)和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表达的影响.方法:从HepG2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IRP1的cDNA.根据不同的酶切位点分别构建IRP1 4个分段目的基因,依次连接4段基因并将其构建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验证碱基序列.用FuGENEHD将质粒pcDNA3.1 (+)-IRP1瞬时转染至HepG2.以QRT-PCR方法检测转染pcDNA 3.1(+)-IRP1质粒,观察对IRP1以及其调控基因TfR1和DMT1表达的影响.结果:扩增出IRP1全长cD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4个质粒经相应酶双酶切后,分子量分别为1261bp、502bp、600bp、310bp.经检测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后,IRP1表达显著高于转染空载质粒细胞.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真核pcDNA3.1(+)-IRP1质粒后IRP1表达显著上调约50倍,TfR1表达增加约3倍,DMT1表达增加约1.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人IRP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RP1,并证明其能在HepG2细胞内高表达,从而影响IRP1调控基因的表达.
作者:成春明;王丹;朱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反(牙合)病例的正畸治疗,比较矫正时机的选择对矫正后颌面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对67例反(牙合)患者进行正畸矫正,乳牙期32例、替牙期24例、恒牙期11例,观察反(牙合)对颌面部发育的影响.结果:乳牙期反(牙合)矫治效果佳,软组织正侧貌改善明显,有较好的美学效果;替牙期其次;恒牙期差.结论:反(牙合)病例矫治的佳时机是乳牙期,可以缩短矫治时间,降低矫治难度,获得较高的美学正侧貌.
作者:钱伟伟;陈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腹股沟嵌顿疝手术4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21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在疼痛感、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家属满意率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1)疼痛程度等级评价比较:对照护理组21例中轻度3例(14.29%),中度14例(66.67%),重度4例(19.05%);循证护理组21例中轻度8例(38.10%),中度12例(57.14%),重度1例(4.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并发症比较:对照护理组阴囊肿胀积液3例,睾丸肿胀1例;循证护理组阴囊肿胀积液3例,无睾丸肿胀发生.(3)住院时间比较:对照护理组4.38+2.23天;循证护理组2.67+1.8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家属满意率比较:对照护理组家属满意20例(95.24%);循证护理组家属满意18例(85.71%).循证护理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护理组( 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腹股沟嵌顿疝手术治疗的患儿,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唐文娟;王娟;刘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指背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拇指远节指腹皮肤缺损20例采用示指背指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5cm×2.0cm~2.5cm×4.5cm.结果:术后皮瓣和植皮全部存活.术后18例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皮瓣外形饱满,质地柔软,无触痛.手指功能及皮瓣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为6~8mm.结论:示指背指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是一种基层医院较易开展的手术方法.
作者:郎陈斌;丁红军;宋志新;陈卫军;马建如;王东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中治疗腹泻、腹痛、粘液血便总有效率分别为89.3%、88.5%和92.0%.对照组分别为75.9%,58.3%、65.2%.对腹泻的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善腹痛、粘液血便症状方面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8例(26.7%),其中头痛3例,白细胞减少2例,恶心1例,皮疹1例,腹痛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23.3%),其中有白细胞减少3例,恶心2例,头痛1例,腹痛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增强,且未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葛飞;马小平;肖明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保证患者顺利并连续的完成整个疗程,充分发挥高压氧的作用,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5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期间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5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及其护理后,痊愈30例(28.6%);显效41例(39.0%);有效24例(22.9%);无效10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有效的入舱前、舱内和出舱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适应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张加莉;谢全;李丽;张杨;杜晓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肝、胆、脾、肾等,分析B超检查在海船船员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日立5500超声诊断仪,空腹情况下按常规进行肝、胆、脾、双肾、膀胱探测,依据超声医学声像图诊断标准做出诊断,并按45~50岁、51~55岁、56岁以上3个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对920例海员船员进行B超肝、胆、脾、双肾、膀胱探测,检出肝、胆、肾疾病等9种,疾病共515例(55.98%).其中部分病例含有2种或2种以上的异常指标,其中检出肝脏疾病293 例(31.8%),占检病率56.9%.脂肪肝172例(18.7%),占检病率33.4%;胆囊疾病119例(12.9%),占检病率23.1%.胆囊息肉样病变共85例(9.2%),占检病率16.5%;胆囊结石共31例(3.4%),占检病率6.0%;泌尿系疾病93例(10.0%),占检病率18.1%.泌尿系统结石46例(5.0%),占检病率7.0%.结论:B超在海船海员行健康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金生;陈伟锋;魏续红;林美容;李志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舒利迭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儿童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给予舒利迭50/100μg(含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吸人治疗,每天2次,每次1吸,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转移因子口服液10mL/次,2次/d,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6.2%,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具有协同作用,能较好控制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不良反应轻微,使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徐祝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联系,以便于临床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重点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部位、大小、形态、数目及彩色多普勒表现等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胆固醇性息肉32例(71.1%),腺瘤6例(13.3%),炎性息肉3例(6.7%),胆囊腺肌症3例(6.7%),胆囊腺癌1例(2.2%).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可依据息肉数目、大小、形态、CDFI等特点,初步判定其性质,为临床合理处理胆囊息肉样病变提供依据.
作者:房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103例稽留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法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再孕心理准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再孕心理准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稽留流产患者能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满意度.
作者:丛美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晚期肺癌1例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保障该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方法: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疗程后停药2个月查胸部CT病灶有进展;改吉非替尼服用1个月,复查CT病灶有进展;改用厄罗替尼治疗1个月复查病情仍进展;改培美曲塞+顺铂化疗2次,CT示病灶缩小,但骨髓抑制明显;改单药培美曲塞化疗2次,CT示右侧胸腔及心包积液较前增多;后用多西他赛化疗7次,病灶仍进展,后又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2个疗程因不能耐受,改单药使用2个疗程.结果:避免了潜在的医疗风险,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晚期肺腺癌序贯药物治疗,有利二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殷晓芹;李德明;刘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