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霞;敖卫;陈永佳
目的:总结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一期修复腘动脉保肢成功,根据患者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症状类型采用不同中医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各组治疗效果,总结其后遗症症状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获得随访5~20个月,平均(16.5±0.4)月.疗效评价:优:11例,占44%;良:9例,占36%;差:5例,占20%.优良率占80%.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周群;王志元;王鹏;王义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本院自制制剂痔痛消对急性炎性外痔门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痔痛消每日早晚各熏洗一次,外涂肛泰软膏.对照组采用1:5000PP液,2次/d,外涂肛泰软膏.治疗d3,分别对两组从疼痛、水肿、分泌物三方面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肛门疼痛、水肿、分泌物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痔痛消对急性炎性外痔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秦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内消瘰疬丸辅助治疗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抽选2012年1~12月79例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标准化化疗,治疗组加用内消瘰疬丸.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率和空洞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英;胡晓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建立活血祛瘀膏的制备工艺,确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硬膏剂制备方法制备,并用显微鉴别及薄层层析鉴别进行质控.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大黄、当归、红花、肉桂的特征斑点,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简便易控,能保证制剂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作者:张玉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亦是中医心理学的基础,总的来说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形神一体论、心主神明论、五神脏理论、七情学说等,本文对《黄帝内经》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加以概况分析.
作者:邓德容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深入研究的工具[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的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校开设的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选修课有着15年的历史,在本校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品质,提高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贡献度,我们在选修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86例研究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力求探讨一种更符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需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郭淑贞;李丽娜;张前;华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50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利用常规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其患者功能表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是在6~12w,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6±3.1)w,对照组25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是11~20w,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6±3.2)w,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康复,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表现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向阳;周晓庆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成药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2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40例给予调脂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130例给予东宝肝泰,3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结果,判断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疗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肾气丸为基础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结果:经治疗,痊愈3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作者:蒋月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牵引,10d为1疗程.结果:本组86例共120膝均治疗1~2疗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二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韩哲仙主任医师自拟的清利活血汤,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养肝健脾治疗慢性肝炎.本方具有清解乙肝病毒、改善肝脏功能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政;韩中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配合穴位贴敷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干预组:肿瘤化疗前常规辅助腹部按摩后行贴敷疗法及耳穴埋籽.观察组:单纯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药物.结果: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耳穴埋籽配合穴位贴敷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明显.此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志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常见病,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和病情重,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而中医治疗在化痰止咳、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有优势,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多种病原和改善肺部循环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小儿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谷晓玲;朱利敏;王钐钐;王维宁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保阴煎对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致经期延长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保阴煎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对照组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d口服,两组均按患者月经周期,下次月经前10d开始连服10d,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同时监测基础体温.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65例,痊愈5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55例,痊愈47例,显效8例,有效0例,无效0例,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基础体温(BBT)测定治疗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4d者53例,≥14d者12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1.81±4.55)d;对照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4d者26例,≥14d者29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5.92±4.13)d,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高温相持续时间缩短较对照组明显.结论:保阴煎治疗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与醋酸甲羟孕酮片临床疗效相当,保阴煎比醋酸甲羟孕酮片对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调节效果更好.
作者:李杏英;胡雪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预防全麻患者插管后可能引起的咽喉不适,增加恢复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方法:随机将10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均对两组人员进行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术前两天开始预防性雾化,2次/d,并且给予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6h开始雾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咽喉不适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付庆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医体质学说的提出对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就中医体质与中风病的关系展开论述,论证通过体质调节预防中风病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对于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志方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在复位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积极用推拿手法及中药塌渍作用于同侧肩关节,达到预防肩周炎的发生.方法:在知情同意且自愿的原则下,将收集到的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推拿手法及中药塌渍作用于同侧肩关节及肘关节;对照组(35例):嘱其自动活动同侧肩关节及肘关节.比较二组肩关节功能及肩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同侧肩周炎的发生率:观察组5%,对照组65%,同侧肩部不适与疼痛率:观察组15%,对照组100%,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明显.结论:推拿及中药塌渍作用于同侧肩关节,可以有效预防桡骨远端骨折所致并发症肩周炎的发生.
作者:李敏清;伍友琼;姜红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辛味风药在治疗泄泻中为诸多医家所推崇,其作用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调理气机等,不仅适用于脾虚、肝郁泄泻,而且也适用于脾肾两虚、肾虚五更泻等.然而辛味风药在使用时需讲究配伍,且应中病即止.
作者:梁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本文以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护理、情志、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对住院保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结果:保胎成功率提高,疗效满意.结论:胎漏、胎动不安患者以夏老多年保胎经验为中医理论依据,进行辨证施护,可以缩短疗程,提高保胎成功率,提高整体优质护理质量.
作者:包正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伤科消肿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伤后24h之内两组均予冰敷治疗,24h后观察组外用伤科消肿散,对照组外用扶他林软膏,连续使用5d.于治疗前、治疗后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7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愈显率为93%、有效率为100%,显愈率明显优于扶他林组(P<0.05).结论:伤科消肿散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药物.
作者:唐健强;邓振中;韦晨晖;黄献京;王新叶;从军;黎庆标;薛琰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