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辛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李斐

关键词:硫辛酸,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以期丰富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88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均予硫辛酸,对照组44例,加用甲钴胺针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27.27%,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显效率为45.45%,总有效率为88.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含高切和低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和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而在空腹血糖方面,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效果确切.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和吡拉西坦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MMSE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

    作者:李治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COPD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COPD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82例COPD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残气量(RV)、肺总量(TLC);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肺动脉压(PAP)参数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RV、TLC、CI、EF、CO、PA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李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方膏方的制备

    中医膏方源远流长,它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将强身与治疗疾病相结合,疗效明显,而且服用方便.本文主要讲述了膏方的制备过程.

    作者:周吉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0例分为两个组别,其中35例经通腑逐瘀法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5例经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浆内毒素、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2水平明显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通腑逐瘀法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减轻患者炎症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侯淑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住院药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住院药费情况,并分析影响住院药费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部病案系统72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药费,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一般数据挖掘和统计作图,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次住院药费中位数为2903.19元;住院药费逐年递增;住院药费中西药费占主导,中药费中以中成药费为主,中草药费为辅,中西药费构成比例大致为4:6;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费排名第一的科室为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药费用高;住院药费随并发症种数的增加而增加;性别、住院天数、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糖尿病伴眼并发症和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费较高,西药费负担重,中医药价格优势不突出,各种慢性并发症增加了住院药费.

    作者:段力;梁庆顺;符宇;冯穗燕;范冠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张茂平教授从络脉、玄府论糖尿病肾病

    张师梳理历代医家观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心得体会,从玄府、络病理论的视角论治糖尿病肾病.提出玄府是肾脏组织结构学物质基础,作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的指导思想.

    作者:赵庆;张茂平;王明杰;唐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连汤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胃炎

    目的:探讨黄连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采取黄连汤治疗,根据症状加减,30例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治疗,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同时治疗4周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心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者84例,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存活率大于一年半的占83.33%,明显优于参照组的54.76%,同时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指标和抑郁评分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值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归巢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区可见到少量的BrdU标记阳性细胞,与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Neu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U、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且第7天时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第14天时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诱导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作者:陈晓锋;何尉娜;韦柳艳;邱莉芳;吴世嫦;毛嘉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丸减肥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和临床特征,进行辨证分析,予苍附导痰丸加减方.对照组患者仅服用苍附导痰丸,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胰岛素、血糖.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减轻,内分泌环境得以改善.结论: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莪术等四味中药超临界CO2提取物中吉马酮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实验研究莪术等四味中药超临界CO2提取物中吉马酮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为优化消癥软胶囊药物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供判定指标.方法:采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以Eclipse XDB-C184.6mm×15c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在检测波长215nm,柱温25℃,流速1ml/min的色谱条件下,对提取物中吉马酮含量测定的系统适应性进行试验.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吉马酮含量在5.620~50.580mg/ml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0.575X-39.050,R2=0.9996,且阴性样品无干扰,系统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分别为1.130%、1.211%和1.52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7.970%,RSD为1.409%.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系统适应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可以作为莪术等四味中药超临界CO2提取物中吉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白小英;张岱松;曹云飞;张伟;张云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成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大成汤联合中药外敷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大成汤加减内服,外敷自制中药药膏;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联合云南白药喷雾剂外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1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78%(14/18),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平均疗程(1.3±0.4)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4个疗程,平均疗程(2.2±0.5)个,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成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具有通络止痛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100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中药针剂具有组方和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标准不完备、制作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正确、个体差异等因素,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具有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须加强监测和防治,合理应用中药针剂,并注意观察和预防,以提高中药针剂的安全性.

    作者:刘启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1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血府逐瘀汤在胸痹心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住我院的胸痹心痛患者128例,依据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凝、扩张血管等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参照抑郁和焦虑评分量表(SDS、SA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显效25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72.1%(49/68),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高胸痹心痛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申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疗效.方法:将121例住院患者采用简易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咳必清和氨溴索治疗;治疗组41例辨证分型为痰湿蕴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蕴肺(清金化痰汤加减)、胃气上逆(旋覆代赭汤加减)、肝火犯肺(泻白散合小柴胡加减)、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加减);连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24%,咳嗽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01<0.01);对照组中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慢性咳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策;吴红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临床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文中探讨毫火针对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毫火针、推拿、常规体针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优异之处.结果: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在治疗时间和次数上较推拿、常规体针有显著优异性,在进针点的选取、操作的简便性、镇痛效果也有其独到之处.结论:毫火针对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治疗操作过程不拘于穴,只是通过按压寻找痛点,简单易学,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院宝;周月倾;王家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传统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同生;刘国庆;杨烈东;郝斌昌;白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以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47例(47只眼).结果:总有效率为89.4%.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损伤,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邢长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慢性盆腔痛为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结合磁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作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头皮针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侯爱平;刘慧青;崔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