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盛智
对中药蕲蛇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蕲蛇和部分不同蛇的性状及掺入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柳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猫爪草中多糖及蛋白的含量.方法 使用o-T试剂法测定猫爪草中多糖的含量,UV法测定了蛋白含量.结果 葡萄糖在0.2~1.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782X +0.004 43 (R=0.997,n=9) 牛血清蛋白在0.05~1.5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其标准曲线 y=0.296 4x+0.027(R=0.998,n=6).结论 结果准确,重现性好,o-T试剂法测多糖含量,不仅可以测总糖的含量,还同时可以测定还原糖的含量,较其他方法操作简单,不必沉淀蛋白质,不受还原性物质干扰.而UV法测定蛋白含量简单,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多糖与蛋白含量可以同时得出而互相不影响.
作者:贾慧青;范智超;薛生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骨质疏松 (OP)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7位,现患病人数超过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西欧、日本有7 500万人,而中国目前 OP患者已超过9 000万,即每14人中有1人患不同程度 OP.其中50~60岁发病率为21%,60~70岁发病率为58%,70~80岁发病率几乎为100%,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发病率更高.全世界用于 OP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费用约250亿美元,其中美国超过100亿[1].今后50年,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全世界 OP患者将增加3~4倍,所以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在过去的30年中,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当前研究活跃的课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王萍;王爱民;彭宣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麻黄(Herba Ephedrae ,HE)中麻黄碱(ephedrine,E)在小鼠脑、肺、心、肝、肾的分布变化,探讨 HE的归经.方法 用 GC-MS/SIM法,分析30,60,120 min时间点E在小鼠脏器分布量.结果 E不同时间点于小鼠脏器的分布结果是:30 min时:肺>肾>脑>心>肝;60 min时:肾脏、心脏>肝脏、肺脏、脑;120 min:脑>心>肾>肺>肝.结论 该实验初步从 E在小鼠体内脏器的分布量反映了 HE的归经趋势.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陈育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肝纤克(GQK)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四氯化碳制备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清ALT,ALB,GLB含量;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HA,LN,HYP含量以及肝组织中HYP含量,并计算出肝组织胶原含量.结果 ①GQK(0.5~1.0 g/kg·po)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明显下降(n=10,P<0.01),ALB含量明显回升,A/G比值升高(n=10,P<0.05),提示GQK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有保护伤作用;②GQK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YP明显下降(n=10,P<0.05),肝组织HYP含量以及肝组织胶原含量也明显下降(n=10,P<0.01);③GQK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C-Ⅲ,HA及LN均明显下降(n=10,P<0.01),提示GQK结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过程有抑制作用.结论 GQK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于<伤寒论>,由麻黄2两、细辛2两,炮附子1枚组成,原方主治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阳少阴两感证.系温阳解表代表方.笔者在临床中,针对阳虚寒袭的病机,遵仲景之法,随证加味治疗各种病证.并获显著效果.现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运用体会整理一二,以飨同道.
作者:邹盛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收集和整理了古籍中所记载的苔藓植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为前人是从三个方面来记载苔藓的.首先,药用价值方面的记载多,主要是大金发藓和暖地大叶藓;其次,诗词歌赋中也记载了不少的苔藓,主要是地钱;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是对苔藓生境的描述,虽然没有具体的指出苔藓的种类,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苏;吴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疏肝舒乳颗粒(SGS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试管内研究SGSR对MTT OD值的影响,检测SGSR对MCF-7细胞的毒杀作用.结果 SGSR各浓度组光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不同浓度的SGSR对MCF-7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特别是4,1,0.25 g/ ml浓度组,其对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达到99.9%,99%,95.55%,差异有显著性(P<0.01 )和很好的剂量效应曲线,杀伤率明显高于β-胡萝卜素(β-CA)和SGSR加β-CA浓度组.结论 研究结果现显示,S6SR在试管内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毒杀作用,起效机制除了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外,其抗突变、抗有丝分裂作用也可导致DNA链断裂,达到干扰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癌作用.SGSR不仅可作为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的药物,也可作为乳腺癌放、化疗时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成鑫;王翠兰;赵晓玲;黄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门诊换药时经常遇到贴胶布导致局部皮肤过敏现象,患者自觉粘贴胶布处的皮肤瘙痒,皮肤发红,起水疱.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本人认为采用千分之一庆大霉素溶液消毒患处后,涂上皮炎平软膏会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江早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二叶葎,蛇针草.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近年来用于抗肿瘤而用量大增,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伪品.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现将正品白花蛇舌草与常见伪品的植物形态与性状鉴别分述如下.
