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大燮
目的建立青银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银注射液中的金银花、青蒿油进行定性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金银花、青蒿油;总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9.38 mg/ml.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而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青银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兵;冯文宇;田吉;邱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直接镜检或培养,其分泌物直接镜检有菌丝并培养出念珠菌或芽胞和假菌丝.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治愈63例,有效5例;霉菌性阴道炎治愈55例,有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68例,霉菌性阴道炎61例,获得了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有效计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2.6%和90.16%的满意效果.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河豚毒素抗原和抗体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河豚鱼中毒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免疫检测技术已经成熟,有望成为方便可行的实用检测手段.
作者:郭柏坤;宫庆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0年开始制备参花搽剂,用于皮肤科临床治疗湿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方法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九味通痹散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络通督,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自1998-04~2003-06,我院应用九味通痹散治疗298例风寒湿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宏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8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1例均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例.结论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可以预防胆管损伤.
作者:张永东;于泓;姚成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8 nm波长出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酸在26.25~91.87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2 3x+0.140 4,r=0.998 0.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约为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雁冰;王克让;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靛玉红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考察生药粒径、提取时间对索氏提取结果的影响,另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生药粒径、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超声结果的影响.结果超声法优于传统索氏提取法,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过40目的生药加入60倍量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30 min.结论超声提取法提取靛玉红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蒋小文;吴启南;沈金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方法对自宋代到清代明确指出治疗乳岩的方药进行了分析.结果用药频次较多的有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解毒药;同时还对所用频次较多的药物进行了排序和分析.结论分析所用药物,可以反映古代医家对乳岩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及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组方和科研选药有一定帮助.
作者:毕丽娟;司富春;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采用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存在耐药性高等众多问题.中药作为一类天然药物,具有低毒副作用,低耐药性等优点,选取单味及复方中药进行体外抗H.pylori的实验研究能今后为筛选治疗H.pylori感染的有效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静;王克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百秋里醇的气相色谱法(G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起始150℃,保持23 min,8℃/ min升至230℃,保持2 min;气化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分流比为5:1;流速为0.9 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89%.14批广藿香的百秋里醇含量在0.259%~0.810%范围之间.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广藿香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黄月纯;魏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肾宝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蛇床子,补骨脂,制何首乌,黄芪,枸杞子,当归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均能检出蛇床子素,异补骨脂素,何首乌和大黄素,黄芪甲苷,枸杞子,当归和川芎;淫羊藿苷在0.091~0.906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1.85%.结论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如意;杨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木蝴蝶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木蝴蝶药材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adzu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H3PO4溶液(54: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木蝴蝶样品指纹图谱.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木蝴蝶的一项质控指标.
作者:冯倩;张增涛;沈河溪;胥秀英;郑一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合成天然产物车轴草醇.方法改进的Baker-Venkataraman法.结果以2,4-二羟基苯乙酮、对甲氧基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7-羟基-4'-甲氧基黄酮.其结构经UV,NMR,IR和MS确认,总收率为54.3%.结论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产率高等优点.
作者:李纲;李伟;崔小兵;张科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萹蓄中金丝桃苷、槲皮苷与木樨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C18柱(150 mm ×4.6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萹蓄中金丝桃苷与槲皮苷的含量;再采用Shimadzu C18柱(1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50:5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萹蓄中木樨草素的含量.结果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0.50~2.50 μg,r=0.999 8 ,回收率为95.13%,RSD为2.91%;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40~2.00 μg,r=0.999 6 ,回收率为96.49%,RSD为2.77%;木樨草素的线性范围0.0325~0.39 μg,r=0.999 9 ,回收率为95.75%,RSD为2.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萹蓄的含量测定.
作者: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王阿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多数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作用,对正常机体也有相当大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脏及肾脏等组织的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中药配合放、化疗不但可以减轻其副作用,对肿瘤的疗效也有明显的提高.单纯的局部客观缓解并不能反映中医药的疗效,带瘤生存,全身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是中医药抗癌的特色所在.中药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可归纳成以下几类.
作者:李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永川豆豉中的多糖.方法豆豉经热水提取、低温减压浓缩、三氯醋酸洗去蛋白、流水透析、SephadesG-75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得永川豆豉多糖.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糖含量,采用新华中速滤纸纸色谱和硅胶G薄层色谱分析多糖各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永川豆豉经紫外吸光光谱扫描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多糖含量可达0.25%,初步分析由D-甘露糖和乳糖等单糖组成.结论从豆豉中可提取和分离多糖.
作者:郭瑞华;翟丽;刘正猛;王和平;何锦燕;常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虎杖中白藜芦醇的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4因素,3水平,以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设计因素中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的影响为显著.结论白藜芦醇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温度100℃,提取1次,180 min/次.
作者:余淑娴;郑湘娟;余祖兵;胡六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且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我国的实际发病情况尚不清楚,近年来我国对北京、上海两市城乡5 000例问卷调查表明其发病率为5.77%[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或频发松弛、食管体部的酸清除功能降低、胃排空延缓等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症状有绕心、反酸、胸痛等,尽管GERD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但其病理基础是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气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气的运动,也就是气机和顺畅达.就胃和食道而言,气机顺畅,则食道和胃中的食物得以顺利下行,气机不畅则食物停滞于胃,久必反流.因此,气机不畅与GERD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作者:潘霜;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该文采用铝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根片中铝的含量.方法在醋酸-醋酸铵缓冲系(pH 6.2)中,铝-铝试剂生成红色配合物,在25℃,大吸收波长为510 nm处测吸光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0.004~0.032 mg/ml,r=0.998 5,平均回收率为96.97%,RSD为0.70%(n=5).结论用该方法可测量中药中铝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果满意.
作者:宋成岩;刘昌松;郑光浩;关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