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玲;王建平;刘佳林;朱爱华;郄志欣;朱晓红;冯霞
佩兰,性辛、平,入脾胃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效,是一种常用的化湿、解表中药.
作者:魏道智;宁书菊;林文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差异.方法 用Hypersil ODS C18(5 μm,4.0 mm ×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45:55,调pH=3,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70 mm.结果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论 不同海拔的9个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与海拔高度及土壤养分舍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作者:刘雷;吴卫;郑有良;吴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含附子的方剂达36首[1].张仲景对附子、乌头的用法是:凡属亡阳急证宜温经回阳者,多用生附子,如:《伤寒论》中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人参汤等方中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
作者:肖安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的制剂水平,而超微粒粉碎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邵林;邵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五加皮为常用中草药,属中药祛风湿类,性辛温,归肝肾经、无毒、有祛风湿补肾强筋骨的作用.
作者:叶东;池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从真菌资源分布和化合物基本骨架,波谱特征,药理活性及生源途径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报道的52个原伊鲁烷型化合物.为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臧鑫炎;李彩芳;王金梅;康文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莲子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的甲醇进行回流提取.结论 佳提取工艺可以有效地提取莲子心中的生物碱,工艺操作简单、合理.
作者:曾建伟;熊学敏;吴锦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正体类要》是一部关于伤科损伤内外治法的专著,其中小柴胡汤运用广泛.笔者对其中运用小柴胡汤的病案进行剖析,提出在伤科临床中只要符合小柴胡汤证病机的病证都可以适用小柴胡汤.
作者:刘乾亮;余文景;曾一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模型组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合并Aβ注射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各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的同时灌胃地黄饮子和抗脑衰胶囊、哈伯因.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TNF-α,IL-1α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能缩短潜伏期、增加过台次数,第四象限与其它象限游泳距离之间比较也有差异,说明地黄饮子能改善痴呆大鼠空间探索记忆能力.低剂量组已经显效,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地黄饮子治疗组IL-1α,TNF-α含量显著下降,且具有剂量差别.结论 地黄饮子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空间探索能力有改善作用及能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炎性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地黄饮子抑制海马神经元TNF-α,IL-1α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进而减轻海马神经元的炎症损伤有关.
作者:宋琳;安平;朴钟源;谢宁;姚丽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大鼠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哮喘模型组(B),地塞米松治疗组(C),氧化苦参碱低(D)、中(E)、高(F)剂量治疗组各8只.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利用PowerLab系统记录整体动物的肺溢流量和离体气管螺旋条对乙酰胆碱的收缩反应.结果 ①哮喘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②HE染色显示,哮喘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其他各组气道炎症反应均轻于哮喘模型组;③氧化苦参碱各剂量治疗组使用乙酰胆碱前后肺溢流量变化值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氧化苦参碱中、高剂量治疗组气管螺旋条对乙酰胆碱的收缩反应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xy可以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而具有明显的抗哮喘作用.
作者:黄美蓉;王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心肌病的有效诊治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妇及国产儿病死率.方法 对1995~2005年间收治的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围产期心肌病全部治愈.结论 围产期心肌病早期诊断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丽华;唐素敏;宋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测定石蒜鳞茎总生物碱含量,为石蒜鳞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加兰他敏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289 nm.结果 加兰他敏在20.4~10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回归方程Y=0.008 4X-0.022 7,r=0.999 9(n=5);加样回收率为99.8%,RSD=1.44%;测定结果在5h内稳定,RSD=0.64%;不同来源石蒜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栽培石蒜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可以达到并超过野生石蒜.结论 该测定方法稳定、快速、简便,测定结果良好.
作者:李亚仲;单宇;吴志平;袁菊红;夏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比较甲醇索氏、甲醇超声、醋酸乙酯回流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线性为58~2320μg/ml,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98.53%,RSD为1.39%(n=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沙美;史道芬;欧阳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利胆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制定定量质控标准.方法 采用HPLC法,对该制剂的主要药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通过方法学的系统考察和3批样品的含量测定,建立了该品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得3批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分别为9.18,9.71,9.40 mg/粒,其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19.7~98.5 μg,/ml,回归方程:Y=61 824X+75 898,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9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无明显干扰等优点,是测定利胆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赵翠云;贾元印;李文超;刘虹;颜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搀硫酸镁穿山甲洗脱后是否能作穿山甲入药.方法 各种方法洗脱后,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EDTA滴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和定氮法对搀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定性分析显示洗脱后的穿山甲中化学成分已发生变化,总灰分超出正常穿山甲的11倍,定量分析显示洗脱后的搀假穿山甲中仍存在硫酸镁,蛋白质含量有所减少.结论 搀硫酸镁穿山甲经洗脱后.仍不能作为正品入药.
作者:汪冶;高春花;肖聪颖;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树舌灵芝各溶剂提取物的抗癌作用.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法从树舌灵芝得到一系列提取物,运用MTT法研究了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乳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氯仿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余各层样品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树舌灵芝抗肿瘤成分可能在氯仿部分.
作者:周忠波;马红霞;图力古尔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小分子活性肽K组分,测定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超滤,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活性肽K,采用高效液相鉴定纯度,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等电聚焦法测定等电点,用比浊法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检测K组分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相对分子量约为7 862D,等电点为4.29的组分.该组分能抑制由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lagen)、凝血酶(thromb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成剂量依赖性;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 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出活性肽K,该组分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雷丹青;周先丽;李映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从贯叶连翘中提取分离金丝桃素的工艺.方法 用乙醇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再用S898吸附树脂结合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金丝桃素粗提物.结果 该产品中金丝挑素的含量高达2.1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消耗低.产品中金丝桃素含量高.
作者:程力惠;王建壮;李晓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血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目的.方法 将17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加血平衡疗法)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方差分析和检验.结果 血平衡疗法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下降.结论 血平衡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失去溶栓机会或者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作者:赵建红;贾金铭;耿瑞根;赵梅萍;王根民;刘翠荣;刘会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尿崩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引起多尿、烦渴以及低密度尿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是临床诊治较棘手的疑难病症.
作者:付丽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