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麦麸粒径对麸炒山药外观性状的影响

邓旭坤;吕晓宇;刘陶世;蔡宝昌

关键词:麦麸, 粒径, 麸炒山药, 外观性状
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粒径的麦麸对麸炒山药外观性状的影响,为制定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借助过不同细目的规格筛将不同粒径的麦麸分开,在保持平行对照的前提下,考察不同粒径的麦麸以及商品麦麸过筛与否对麸炒山药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 麦麸粒径越小,其在铁锅中冒浓烟的时间越短,越容易出现糊化、粘片和焦化,造成麸炒山药炮制品出现颜色均匀度差、焦片糊片所占份量增加,在麸炒山药饮片的表面粘附的黑色焦化麦麸增加,影响了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还发现过50目筛麦麸的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明显好于未过筛的麦麸.结论 不同粒径的麦麸对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有明显影响,中药饮片在麸炒时,所用的麦麸应过50目筛除去微屑以控制灰屑含量;在制定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时,应将其粒径和灰屑含量作为重要的质量指标.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沙棘对血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沙棘对实验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给血糖正常小鼠及注射肾上腺素、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和过量服用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小鼠口服沙棘,观察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 沙棘对正常小鼠和葡萄糖所致高血糖小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肾上腺素所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和优降糖所致低血糖小鼠具有明显升高血糖的作用(P<0.05或P<0.01).结论 沙棘对低血糖小鼠和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作者:贾守宁;杨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天麻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测定

    目的 对天麻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对自然干燥的11个天麻样品及市售12个样品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结果 在所测定的23个样品中,自然干燥11个样品,有3个检测出有一定的含量,二氧化硫含量高者为61.75 μg/g;而市售品中有 3 个为未检出,其余均有不同含量,含量高者为2 081.35 μg/g.结论 应充分考虑传统硫熏加工方法对天麻的药效及用药安全.并对市售天麻进行市场整顿.

    作者:高明菊;张文斌;马妮;崔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补骨脂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85例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居腰部软组织损伤的首位,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受到长期持续外力作用而损伤所表现的一种病症,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其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其病因常为风寒湿邪侵袭,留滞肌肉筋脉,引起筋脉拘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障碍而致或由于肌肉长时期收缩,可受其代谢产物乳酸堆积的刺激而产生肌痉挛.笔者自2002年以来以复方补骨脂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85例,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东席;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导致中毒原因分析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使用中药发生中毒反应的事件也屡见报道.为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现对服用中药导致毒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朱海涛;陈黎;陈吉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于<伤寒论>,由麻黄2两、细辛2两,炮附子1枚组成,原方主治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阳少阴两感证.系温阳解表代表方.笔者在临床中,针对阳虚寒袭的病机,遵仲景之法,随证加味治疗各种病证.并获显著效果.现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运用体会整理一二,以飨同道.

    作者:邹盛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金银花的研究现状

    祖国医学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芦绪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全麻后拔管时间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支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拟于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慢支病人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n=9)和对照组(B组,n=19).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术毕前15 min停止麻醉,A组静注参附注射液1 ml·kg-1,B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监测注药后 HR,MAP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组意识恢复(t1)、停止机械通气(t2)和拔除气管导管(t3)的时间.结果 两组HR、MAP的变化无明显差异.A组t1,t2,t3较B组分别缩短14.3%,19.3%,23.6%,具有极显著差别 (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明显缩短慢支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后的拔管时间.

    作者:王勇刚;李湘灵;朱容富;魏旭东;徐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脑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健脑合剂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吡垃西坦的含量,以C 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吡拉西坦浓度在0.005~0.025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82%(n=5) .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准确,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蔡素华;陆润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黄柏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黄柏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黄柏对上述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黄柏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陈蕾;邸大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橘红珠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目的 研究橘红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法 将干燥的橘红珠粉碎,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后加无水硫酸钠脱水,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 橘红珠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柠檬烯(26.86%)、β-香叶烯(16.18%)、(Y)-萜品烯(15.63%)、大根香叶烯D(14.73%)、α-丁子香烯(4.10%)、橙花叔醇(2.68%)、α-蒎烯(1.31%)、β-蒎烯(1.24%)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5.21%.结论 橘红珠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药用有效成分.

