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梁育岑;刘虎;王洪涛;刘伟昌;赵龙

关键词:维生素B1, 足三里,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肌注维生素B1(对照组)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干预组)的方法进行处理,观察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的发生率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0.2±3.4)h、肛门排气时间(41.5±4.1)h,均早于对照组的(48.3±4.2)h和(54.6±5.2)h,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问卷调查的中医院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深入研究的工具[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的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校开设的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选修课有着15年的历史,在本校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品质,提高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贡献度,我们在选修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86例研究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力求探讨一种更符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需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郭淑贞;李丽娜;张前;华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风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对策

    中风是由于循环系统的血管破裂或闭塞所导致的各种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现已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中风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积极防治中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是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药引经药的临床意义

    中药引经药,可引药入经,有引经报使的意思,其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当辨明疾病所在何经、何脏而选用该经的引经药,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李文彬;袁卓志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辛味风药在泄泻治疗中的应用

    辛味风药在治疗泄泻中为诸多医家所推崇,其作用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调理气机等,不仅适用于脾虚、肝郁泄泻,而且也适用于脾肾两虚、肾虚五更泻等.然而辛味风药在使用时需讲究配伍,且应中病即止.

    作者:梁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以《黄帝内经》理论浅谈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

    本文以《黄帝内经》中脾与肺的相关理论对慢性单纯鼻炎脾肺气虚、阳气虚弱、痰湿内生为主症型的病机加以阐释说明,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作者:王旭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加强微生物检验对减少院内感染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微生物检验对减少院内感染的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微生物检验在控制院内感染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主要感染菌种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2011~2013年主要感染菌是大肠埃希菌,其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年上升,同时院内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对控制院内感染起重要作用,应高度重视,以便为控制院内感染作贡献.

    作者:曹晓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肾气丸为基础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结果:经治疗,痊愈3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作者:蒋月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索应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心包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经心包穿刺方式进行治疗,应用综合方式进行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皮心包腔内置管术一次成功,全部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经导管引流方式对心包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其方法安全、简便、易行,配以良好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冯达霞;敖卫;陈永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常见病,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和病情重,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而中医治疗在化痰止咳、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有优势,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多种病原和改善肺部循环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小儿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谷晓玲;朱利敏;王钐钐;王维宁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经筋疗法加前列腺按摩结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痛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筋加前列腺按摩疗法与盐酸坦索罗辛结合治疗前列腺痛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患者施以经筋疗法,同时配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mg/d,连续治疗8w,随访6月以上.结果:痊愈37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经筋疗法配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是治疗前列腺痛的一种良好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作者:韦晓东;盘延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温针灸八髎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关元、中极、膀胱俞(双)、三阴交(双)、肾俞(双).1次/d,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作者:卞永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藿香正气散组方浅析

    藿香正气散是经典中药古方,古往今来一直用于暑湿感冒治疗.本文就藿香正气散组方简要进行论述,以期与药界同行共勉.

    作者:马洪霞;刘闵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支沟穴的针刺临床研究综述

    1 支沟穴的定位支沟穴早出自《灵枢·本输》篇:“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现行中医院校《经络腧穴学》教材[1]将支沟穴确定为: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在解剖上浅层分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经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

    作者:徐玮祯;王锐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小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结果:30例功能性小便失禁者,治愈11例,占36.67%;有效14例,占46.67%;总有效率83.33%.结论: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上消化道出血(AUGB)属于急重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大出血时容易因失血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及时纠正休克,改善循环.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本文围绕AUGB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黄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梅花针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梅花针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加电针组(32例)与电针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梅花针加电针组总有效率93.8%,优于电针组的83.3%;梅花针加电针组痊愈率62.5%,电针组痊愈率33.3%,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梅花针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方法.

    作者:何刚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黑蒜提取液对荷H22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黑蒜提取液对荷H22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影响.方法:建立荷H22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4组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20mg/ml)黑蒜提取液,中剂量(50mg/ml)黑蒜提取液及高剂量(100mg/ml)黑蒜提取液处理,2周后脱臼处死小鼠.剥离瘤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VEGF表达.结果:黑蒜提取液能够降低荷H22小鼠移植瘤MVD、VEGF表达.结论:黑蒜提取液可通过调控肿瘤组织MVD、VEGF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万玲琴;刘晓旭;王义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性失眠症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失眠困扰,然而,与此同时出现的抑郁状态,常常被诸多失眠症状掩盖而被医者忽略.西医治疗抑郁性失眠的药物多以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为主,多数长期服用会有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应.中医准确辨证,运用越鞠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联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抑郁性失眠起到了一定疗效.

    作者:马晓婷;韩婧;陈竞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38例隐性心衰诊治体会

    老年人合并症较多,以非心脏病原因入院时,如果心脏超声报告正常或仅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出现不典型左心充血性心力衰竭,易被原发病掩盖,延误治疗.笔者总结老年患者隐性心衰38例特点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5月间我院住院患者,共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71~94岁(81±6.5岁),人院时以第一诊断的基础疾病有:肺部感染28例,糖尿病3例,急性肠炎2例,腰椎骨折、股骨骨折、心律失常(频发房早)、脑梗塞、脑出血各1例.合并症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陈旧性肺结核、矽肺、慢性胃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冠心病(隐匿性)、骨质疏松等,合并1种合并症者4人,2种11人、3种14人、4种以上者10人.

    作者:张建霞;张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状况与发展探讨

    探讨总结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给予解决和改进对策.本文章主要从药物采购渠道不规范、药物炮制方法不合理以及药物储存条件不完善等几个管理现状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后给出解决方案,以提高药房中药管理质量,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加强药房中药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