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史道芬;欧阳强
尿崩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引起多尿、烦渴以及低密度尿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是临床诊治较棘手的疑难病症.
作者:付丽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复方癃闭治颗粒中挥发油的β-CD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考察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结果 佳包舍工艺为A3B2C2,即包合2 h,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40℃.结论 上述条件包合复方癃闭治颗粒中的挥发油为合理.
作者:刘晶;程岚;陈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溃疡患者50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全部病例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入院宣教、疼痛护理、服药指导、消毒、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纠正不良嗜好、加强出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连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叶片对大鼠长期毒性影响.方法 复方银杏叶片88.44,17.69 mg/kg(为临床日剂量的50倍和10倍)给大鼠连续灌服13周,停药2周,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复方银杏叶片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 复方银杏叶片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应是安全的.
作者:潘洪平;危华玲;陈英;钟正贤;陈学芬;李燕婧;路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翻白草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动物灌胃给药,用四氧嘧啶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胰岛B细胞形态学改变,比色分析法检测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 翻白草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胰岛B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可以降低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论 翻白草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朴丽花;洪花;金政;蔡英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综述了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其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胡润淮;邵清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于输卵管内注入苯酚糊剂造成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红通管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复方丹参片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IL-6,TNF-α含量变化.结果 桃红通管胶囊能显著降低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IL-6,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尤以桃红通管胶囊高剂量组更为突出.结论 桃红通管胶囊能有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与其降低血液及输卵管组织中炎性介质IL-6,TNF-α的表达,促进炎症吸收有关.
作者:李桂;李贵宅;贾凤新;武大勇;田鹏雪;张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搀硫酸镁穿山甲洗脱后是否能作穿山甲入药.方法 各种方法洗脱后,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EDTA滴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和定氮法对搀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定性分析显示洗脱后的穿山甲中化学成分已发生变化,总灰分超出正常穿山甲的11倍,定量分析显示洗脱后的搀假穿山甲中仍存在硫酸镁,蛋白质含量有所减少.结论 搀硫酸镁穿山甲经洗脱后.仍不能作为正品入药.
作者:汪冶;高春花;肖聪颖;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野外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水苏碱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结果 水苏碱质量百分浓度线性范围为2~20μg,峰面积回归方程为:y=5 381x-7724.6,r:0.999 2(n=6),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70%(n=8).结论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所产益母草中水苏碱差异显著,其中以北京、河南和山东产益母草品质较好.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高低顺序为:繁殖部位>叶>茎.
作者:张燕;王文全;魏菊;张卉;杨全;白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血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目的.方法 将17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加血平衡疗法)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方差分析和检验.结果 血平衡疗法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下降.结论 血平衡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失去溶栓机会或者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作者:赵建红;贾金铭;耿瑞根;赵梅萍;王根民;刘翠荣;刘会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比较甲醇索氏、甲醇超声、醋酸乙酯回流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线性为58~2320μg/ml,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98.53%,RSD为1.39%(n=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沙美;史道芬;欧阳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从贯叶连翘中提取分离金丝桃素的工艺.方法 用乙醇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再用S898吸附树脂结合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金丝桃素粗提物.结果 该产品中金丝挑素的含量高达2.1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消耗低.产品中金丝桃素含量高.
作者:程力惠;王建壮;李晓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观察复方蚂蚁酒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等方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复方蚂蚁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炎症和继发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或P<0.01).结论 复方蚂蚁酒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何行玲;李文胜;方跃华;郭莲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心肌病的有效诊治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妇及国产儿病死率.方法 对1995~2005年间收治的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围产期心肌病全部治愈.结论 围产期心肌病早期诊断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丽华;唐素敏;宋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石仙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石仙桃属植物研究的文献,了解上述两方面的基本情况.结果 目前石仙桃属植物研究所涉及的种类仅5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化学成分41种,包括9,10-二氢菲、菲醌、联苄、二苯乙烯、三萜、苯丙素、木脂素、甾体和脂肪族等结构类型.一些种类所合成分在镇痛、抗氧化、抗癌、抑制NO生成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结论 开展石仙桃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莹;张云梅;金永;陈业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血清IL-4,IL-6及IgE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天灸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灸组及电针组.用卵蛋白(OVA)致敏来制备哮喘模型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6及IgE.结果 模型组血清IL-4,IL-6及IgE高于正常组(P<0.01),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天灸组显著.结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血清IL-4,IL-6及IgE的异常有关,天灸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朱书秀;周丽莎;涂乾;朱青艳;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肥胖病是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球广泛流行的独立性慢性疾病.
作者:岳嘉;郑天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消渴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以干浸膏得率、葛根素含量作为工艺考察指标.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原药材加10倍量水,不浸泡,煎煮3次,1.5 h/次.结论 以葛根素的含量作为工艺考察指标.
作者:王秦勇;王德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展筋散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用散剂制备方法制备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临床观察150例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对各种扭伤、软组织劳损、椎间盘突出症等有满意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张云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结果 黄芩苷在0.12~0.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0.87%(n=6).结论 该法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世宇;黄毅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