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证病性病位是辨证论治的三要素

许龙泉

关键词:辨证论治, 主证, 病性, 病位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只有把握住了主证、病性和病位,才能够正确地辨析病机,进而正确地诊病辨证、立法施治.主证、病性和病位是辨证论治的三要素.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黄酊中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马黄酊中小檗碱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 Diamonsil C18;以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pH值3.0)(31: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 小檗碱在0.124~1.364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52%).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马黄酊的主要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傅军;梁基智;梁从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灵芪蠲肝液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灵芪蠲肝液对慢性肝损伤的防治机理.方法 用40%的四氯化碳溶液复制慢性肝损伤模型,取血测定肝功能,血清NO,MDA和SOD,10%肝匀浆的MDA、SOD,并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时,灵芪蠲肝液可降低ALT,AST,MDA,NO,升高ALB及SOD水平,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 灵芪蠲肝液能减少慢性肝损伤氧自由基和NO,调节蛋白质代谢.

    作者:李万平;李晓冰;肖顺汉;黄兴武;邓存良;陈枫;唐坤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性鼻衄1例

    鼻衄即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出血原因很多,一般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的老年人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鼻腔填塞仍是本病有效的止血方法,包括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其它方法还有结扎供应血管,烧灼局部出血点等,但只是见血止血,仅能治标,不能有效预防复发和根治本病.

    作者:徐灿坤;曲竹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方法 分析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产业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状况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结论 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发展道地药材时要重视产地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刀五联法治疗肩周炎172例

    本疼痛专科从1998-12始运用针刀五联法治疗肩周炎17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72例,男74例,女98例,大多数为单侧,双肩10例,年龄40~65岁,平均51岁.45~55岁88.4%,病程1个月~2年.平均5.5个月,多数为3~8个月.

    作者:陶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导致中毒原因分析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使用中药发生中毒反应的事件也屡见报道.为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现对服用中药导致毒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朱海涛;陈黎;陈吉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疏肝舒乳颗粒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毒杀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疏肝舒乳颗粒(SGS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试管内研究SGSR对MTT OD值的影响,检测SGSR对MCF-7细胞的毒杀作用.结果 SGSR各浓度组光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不同浓度的SGSR对MCF-7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特别是4,1,0.25 g/ ml浓度组,其对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达到99.9%,99%,95.55%,差异有显著性(P<0.01 )和很好的剂量效应曲线,杀伤率明显高于β-胡萝卜素(β-CA)和SGSR加β-CA浓度组.结论 研究结果现显示,S6SR在试管内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毒杀作用,起效机制除了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外,其抗突变、抗有丝分裂作用也可导致DNA链断裂,达到干扰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癌作用.SGSR不仅可作为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的药物,也可作为乳腺癌放、化疗时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成鑫;王翠兰;赵晓玲;黄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珍珠梅提取物对S180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生成素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珍珠梅水提物对S180荷瘤小鼠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蛋白-1(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60只小鼠复制S180荷瘤模型,随机分成5组:珍珠梅水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观察珍珠梅水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制率;应用免疫杂交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 珍珠梅水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免疫杂交结果显示,珍珠梅水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VEGF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0.05);Ang-1的表达在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珍珠梅水提物可以抑制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下调VEGF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陈丽艳;柳明洙;张琚;张学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玉屏风散合方运用浅析

    总结了近年来玉屏风散合方在治疗自汗、感冒、咳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荨麻疹等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玉屏风散合方的运用规律及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作者:高权国;邴守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几种抗艾滋病中药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筛选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体外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抗HIV中药有效成分,为治疗HIV继发感染或性病奠定基础.方法 以微量稀释法测定9种中药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的MIC50和MIC90,同时测定其中6种中药有效成分对HIV-1的EC50和TI值.结果 所测药物对解脲支原体、白色念珠菌及HIV-1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作用好的分别是三七总皂苷、三七叶皂苷和化合物A,化合物A对HIV-1的抑制作用好,其EC50为0.09,TI值大于10 000.结论 化合物A对解脲支原体、白色念珠菌及HIV-1的抑制效果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磊;赵声兰;陈朝银;赵少刚;董琪江;夏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银杏叶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波对银杏叶进行提取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总黄酮为评价指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与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 选取了在功率80%条件下,超声提取30 min,用10倍的溶酶提取一次为佳工艺条件.结论 超声提取的提取率提高了约1.5倍,超声波的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大,超声时间次之.

    作者:张玉祥;邱蔚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创新校友工作促进学院发展

    高校校友作为高层次的知识群体,是高校的重要资源,是取之不尽、代代延续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好这一学校的特殊资源,使其在学院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适应新的办学体制、增强办学实力、促进学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坚;周开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由雷公藤制剂引起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服用雷公藤制剂引起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辨证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服药后呕吐42例(观察组),同时与用西药胃复安治疗30例对照(对照组),观察有效率及临床控制时间.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为88.10%,66.67%,观察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控制时间(4.30±2.21)d,(7.10±3.00)d,观察组临床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服雷公藤制剂引起呕吐疗效肯定,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波;王萍;范姣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血液的体外保存技术和成分输血的发展,输血已经有法可依,依法管血、依法用血、依法输血、依法治血,并制定了相关法规[1].为了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血型(blood groups)鉴定的质量控制是实施安全输血治疗前的保障[2],必须准确无误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及Rh血型.它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与输血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溶血性疾病、法医鉴定及考古等有关.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质量控制、样本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质量控制.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很多,要求我们每位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柯才明;鞠萍;曹峰;黎增文;骆明慧;童能胜;柯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便秘的中医调治体会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而致大便秘结,排出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尤其是老年或长期卧床者更易发生,常常为便秘所苦.笔者根据20年来的临床经验,并运用中医临床辨证采取下列治疗与调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士然;陈雪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倒悬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倒悬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 采取体悬疗法的三步十法,10次为1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1疗程后治愈率达19%,2疗程后治愈率达55%,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体悬疗法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疗效.

    作者:曹庭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愈肝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

    目的 探讨中西治疗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仙灵脾、黄芪、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大黄、土茯苓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 两组降低AL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BeAg,HBVDNA阴转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愈肝煎对本病有抗病毒、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劳损康复片安全性评价实验

    目的 为评价劳损康复片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小鼠大鼠灌胃给药法对其进行了急、慢性毒性实验.结果 小鼠未见急性毒性表现,经口大给药量为220 g生药/kg.慢性毒性实验中对照组及各给药实验组(55,27.5,13.6 g/kg组)大鼠的行为体征、体重、外观形态、摄食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学指标均为正常,且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系统尸解脏器系数、组织学检查各组无明显差异,未见明显毒性作用.结论 劳损康复片毒性较低,经口给药12周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杨金玲;程嘉艺;王守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研究预防措施及对策.方法 对湖北省黄石市二院部分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三高一低问题十分突出(使用率高、联用率高、更换率高、药敏试验率低).结论 需加强临床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 .

    作者:朱春梅;曹茂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风藤中青藤碱的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青藤碱主要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 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青藤碱的文献资料,对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结果 青藤碱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炎、抗心律失常药物,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提取和分析检测方法.结论 对于青藤碱的研究,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刘志国;王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