作者:方雯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居腰部软组织损伤的首位,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受到长期持续外力作用而损伤所表现的一种病症,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其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其病因常为风寒湿邪侵袭,留滞肌肉筋脉,引起筋脉拘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障碍而致或由于肌肉长时期收缩,可受其代谢产物乳酸堆积的刺激而产生肌痉挛.笔者自2002年以来以复方补骨脂方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85例,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东席;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柏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黄柏对上述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黄柏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陈蕾;邸大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高校校友作为高层次的知识群体,是高校的重要资源,是取之不尽、代代延续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好这一学校的特殊资源,使其在学院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适应新的办学体制、增强办学实力、促进学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坚;周开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 paroxf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导致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典型特征为当患者的头位发生与重力相关的变化时出现短暂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该病发病机制不清,主要有半规管耳石学说(Hall 1979)和壶腹嵴耳石学说(Schuk necht 1969)两种,一般由耳石代谢疾病引起,病因包括,外伤,血管源性,退行性变,医源性(如手术后)激发性眼震,大多数出现于患耳向下时,有些患者向左右倾斜时都可激发出眼震,耳石功能检查比较粗略,常规检查耳石功能也较困难,临床主要根据病人主诉方向失调,眩晕和平衡失调时进行眼震位置性检查,考虑耳石病变引起的对线性运动和直立的感知和反应障碍.
作者:崔香淑;金元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通鼻胶囊对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多种实验性炎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疗效.同时对该药物抗炎免疫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通鼻胶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使小鼠胸腺、肾上腺减重,而对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明显抑制组胺及5-HT引起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小鼠对通鼻胶囊的大耐受量为人常用量的162倍以上.结论 通鼻胶囊有对抗急、慢性炎症作用;有对抗免疫性炎症并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鼻胶囊的抗炎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抑制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的合成及释放,从而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前列腺素E2、激肽的形成或其致炎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的吞噬功能.
作者:于海玲;曲香芝;陈正爱;洪淳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介绍了小儿大面积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早期积极进行正规抗休克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快创面修复,减少感染机会;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定期检测血气及电解质,维护酸碱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对高热患儿及时降温治疗;休克期创面避免大动作清创等强烈刺激,以免患儿抽搐.
作者:王群;严彩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化学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和D-半乳糖胺(D-GalN)诱导雌性小鼠肝脏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G)含量,同时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肝脏重量指数,以评价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连续5 d灌胃给予5,10 mg/(kg·d)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肝损伤雌性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增高,显著抑制血清中TG水平、肝组织中MDA,NO含量升高以及SOD和GSH-Px活性下降,减轻肝重量指数.结论 白藜芦醇对CCl4和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欧阳昌汉;范巧;吴基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参蜂王浆的保健作用日益被人们接受和青睐,但是否掌握和采用佳服用方法,对其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大量临床应用研究证明:人参蜂王浆以空腹时,用温开水加适量蜂蜜调匀后服用,特别是清晨未进食前服用其效果为理想.比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曾广灵等[1]对一例肺癌患者(已转移)在术后及化疗期间用人参10 g煎水,(100 ml/d)并鲜蜂王浆15 g/d配伍,坚持于清晨空腹口中一次含服,经一年多观察,达到近期治愈.江苏省中医学研究所徐荷芳等在用蜂王浆干粉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采用服用1次/d,1 g/次,以温开水调匀后加蜂蜜适量,清晨空腹服用,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舒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橘红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法 将干燥的橘红珠粉碎,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后加无水硫酸钠脱水,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 橘红珠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柠檬烯(26.86%)、β-香叶烯(16.18%)、(Y)-萜品烯(15.63%)、大根香叶烯D(14.73%)、α-丁子香烯(4.10%)、橙花叔醇(2.68%)、α-蒎烯(1.31%)、β-蒎烯(1.24%)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5.21%.结论 橘红珠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药用有效成分.
作者:张立坚;蔡春;王秀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蒺藜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乙酸乙酯超声处理样品,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醇(20:1:1)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 样品溶液色谱中,在与阳性对照溶液色谱相应位置处有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而阴性对照溶液色谱中无相应斑点.结论 用此方法可以很好的用来鉴别本制剂中的蒺藜.
作者:周利章;曲永胜;苏本正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