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彦;曹秀莲;刘姣;崔力剑;牛丽颖
目的 探讨姜黄素(CMN)抗顺铂所致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Ⅰ(n=12),Ⅱ(n=6),Ⅲ(n=6),Ⅳ(n=12),Ⅴ(n=12)组,分别行第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Ⅱ,Ⅲ组)、CMN 30 mg/kg(Ⅳ组)、CMN 30 mg/kg+锌原卟啉Ⅸ(ZnPPⅨ)10 mg/kg(Ⅴ组),8 h后,从,Ⅰ,Ⅳ,Ⅴ组中各任选6只鼠处死,检测HO-1蛋白表达与活力.余鼠再行第2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组),CMN 20 mg/kg+顺铂6 mg/kg(Ⅱ组).顺铂6 mg/kg(Ⅱ,Ⅳ,Ⅴ组),5 d后处死,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肾脏系数、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顺铂可明显升高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并严重损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姜黄素仅有较弱的直接抗顺铂肾毒性作用,但用姜黄素预处理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活力能显著增强其抗顺铂肾毒性作用;反之.用ZnPPⅨ抑制HO-1活力则可消除姜黄素抗顺铂肾毒性作用.结论 姜黄素主要通过上调HO-1蛋白表达有效拮抗顺铂所致的氧化应激性肾损伤.
作者:张英;黄维义;王顺蓉;陈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μg/次,4次/d,体重大的患儿可酌情加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补虚祛痰汤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l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闾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
作者:赵会玲;王建平;刘佳林;朱爱华;郄志欣;朱晓红;冯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病变,临床上常见而难治.
作者:陶义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银杏叶片对大鼠长期毒性影响.方法 复方银杏叶片88.44,17.69 mg/kg(为临床日剂量的50倍和10倍)给大鼠连续灌服13周,停药2周,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复方银杏叶片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 复方银杏叶片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应是安全的.
作者:潘洪平;危华玲;陈英;钟正贤;陈学芬;李燕婧;路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状况,找出治疗用药规律,文章就近几年的有关文献,从理论探讨、临床观察与研究(包括分型论治、以法论治、自拟方加减论治、专方论治、古方论治、中西药结合论治及体外论治)、实验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概括,以期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及有关的新药研发有所启迪.
作者:丁舸;吴云娟;濮正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枳术丸与枳术汤时正常大鼠血浆P物质(SP)及肠组织SP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分5组,灌胃给药7 d后采集标本,放免检测血浆及肠组织SP含量.结果 枳术丸与枳术汤均能升高大鼠血浆SP及肠组织SP含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枳术丸与枳术汤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升高血及胃肠组织SP含量是枳术丸与枳术汤促进胃肠运动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麻晓慧;缪红;程建军;商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从药效学角度探讨半夏泻心汤君药为何.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拆方,测定各配比组方对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及胃黏液分泌的影响,针对实验数据应用MATLAB软件,建立药味与药效指标(胃酸、胃蛋白酶、胃黏液)的非线性影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半夏泻心汤中各药味在全方背景下的量一效关系.结果 半夏对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大鼠胃酸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剂量小于21 g时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半夏对胃分泌的影响的药效学作用与半夏泻心汤相似,提示半夏为半夏泻心汤之君药.
作者:宋小莉;牛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幽门的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EGb)处理组.于造模术前第7天开始,EGb处理组大鼠通过胃管灌饲银杏叶提取物,1次/d,共7 d.在后1次给药完毕1 h后,麻醉状态下,打开大鼠的腹腔,在幽门下穿线将幽门结扎,然后缝合腹壁切口.经13 h后各组大鼠处死,检测3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结果 溃疡模型组大鼠UI值(P<0.01)和胃液总酸度增大(P<0.01),同时胃液胃蛋白酶活性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升高(JP<0.01);而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则减轻了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P<0.01),UI值(P<0.01)和胃液总酸度减小(P<0.01),胃液胃蛋白酶活性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有关.
作者:余良主;黄碧兰;王帮华;丁洁琼;唐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龙生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is(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1.0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量2.8 ml/min.结果 黄芪甲苷在2.45~10.64μg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王巧灵;雷亚贤;姚薇;高祥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正交实验法优选香苓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用超声波水提取醇沉淀的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考察了超声温度,浸提剂倍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等因素,以确定佳的制备工艺.结果 超声温度60℃,20倍水量,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次数4次时,多糖的提取率高.结论 这种提取多糖的方法具有节省时间、易于操作等特点,便于推广.
作者:白玉静;佟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2005年元月开始我院妇科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按常规灌肠后,病人常很快就有便意,并很快将灌入的药液排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邓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复方癃闭治颗粒中挥发油的β-CD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考察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结果 佳包舍工艺为A3B2C2,即包合2 h,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40℃.结论 上述条件包合复方癃闭治颗粒中的挥发油为合理.
作者:刘晶;程岚;陈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合理开发利用岩黄芪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天山岩黄芪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天山岩黄芪根含有钡、铜、锰、锶、铁、钛等18种微量元素,其中,铁、锶、锰含量高.结论 天山岩黄芪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韩加;海丽茜;马合木提;王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对甲状腺素引起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中药对其干预的资料进行综述.方法 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介绍.结果 过量甲状腺素(L-Thyroxine,Thy)能引起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复杂,不仅有激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也介导了Ca2+的转运,产生氧自由基,使ATP耗竭并与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等有关.其所引起的心肌肥厚是一种缺氧缺血性的特殊肥厚.已初步发现有些中药和中药复方具有拮抗甲状腺素和防治心肌肥厚的作用.结论 对甲状腺素引起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及开发确定有疗效的抗甲状腺素和抑制心肌肥厚的中药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顾伟梁;陈长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波罗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波罗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52个化学组分峰,并鉴定出其中的26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71.94%.结论 波罗蜜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正十六酸(30.63%),7,10,13-十六三烯醛(8.45%),长叶烯.5.酮(5.78%),植醇(2.41%)和大牻牛儿烯B(1.90%).
作者:汪洪武;鲁湘鄂;刘艳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大黄胃管内注入.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 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可靠.
作者:高艳;何仁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对洛阳地区适于GAP研究和开发的特色植物药的资源进行分析,讨论了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现存的问题,并为其今后的经营发展和科研方向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乔琦;苗艳芳;郭大勇;侯小改;孔祥生;李友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独一味滴丸的安全性,观察了独一味滴丸的一般药理作用,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观察Bealge犬麻醉状态下,独一味滴丸对Bealge犬血压、呼吸频率、呼吸振幅和心电图标准Ⅱ导联的影响;独一味滴丸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催眠有无明显协同作用;对小鼠的转棒运动有无明显的影响.结果 独一味滴丸在516 mg(原料药)/kg体重给药剂量内,对麻醉Bealge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在688 mg(原料药)/kg体重给药剂量范围内,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的机能协调运动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独一味滴九对动物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作者:曾勇;李佳川;孟宪丽;缪舒益;张彦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出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取时间、溶媒用量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 用乙醇浓度为70%,浸取时间为36 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次数为3次为佳.结论 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选条件可靠,适合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参考.
作者:郝晓霞;余淑娴;何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针灸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病人体位不当亦会导致发生针灸异常的情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此类病例.现结合本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珠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