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枫香树叶抗菌活性研究

钟有添;王小丽;马廉兰

关键词:枫香树叶,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摘要:目的 探讨枫香树叶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枫香树叶对常见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枫香树叶对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无抗菌作用;枫香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皆有抗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3~25mm之间.不同方法提取的药液的抗菌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枫香树叶水煎液抗菌作用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1,0.5,0.5.0.25g/ml.结论 枫香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古钩藤镇痛抗炎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古钩藤水煎液的镇痛抗炎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观察古钩藤水煎液的镇痛作用,观察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二甲苯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古钧藤水煎液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可显著减轻小鼠耳廓肿胀.结论 古钩藤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作者:张兴燊;周芳;廖月葵;李丽;熊靖云;蓝国亮;陈武棠;韦江惠;覃莉萍;梁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8例临床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病变,临床上常见而难治.

    作者:陶义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黄芪配伍丹参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选择活动期UC患者36例,应用黄芪、丹参配伍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 UC患者血清MD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芪、丹参配伍治疗后,血清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 黄芪配伍丹参可以降低UC患者的自由基水平,对UC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卞红磊;魏艳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尖吻蝮蛇毒活性肽K组分的研究

    目的 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小分子活性肽K组分,测定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超滤,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活性肽K,采用高效液相鉴定纯度,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等电聚焦法测定等电点,用比浊法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检测K组分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相对分子量约为7 862D,等电点为4.29的组分.该组分能抑制由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lagen)、凝血酶(thromb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成剂量依赖性;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 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出活性肽K,该组分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雷丹青;周先丽;李映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椰露止咳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椰露止咳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椰露止咳口服液鱼腥草、浙贝母进行鉴别.结果 二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溶液无对应斑点.结论 该方法可靠,对样品质量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委;黄耀海;陈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紫背天葵生长发育各器官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紫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植物内各器官的生长相关性.方法 采用同样的栽培管理方法在不同地壤中种植紫葵1年,测定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紫背天葵各部分器官生长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植物地上部分越重,植株叶片数目越多,植物块根重量越大、越重;植物抽苔开花、结果越多,根的重量就越小,并与植物的侧根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侧根越多块根越重.

    作者:宋德勋;杨贵秋;张学愈;陈智忠;谭怀美;代建忠;何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岗梅合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介绍复方岗梅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37例急性咽炎患者分成治疗组85例,对照组52例,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复方岗梅合剂治疗急性咽炎的治愈率达78.82%,总有效率97.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 复方岗梅合剂治疗急性咽炎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吴喜英;王明军;许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莲子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的甲醇进行回流提取.结论 佳提取工艺可以有效地提取莲子心中的生物碱,工艺操作简单、合理.

    作者:曾建伟;熊学敏;吴锦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溃疡患者50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全部病例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入院宣教、疼痛护理、服药指导、消毒、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纠正不良嗜好、加强出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连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万年蒿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万年蒿超临界萃取物和水提液对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以万年蒿超临界萃取物和水提液灌胃小鼠,并以CCl4制成小鼠急性肝脏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观察万年蒿不同提取物时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和模型组相比,万年蒿水提液高剂量组和超临界萃取物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的AST,ALT含量(P<0.05或P<0.001).结论 万年蒿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作者:朴光春;权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雪片治疗高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新雪片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常用西药对比.方法 选取80例外感高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新雪片和日夜百服宁及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用药后体温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40例.痊愈3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痊愈25例,显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两组间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开始退热时间(2.175 4±1.599)h较治疗组(3.313 4±1.578)h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首次降至正常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组(7.253±3.265)h,对照组(6.456 4±3.369)h.完全降至正常时间治疗组(27.849±19.634)h明显较对照组(55.675 4±20.465)h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新雪片治疗高热症虽起效稍慢,但退热作用持久,可以更快完全退热,临床应用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急性病的首选中药制剂.

    作者:徐慧聪;陈伯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药材中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药材中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A),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RP-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27:27:46),流速0.8 ml·rain-1;柱温35℃;检测波长226 nm.结果 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A)在0.070 8~0.354 na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14%;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在0.232 mg~16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0%,RSD为1.2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沉香药材中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A)和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亚;江滨;曾元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滇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 测定滇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磷酸(45:55)为流动相,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滇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依次为生药5.98%,生片4.96%,酒片4.03%.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滇黄芩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μg/次,4次/d,体重大的患儿可酌情加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补虚祛痰汤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l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闾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

    作者:赵会玲;王建平;刘佳林;朱爱华;郄志欣;朱晓红;冯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现状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状况,找出治疗用药规律,文章就近几年的有关文献,从理论探讨、临床观察与研究(包括分型论治、以法论治、自拟方加减论治、专方论治、古方论治、中西药结合论治及体外论治)、实验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概括,以期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及有关的新药研发有所启迪.

    作者:丁舸;吴云娟;濮正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华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 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 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盐)的共同抑菌效果比它们单独作用强.结论 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霉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谢宗波;姜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番茄红素对乌拉坦诱导小鼠肺癌的影响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对乌拉坦诱导小鼠肺癌的影响.方法 以乌拉坦(1 000 mg/kg)1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肺肿瘤.用番茄红素喂养小鼠18周,观察肿瘤发生率,检测小鼠血清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2(IL-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番茄红素对乌拉坦诱导小鼠肺癌形成后SOD,CAT的活性及IL-2与TNF-α含量有回升作用,并能阻止与癌变相应的GST活性及MDA含量的增高,降低肿瘤发生率.结论 番茄红素对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有预防作用,主要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任亮;林海红;任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渴胶囊制备工艺考察

    目的 探讨消渴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以干浸膏得率、葛根素含量作为工艺考察指标.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原药材加10倍量水,不浸泡,煎煮3次,1.5 h/次.结论 以葛根素的含量作为工艺考察指标.

    作者:王秦勇;王德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用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茎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2,3,24.三羟基-12,20(30)-二烯-28-乌苏酸(Ⅲ).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梁洁;甄汉深;梁臣艳;钟振国;韦汉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肾病患儿中药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

    目的 观察肾活血中药对肾病的疗效.方法 68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药品.测定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的变化,分别与30名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 :肾病患儿SOD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P<0.01),而LPO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组(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LPO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益肾活血药对抗过氧化损伤、防治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毛春华;林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