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祛瘀膏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张玉革

关键词:活血祛瘀膏, 制备, 薄层色谱法,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建立活血祛瘀膏的制备工艺,确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硬膏剂制备方法制备,并用显微鉴别及薄层层析鉴别进行质控.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大黄、当归、红花、肉桂的特征斑点,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简便易控,能保证制剂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祛瘀膏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活血祛瘀膏的制备工艺,确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硬膏剂制备方法制备,并用显微鉴别及薄层层析鉴别进行质控.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大黄、当归、红花、肉桂的特征斑点,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简便易控,能保证制剂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作者:张玉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骨伤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骨伤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骨伤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通便药物使用情况、便秘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②观察组通便药物使用率及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7.50%及1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及27.50%(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骨伤患者出现便秘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卢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泻脾升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泻脾升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脾升清汤加减,对照组给予选用利巴韦林颗粒、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泻脾升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邵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川芎茶调散对急性湿疹小鼠血清白介素2、IgE及NO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对急性湿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为其治疗湿疹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小鼠湿疹,通过内用不同浓度川芎茶调散汤剂,测定小鼠血清白介素(IL-2)、IgE以及浓度,对川芎茶调散治疗湿疹的疗效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川芎茶调散能明显降低小鼠体内白介素(IL-2)、IgE和NO水平,且不同浓度川芎茶调散超声浸出液用药后疗效有一定差异.结论:川芎茶调散对细胞因子具有一定影响,表明其能提高小鼠自身免疫力,对于急性湿疹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天琪;王明燕;崔赛男;张颖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温针灸八髎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关元、中极、膀胱俞(双)、三阴交(双)、肾俞(双).1次/d,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作者:卞永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青年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及病理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及其病理类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0例病理确诊的40岁以下青年肺癌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CT影像表现为病灶结节状磨玻璃影4例,肿块、结节样表现25例,弥漫浸润型改变5例,多中心2例,纵隔型肺癌1例,支气管壁管腔狭窄、截断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3例.胸部转移率为77.5%.病理分型:腺癌36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腺癌占本组病例90%.TNM分期:Ⅰa期4例,Ⅱ a期3例,Ⅲ a期3例,Ⅲ b期2例,Ⅳ期28例,其中Ⅲ期和Ⅳ期共33例,占82.5%.结论:青年肺癌CT影像表现多数呈肿块、结节样典型肺癌改变,少数呈弥漫浸润型、纵隔肿块等不典型影像表现;青年肺癌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多见,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患者年轻化以及青年肺癌呈弥漫浸润型肺炎型改变等不典型CT影像表现,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青年肺癌的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有助于从影像学角度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钱网林;季学满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百合地黄汤治疗耳鸣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百合地黄汤治疗耳鸣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00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8的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维生素B1、B12,银杏叶片,配合耳鸣咨询;观察组则另外加用上加服百合地黄汤.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耳鸣程度评分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合地黄汤能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耳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爱平;孙海波;冷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探讨中药炮制品的贮藏保管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受到自然条件、贮藏容器、贮藏方法等影响,在贮藏保管过程中,如贮藏不正确,很可能会造成虫蛀、发霉、变色等.为了保证中药炮制品的质量,务必要严格控制贮藏保管的温度与湿度,防止出现发霉变质;严格控制炮制品的干燥度,避免虫卵繁殖;防止高温贮藏,避免走油;选择合适的密闭容器,防止出现氧化变色;改善炮制品仓储条件,加强库房管理;加强中药药事管理,改善中药炮制品贮藏质量.

    作者:刘为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分析38例不典型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38例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不典型血管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38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平扫70%病灶表现为等密度,30%病灶为低密度,其中多发8例,增强后有强化的14例,无明显强化16例,钙化6例,外生性2例.结论:正确认识不典型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宁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初探

    探讨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常规体检及体质辨识结果开展疾病风险评估,运用中医药特色风险干预措施,分为“未病”、“已病”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

    作者:余皎莹;翁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从肝肾论治更年期综合症

    本文探讨了更年期综合症肝肾阴虚型的发病机制,指出肾气衰退,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肾阴亏虚导致肝阴不足,造成肝肾阴虚证,为病机关键.故治疗原则是滋阴肝肾、疏肝理气、宁心安神.

    作者:周飞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牵引,10d为1疗程.结果:本组86例共120膝均治疗1~2疗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二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肾气丸为基础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结果:经治疗,痊愈3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加味肾气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作者:蒋月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法进行治疗.结果:结果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针对心悸患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进行治疗具备疗效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几率低的特点,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举;王利鑫;李立波;司马占国;徐敏;张国玮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慢性盆腔炎中医疗法及护理研究

    本院对168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了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后强化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之后本院又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得出了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造成的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赖炳丽;于妹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自拟温肾健脾汤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健脾汤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按电脑随机分配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肾健脾汤口服.两组疗程6月或至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半年内).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远期疗效、按照中国版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及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FS较单纯西药对照组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自拟温肾健脾汤联合西药可以延长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鞠振国;吴建华;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黑蒜提取液对荷H22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黑蒜提取液对荷H22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影响.方法:建立荷H22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4组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20mg/ml)黑蒜提取液,中剂量(50mg/ml)黑蒜提取液及高剂量(100mg/ml)黑蒜提取液处理,2周后脱臼处死小鼠.剥离瘤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VEGF表达.结果:黑蒜提取液能够降低荷H22小鼠移植瘤MVD、VEGF表达.结论:黑蒜提取液可通过调控肿瘤组织MVD、VEGF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万玲琴;刘晓旭;王义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支沟穴的针刺临床研究综述

    1 支沟穴的定位支沟穴早出自《灵枢·本输》篇:“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现行中医院校《经络腧穴学》教材[1]将支沟穴确定为: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在解剖上浅层分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经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

    作者:徐玮祯;王锐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常见病,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和病情重,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而中医治疗在化痰止咳、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有优势,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多种病原和改善肺部循环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小儿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谷晓玲;朱利敏;王钐钐;王维宁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穴位按摩应用于缓解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穴位按摩法缓解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5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予抗生素静滴及创灵液换药.观察组在抗生素静滴及创灵液换药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肩井、期门、合谷)2次/d.结果:穴位按摩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穴位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浆细胞性乳腺炎疼痛症状,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姜文婷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