    作者:张立坚;蔡春;王秀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盐酸溴己新与头孢拉定等九种药物配伍禁忌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有较强的溶解粘痰作用,可使痰中的多糖纤维素裂体,稀化痰液.有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作用[1]常与抗生素合用,治疗呼吸道疾病.在输液中,为患者配制液体时,应用盐酸溴己新与头孢拉定等九种药物发生药物配伍反应,变为白色混浊物.为此我们进行了药物配伍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凤;陈恭平;郝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方法 分析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产业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状况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结论 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发展道地药材时要重视产地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麻黄中麻黄碱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目的 分析麻黄(Herba Ephedrae ,HE)中麻黄碱(ephedrine,E)在小鼠脑、肺、心、肝、肾的分布变化,探讨 HE的归经.方法 用 GC-MS/SIM法,分析30,60,120 min时间点E在小鼠脏器分布量.结果 E不同时间点于小鼠脏器的分布结果是:30 min时:肺>肾>脑>心>肝;60 min时:肾脏、心脏>肝脏、肺脏、脑;120 min:脑>心>肾>肺>肝.结论 该实验初步从 E在小鼠体内脏器的分布量反映了 HE的归经趋势.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陈育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愈肝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

    目的 探讨中西治疗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仙灵脾、黄芪、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大黄、土茯苓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 两组降低AL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BeAg,HBVDNA阴转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愈肝煎对本病有抗病毒、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血液的体外保存技术和成分输血的发展,输血已经有法可依,依法管血、依法用血、依法输血、依法治血,并制定了相关法规[1].为了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血型(blood groups)鉴定的质量控制是实施安全输血治疗前的保障[2],必须准确无误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及Rh血型.它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与输血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溶血性疾病、法医鉴定及考古等有关.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质量控制、样本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质量控制.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很多,要求我们每位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柯才明;鞠萍;曹峰;黎增文;骆明慧;童能胜;柯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制剂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疗效及副反应的汇后分析

    目的 运用汇后分析综合评价中药与苯二氮桌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通过中国三大科技文献数据库,检索出有关本主题随机对照研究的全部文献,遴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7篇,对其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得出合并后疗效和副反应的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结果 7篇文献研究各疗效结果的合并OR值为1.09%,95%CI为0.59~2.00;嗜睡、便秘、口干三项副反应的合并OR值分别为0.12,0.07,0.10,95%CI分别为0.03~0.58,0.02~0.24,0.04~0.25.结论 根据目前收集文献的Meta分析,中药制剂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相仿,差异无显著性.但中药制剂治疗焦虑症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差异具有显著性.

    作者:汪瑜菡;陈立伟;颜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孙氏止喘消咳液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孙氏止喘消咳液对3种鼠的喘咳痰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孙氏止喘消咳液和对照品分别对3种鼠给药测定豚鼠引喘潜伏期小鼠OD值及咳嗽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小鼠支气管中酚红排泌量大鼠足跖肿胀度.结果 孙氏止喘消咳液随剂量增加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对氨水引起小鼠咳嗽次数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加强,明显增加气管内酚红排泌量,随剂量增加能明显加强小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随剂量增加,抗急性炎症作用增强.结论 孙氏止喘消咳液对呼吸系统的痰、咳、喘、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化痰和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连中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国古籍记载的苔藓植物

    收集和整理了古籍中所记载的苔藓植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为前人是从三个方面来记载苔藓的.首先,药用价值方面的记载多,主要是大金发藓和暖地大叶藓;其次,诗词歌赋中也记载了不少的苔藓,主要是地钱;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是对苔藓生境的描述,虽然没有具体的指出苔藓的种类,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苏;吴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均匀设计优化老鹳草鞣质提取工艺

    目的 确定老鹳草鞣质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采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老鹳草中鞣质的提取条件.结果 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40%,溶剂用量24倍(12倍、12倍),提取时间6 h(3,3 h)提取两次,老鹳草中鞣质提取量为3.498%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 佳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取老鹳草中的鞣质,工艺操作简单,合理.

    作者:辛聪;郭建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中医病机及临床辨治

    从中医角度就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病理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该病的病理关键为气虚不摄、热灼血络、瘀血阻络;治疗上须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辨清其病机关键而分别施治.该文同时探讨了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症处理及善后调护.

    作者:李宏良;李强;皮持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