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薛己运用小柴胡汤内治伤科疾病初探

刘乾亮;余文景;曾一林

关键词:小柴胡汤, 薛已, 正体类要, 中医骨伤, 证治
摘要:《正体类要》是一部关于伤科损伤内外治法的专著,其中小柴胡汤运用广泛.笔者对其中运用小柴胡汤的病案进行剖析,提出在伤科临床中只要符合小柴胡汤证病机的病证都可以适用小柴胡汤.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体位不当致针灸异常2例分析

    针灸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病人体位不当亦会导致发生针灸异常的情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此类病例.现结合本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直腿抬高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椎管内系疾病,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加之外力损伤或寒冷刺激等因素使髓核突破外围包绕的纤维环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除典型的根本性坐骨神经痛外,尚有根本性紧张,腰腿痛等功能障碍,因此,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作者:舒琴;张秋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冠心苏合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新冠心苏合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冰片、乳香;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肉桂酸含量,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冰醋酸(10:22:55: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冰片、乳香.肉桂酸在0.396~3.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5%(n=6);结论所建立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新冠心苏合滴丸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由会玲;李春香;李春花;李清;陈金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药加利多卡因灌肠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效果观察

    2005年元月开始我院妇科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按常规灌肠后,病人常很快就有便意,并很快将灌入的药液排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邓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FLASH技术在《中医学四诊》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现代的医学教育需要《中医学》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作者:陈爱平;熊佩华;田寿福;王翼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张仲景方中附子与乌头之用法释疑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含附子的方剂达36首[1].张仲景对附子、乌头的用法是:凡属亡阳急证宜温经回阳者,多用生附子,如:《伤寒论》中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人参汤等方中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

    作者:肖安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莲子心生物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莲子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的甲醇进行回流提取.结论 佳提取工艺可以有效地提取莲子心中的生物碱,工艺操作简单、合理.

    作者:曾建伟;熊学敏;吴锦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机能实验教学体会

    医学实验课是高等医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它除了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外,还应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活跃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陈正爱;王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儿痰热闭肺咳喘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痰热闭肺咳喘四季可见,以冬春为多.轻者咳喘、痰涎壅盛,口渴汗出,舌红唇赤,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重则高热不退,咳喘频频,气急鼻煽,喉中痰鸣,口渴烦躁,面红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质红而干,脉象浮数而滑.

    作者:肖作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华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 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 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盐)的共同抑菌效果比它们单独作用强.结论 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霉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谢宗波;姜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荆芥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了58个成分,占挥发油的86.23%以上.结论 通过对荆芥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方明月;康文艺;姬志强;王金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溪黄草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 通过溪黄草中二萜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商品药材质量分析,为溪黄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6,7-去氢罗伊林酮和(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凇香烷-7-酮的含量;流动相:0.05%三氟乙酸-乙腈(25:75),检测波长:210 nm论塔板数按6,7-去氢罗伊林酮计算应不低于6 000,按(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计算应不低于5 000.结果 11批次的测试样品中6,7-去氢罗伊林酮的含量范围在91.5~182.5μg·-1(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范围在35.4~84.2 μg·g-1.建议药材中6,7-去氢罗伊林酮和(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限度分别不得低于113.4 μg·g-1和52.3μg·g-1.结论 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专属、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溪黄草药材及含溪黄草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朝展;祝晨蔯;杨金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蒸发光散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生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龙生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is(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1.0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量2.8 ml/min.结果 黄芪甲苷在2.45~10.64μg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王巧灵;雷亚贤;姚薇;高祥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洛阳地区特色植物药的GAP实践和发展

    对洛阳地区适于GAP研究和开发的特色植物药的资源进行分析,讨论了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现存的问题,并为其今后的经营发展和科研方向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乔琦;苗艳芳;郭大勇;侯小改;孔祥生;李友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薰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薰鲁香挥发油B-CD包合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两个评价指标,考察挥发油与B-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三个因素对β-CD包合薰鲁香挥发油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包合工艺为:薰鲁香挥发油:β-CD为1:6,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 h.结论 所选包合工艺挥发油包合率较高,合理简便.

    作者:马媛;帕依曼·亥米提;李志辉;穆赫塔尔·亚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搀硫酸镁穿山甲洗脱后不能作正品入药

    目的 研究搀硫酸镁穿山甲洗脱后是否能作穿山甲入药.方法 各种方法洗脱后,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EDTA滴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和定氮法对搀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定性分析显示洗脱后的穿山甲中化学成分已发生变化,总灰分超出正常穿山甲的11倍,定量分析显示洗脱后的搀假穿山甲中仍存在硫酸镁,蛋白质含量有所减少.结论 搀硫酸镁穿山甲经洗脱后.仍不能作为正品入药.

    作者:汪冶;高春花;肖聪颖;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抢救3例幼儿六神丸中毒体会

    幼儿六神丸中毒罕见报告.其病势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笔者诊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幼明;杨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痛灵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消痛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栀子、姜黄、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定量分析消痛灵搽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大黄素在0.248~1.984μg,大黄酚在0.292~2.33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9.7%.RSD=0.64%;大黄酚为99.2%,RSD=0.8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

    作者:袁明;任延明;赵协慧;文绍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目的 综述磷酸川芎嗪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方法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了磷酸川芎嗪的有关药学特性,并对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药理学实验、安全性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方面作详细的介绍.结果 磷酸川芎嗪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必将展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赵玉清;笔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μg/次,4次/d,体重大的患儿可酌情加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补虚祛痰汤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l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闾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

    作者:赵会玲;王建平;刘佳林;朱爱华;郄志欣;朱晓红;冯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