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刘超;张学武

关键词:黄芪, 高脂血症, 血脂, 脂质过氧化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不同剂量黄芪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的小鼠灌服脂肪乳剂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黄芪按18,9,4.5 g/kg剂量给小鼠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120).结果 黄芪能明显降低TC、TG和LDL-c的浓度(P<0.05),能明显升高血S0D和GSH-Px活性(P<0.05),降低血清LPO的浓度(P<0.05).结论 黄芪能调节小鼠高脂血症脂代谢和增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泄停颗粒影响小鼠胃肠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揭示泄停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以金双歧作为对照,设置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予小鼠灌胃给药,分别以镇痛实验、抗炎实验、止泻作用,对新斯的明促进胃排空运动影响试验[1~3]等观察泄停颗粒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泄停颗粒能减缓由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胃肠蠕动亢进;能缓解由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胃排空亢进.还可减轻长期腹泻所伴有的腹痛及胃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 泄停颗粒具有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作用.

    作者:丁琛;王淑云;朱萱萱;郁晓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清胃散拆方中盐酸小檗碱和阿魏酸的含量研究

    目的 研究清胃散拆方中盐酸小檗碱和阿魏酸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测定清胃散拆方中盐酸小檗碱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与其他生药存在相互影响;而配方中各生对阿魏酸的溶出影响较小.结论 该实验结果可对该复方在临床上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邵进明;曹佩雪;梁光义;徐必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溶媒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测定川芎在不同溶媒提取下活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osmosil-C18(125 mm ×4.6mm,5岬),流动相为甲醇-3%醋酸(32:68,v/v),流速为0.8 ml/min,波长为323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3种溶媒川芎提取物中以乙醇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高达到0.56 mg/ml.结论 3种溶媒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各不相同,且以乙醇提取物中FA的含量较高.

    作者:丁丽;刘宗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华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 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 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盐)的共同抑菌效果比它们单独作用强.结论 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霉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谢宗波;姜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儿痰热闭肺咳喘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痰热闭肺咳喘四季可见,以冬春为多.轻者咳喘、痰涎壅盛,口渴汗出,舌红唇赤,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重则高热不退,咳喘频频,气急鼻煽,喉中痰鸣,口渴烦躁,面红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质红而干,脉象浮数而滑.

    作者:肖作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药材中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药材中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A),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RP-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27:27:46),流速0.8 ml·rain-1;柱温35℃;检测波长226 nm.结果 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A)在0.070 8~0.354 na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14%;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在0.232 mg~16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0%,RSD为1.2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沉香药材中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A)和6-羟基-2-(2-苯乙基)色酮(B)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亚;江滨;曾元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通光散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通光散中含有的C21甾体苷类、萜类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通光散提供参考.

    作者:李延芳;廖文斌;马丽芳;梁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姜黄素抗顺铂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素(CMN)抗顺铂所致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Ⅰ(n=12),Ⅱ(n=6),Ⅲ(n=6),Ⅳ(n=12),Ⅴ(n=12)组,分别行第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Ⅱ,Ⅲ组)、CMN 30 mg/kg(Ⅳ组)、CMN 30 mg/kg+锌原卟啉Ⅸ(ZnPPⅨ)10 mg/kg(Ⅴ组),8 h后,从,Ⅰ,Ⅳ,Ⅴ组中各任选6只鼠处死,检测HO-1蛋白表达与活力.余鼠再行第2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组),CMN 20 mg/kg+顺铂6 mg/kg(Ⅱ组).顺铂6 mg/kg(Ⅱ,Ⅳ,Ⅴ组),5 d后处死,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肾脏系数、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顺铂可明显升高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并严重损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姜黄素仅有较弱的直接抗顺铂肾毒性作用,但用姜黄素预处理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活力能显著增强其抗顺铂肾毒性作用;反之.用ZnPPⅨ抑制HO-1活力则可消除姜黄素抗顺铂肾毒性作用.结论 姜黄素主要通过上调HO-1蛋白表达有效拮抗顺铂所致的氧化应激性肾损伤.

