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泄停颗粒影响小鼠胃肠功能的实验研究

丁琛;王淑云;朱萱萱;郁晓维

关键词:泄停颗粒, 迁延性腹泻, 运脾温阳
摘要:目的 揭示泄停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以金双歧作为对照,设置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予小鼠灌胃给药,分别以镇痛实验、抗炎实验、止泻作用,对新斯的明促进胃排空运动影响试验[1~3]等观察泄停颗粒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泄停颗粒能减缓由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胃肠蠕动亢进;能缓解由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胃排空亢进.还可减轻长期腹泻所伴有的腹痛及胃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 泄停颗粒具有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大黄胃管内注入.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 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可靠.

    作者:高艳;何仁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结果 黄芩苷在0.12~0.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0.87%(n=6).结论 该法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世宇;黄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七原产地的再考证

    目的 考证三七原产地.方法 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比较《三七原产地考证》所引文献.结果 认为三七原产于广西,常用名为田七.结论 三七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在广西恢复、发展三七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黄荣韶;杨海菊;贺紫荆;陈超君;李正文;张超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痛灵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消痛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栀子、姜黄、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定量分析消痛灵搽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大黄素在0.248~1.984μg,大黄酚在0.292~2.33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9.7%.RSD=0.64%;大黄酚为99.2%,RSD=0.8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

    作者:袁明;任延明;赵协慧;文绍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川芎油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川芎油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内标法,以香荆芥酚为内标物,测定川芎油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阿魏酸在0.402~6.432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RSD=1.66%.结论 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川芎油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秋怡;干国平;王光忠;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养血调经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养血调经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人参、甘草进行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定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187 2~0.936 0μ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0.85%.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可靠,可用于养血调经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季巧遇;王再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胃舒胶囊中延胡索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胃舒胶囊中延胡索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延胡索提取工艺.结果 延胡索工艺选择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两次,第1次1.5 h,第2次1 h.结论 采用此方法提取延胡索药材,省时省工节能,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刘敏彦;曹秀莲;刘姣;崔力剑;牛丽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海桐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比较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桐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分别鉴定了62种和58种成分.结论 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等烷烃的含量增加;并且提取出了水蒸气蒸馏法不能蒸馏出来的一些成分,如马鞭草烯醇、γ-榄香烯、白菖烯、(-)-α-古芸烯、绿花白千层醇等.

    作者:吴彩霞;李彩芳;郅妙利;王二辉;康文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冬凌草中鸟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NUCLE0-DUR C18 RP柱(2.50×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7:13);流速0.8 ml.min-1,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am,柱温25℃.结果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线性范围良好,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样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和98.7%,RSD为1.9%和0.9%.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邹盛勤;陈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FLASH技术在《中医学四诊》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现代的医学教育需要《中医学》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作者:陈爱平;熊佩华;田寿福;王翼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Ⅱ)

    苯丙素苷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取代苯乙基和取代肉桂酰基的天然糖苷,因其具有广泛多样的生理活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几年对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以及合成研究做一总结.

    作者:许敬英;苏奎;周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野外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水苏碱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结果 水苏碱质量百分浓度线性范围为2~20μg,峰面积回归方程为:y=5 381x-7724.6,r:0.999 2(n=6),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2.70%(n=8).结论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所产益母草中水苏碱差异显著,其中以北京、河南和山东产益母草品质较好.益母草不同部位水苏碱含量高低顺序为:繁殖部位>叶>茎.

    作者:张燕;王文全;魏菊;张卉;杨全;白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消化不良治疗,治疗组在抗消化不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小陷胸汤,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作者:赵晓敏;杜学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目的 综述磷酸川芎嗪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方法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了磷酸川芎嗪的有关药学特性,并对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药理学实验、安全性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方面作详细的介绍.结果 磷酸川芎嗪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必将展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赵玉清;笔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驻车丸中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驻车丸中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以乙腈-0.05 mmol/ml磷酸二氢钾(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小檗碱在0.3~0.75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1.9%(n=7).结论 方法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姚丹;才玉光;谢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调和气血美白汤配合外用玉容散治疗黄褐斑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调和气血美白汤配合外用玉容散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调和气血美白汤(白茯苓、白术、白芍、白鲜皮、白芷、白蒺藜、益母草、川芎等组成)配合外用玉容散(白茯苓、白菊花、白芷、白术、白扁豆、白芍、白僵蚕、珍珠组成)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口服维生素C,外用3%氢醌霜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总有效率4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调和气血美白汤配合外用玉容散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燕;杨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枳术丸煎剂与枳术汤对大鼠P物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时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 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升高血及胃肠组织SP含量是枳术丸与枳术汤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麻晓慧;缪红;程建军;商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机能实验教学体会

    医学实验课是高等医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它除了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外,还应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活跃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陈正爱;王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溃疡患者50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全部病例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入院宣教、疼痛护理、服药指导、消毒、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纠正不良嗜好、加强出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连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蒜素对急性血淤证大鼠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制作急性高黏滞大鼠模型动脉取血,通过黏度法测定血流变指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核孔膜滤过法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以及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比较大蒜素腹腔注射组和未处理组的差异.结果 与未处理组比较,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对血瘀症大鼠全血黏度的增加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P<0.05);中、高剂量组对血浆黏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且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可明显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P<0.05);中、低剂量组有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的作用;各剂量组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增大有改善作用;各剂量组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有改善作用,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蒜素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而用于血淤症的防治.

    作者:刘丹丹;孙君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