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霞;李彩芳;郅妙利;王二辉;康文艺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开口箭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为进行深层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果 开口箭甲醇提取物、总皂苷、30%总皂苷和70%总皂苷对HL-60和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与阴性对照相比(P<0.05),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达到60.12%,72.25%,89.09%,95.17%,其IC50为65.57,45.07,35.40,22.89μg/ml.对Caski细胞的抑制率达到63.94%,71.48%,62.49%,73.43%,其IC50为108.42,84.53,41.02.47.19μg/ml.结论 开口箭提取物对HL-60和Caski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青;邹坤;汪鋆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莲子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的甲醇进行回流提取.结论 佳提取工艺可以有效地提取莲子心中的生物碱,工艺操作简单、合理.
作者:曾建伟;熊学敏;吴锦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消化不良治疗,治疗组在抗消化不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小陷胸汤,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作者:赵晓敏;杜学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肥胖病是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球广泛流行的独立性慢性疾病.
作者:岳嘉;郑天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消疤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36例,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清IL-8水平.口服消疕方,1剂/d,分2次水煎服;待皮疹消退或部分消退后采用放射免疫-饱和液相竞争法,检测患者血清IL-8治疗后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的IL-8指数得到改善.结论 消疙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原理可能与改善IL-8指数有关.
作者:刘焕强;雷树恩;焦广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出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取时间、溶媒用量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 用乙醇浓度为70%,浸取时间为36 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次数为3次为佳.结论 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选条件可靠,适合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参考.
作者:郝晓霞;余淑娴;何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野外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水苏碱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结果 水苏碱质量百分浓度线性范围为2~20μg,峰面积回归方程为:y=5 381x-7724.6,r:0.999 2(n=6),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70%(n=8).结论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所产益母草中水苏碱差异显著,其中以北京、河南和山东产益母草品质较好.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高低顺序为:繁殖部位>叶>茎.
作者:张燕;王文全;魏菊;张卉;杨全;白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幼儿六神丸中毒罕见报告.其病势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笔者诊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幼明;杨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菊科蒿属植物,别名白莲蒿、铁杆蒿.几乎遍布全国,性味苦,辛,平.
作者:范丽颖;张淑华;李景梅;孙伟;任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防喘合剂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性;探讨防喘合剂抗病毒作用.方法 将175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防喘合剂、辅舒酮及两药合用,疗程12周,观察哮喘控制程度;将不同稀释度的甲型流感病毒和防喘合剂、病毒唑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接种于鸡胚尿囊腔进行体外孵育72 h,测定培育病毒液的血凝滴度并计算EID50.结果 3组疗后疗前比较,无哮喘症状天数比例增加、夜问因喘憋醒来天数比例减少,PEF均值升高,(P<0.05).3组疗后比较,无症状天数比较、合用β2,受体激动剂天数比例中西组优于中药和西药组(P<0.05);因喘憋醒来天数比例、PEFR均值差异无显著性;减少哮喘严重发作率中西组好于中药和西药组,但P<0.05.EID50效价,防喘合剂<1.5,病毒唑>6,病毒对照为6.33.结论 防喘合剂是有效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制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作者:杜洪喆;任勤;杜春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葫芦钻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采用MTT比色法,靶细胞采用人肝癌细胞BLE-7404;通过复制小鼠S180,H22腹水瘤和肉瘤动物模型,观察葫芦钻提取物对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和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来评价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葫芦钻水、醇提取物浓度为20 ms/ml时,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50%;葫芦钻水、醇提取物的大耐受剂量均是150 g/kg;经3次实验,葫芦钻水、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对S180腹水瘤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均>50%,葫芦钻醇提物高剂量组对H22腹水瘤小鼠平均生命延长率>50%.葫芦钻水、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对S180肉瘤小鼠平均瘤重抑制率均>30%,对H22肉瘤小鼠平均瘤重抑制率均>50%.结论 葫芦钻水、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琳芸;余胜民;钟鸣;潘莉莉;农朝赞;陈少锋;杨增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荆芥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了58个成分,占挥发油的86.23%以上.结论 通过对荆芥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方明月;康文艺;姬志强;王金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石仙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石仙桃属植物研究的文献,了解上述两方面的基本情况.结果 目前石仙桃属植物研究所涉及的种类仅5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化学成分41种,包括9,10-二氢菲、菲醌、联苄、二苯乙烯、三萜、苯丙素、木脂素、甾体和脂肪族等结构类型.一些种类所合成分在镇痛、抗氧化、抗癌、抑制NO生成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结论 开展石仙桃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莹;张云梅;金永;陈业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血清IL-4,IL-6及IgE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天灸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灸组及电针组.用卵蛋白(OVA)致敏来制备哮喘模型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6及IgE.结果 模型组血清IL-4,IL-6及IgE高于正常组(P<0.01),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天灸组显著.结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血清IL-4,IL-6及IgE的异常有关,天灸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朱书秀;周丽莎;涂乾;朱青艳;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C18柱,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 在0.164~0.98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n=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8%(n=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可行的依据.
作者:魏清;康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复方癃闭治颗粒中挥发油的β-CD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考察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结果 佳包舍工艺为A3B2C2,即包合2 h,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40℃.结论 上述条件包合复方癃闭治颗粒中的挥发油为合理.
作者:刘晶;程岚;陈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模型组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合并Aβ注射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各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的同时灌胃地黄饮子和抗脑衰胶囊、哈伯因.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TNF-α,IL-1α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能缩短潜伏期、增加过台次数,第四象限与其它象限游泳距离之间比较也有差异,说明地黄饮子能改善痴呆大鼠空间探索记忆能力.低剂量组已经显效,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地黄饮子治疗组IL-1α,TNF-α含量显著下降,且具有剂量差别.结论 地黄饮子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空间探索能力有改善作用及能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炎性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地黄饮子抑制海马神经元TNF-α,IL-1α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进而减轻海马神经元的炎症损伤有关.
作者:宋琳;安平;朴钟源;谢宁;姚丽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龙生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is(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1.0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量2.8 ml/min.结果 黄芪甲苷在2.45~10.64μg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王巧灵;雷亚贤;姚薇;高祥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百色马齿苋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百色马齿苋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百色马齿苋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094 mg/ml,回收率为101%,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马齿苋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进;刘娇;罗建华;蒙春越;张丽丹;黄锁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差异.方法 用Hypersil ODS C18(5 μm,4.0 mm ×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45:55,调pH=3,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70 mm.结果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论 不同海拔的9个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与海拔高度及土壤养分舍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作者:刘雷;吴卫;郑有良;吴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