    作者:张英;黄维义;王顺蓉;陈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蒜素对急性血淤证大鼠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制作急性高黏滞大鼠模型动脉取血,通过黏度法测定血流变指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核孔膜滤过法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以及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比较大蒜素腹腔注射组和未处理组的差异.结果 与未处理组比较,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对血瘀症大鼠全血黏度的增加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P<0.05);中、高剂量组对血浆黏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且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可明显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P<0.05);中、低剂量组有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的作用;各剂量组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增大有改善作用;各剂量组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有改善作用,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蒜素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而用于血淤症的防治.

    作者:刘丹丹;孙君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荆芥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了58个成分,占挥发油的86.23%以上.结论 通过对荆芥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方明月;康文艺;姬志强;王金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虎舌红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虎舌红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以去氢飞廉碱(C16H22N402)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酸性染料,用氯仿萃取,检测波长418 nm.结果 去氢飞廉碱在0.72~14.02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254X-1.6247,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101.65%.RSD为0.75%(n=5).结论 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选择性强.

    作者:凌育赵;杨妙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波罗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目的 分析波罗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波罗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52个化学组分峰,并鉴定出其中的26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71.94%.结论 波罗蜜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正十六酸(30.63%),7,10,13-十六三烯醛(8.45%),长叶烯.5.酮(5.78%),植醇(2.41%)和大牻牛儿烯B(1.90%).

    作者:汪洪武;鲁湘鄂;刘艳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溪黄草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 通过溪黄草中二萜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商品药材质量分析,为溪黄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6,7-去氢罗伊林酮和(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凇香烷-7-酮的含量;流动相:0.05%三氟乙酸-乙腈(25:75),检测波长:210 nm论塔板数按6,7-去氢罗伊林酮计算应不低于6 000,按(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计算应不低于5 000.结果 11批次的测试样品中6,7-去氢罗伊林酮的含量范围在91.5~182.5μg·-1(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范围在35.4~84.2 μg·g-1.建议药材中6,7-去氢罗伊林酮和(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限度分别不得低于113.4 μg·g-1和52.3μg·g-1.结论 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专属、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溪黄草药材及含溪黄草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朝展;祝晨蔯;杨金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消化不良治疗,治疗组在抗消化不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小陷胸汤,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作者:赵晓敏;杜学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野外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水苏碱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结果 水苏碱质量百分浓度线性范围为2~20μg,峰面积回归方程为:y=5 381x-7724.6,r:0.999 2(n=6),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70%(n=8).结论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所产益母草中水苏碱差异显著,其中以北京、河南和山东产益母草品质较好.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高低顺序为:繁殖部位>叶>茎.

    作者:张燕;王文全;魏菊;张卉;杨全;白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驻车丸中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驻车丸中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以乙腈-0.05 mmol/ml磷酸二氢钾(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小檗碱在0.3~0.75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1.9%(n=7).结论 方法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姚丹;才玉光;谢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黄芪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不同剂量黄芪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的小鼠灌服脂肪乳剂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黄芪按18,9,4.5 g/kg剂量给小鼠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120).结果 黄芪能明显降低TC、TG和LDL-c的浓度(P<0.05),能明显升高血S0D和GSH-Px活性(P<0.05),降低血清LPO的浓度(P<0.05).结论 黄芪能调节小鼠高脂血症脂代谢和增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作者:刘超;张学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原伊鲁烷型倍半萜化合物研究进展

    从真菌资源分布和化合物基本骨架,波谱特征,药理活性及生源途径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报道的52个原伊鲁烷型化合物.为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臧鑫炎;李彩芳;王金梅;康文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邓晋丰教授诊治膝痹经验

    邓晋丰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3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委员会理事.

    作者:杨仁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观察复方蚂蚁酒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等方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复方蚂蚁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炎症和继发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或P<0.01).结论 复方蚂蚁酒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何行玲;李文胜;方跃华;郭莲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