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亚国
近年来采用针灸加之主动运动治疗肩周炎98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清除由于多穗柯叶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穗柯叶中黄酮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A=0.038 4C+0.001 3;相关系数R=0.999 5;检测波长λ1=460 nm,λ2=420 nm,λ3=380 nm,线性范围为500~3 000 μg/ml,回收率为96.6%~106.2%,变异系数小于0.43%.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肖坤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了572例患者宫颈糜烂射频自凝刀治疗的护理要点.认为做好手术前宣教、准备,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术中的配合,术后详细、耐心宣教、指导术后的注意事项,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上述的护理措施对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成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爱萍;徐春梅;赵培菊;石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测定4个不同厂家(分别以A,B,C,D,表示)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参数与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进行,以蒸馏水为释放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9 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度;使用SPS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r Model)对不同厂家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厂家A,C,D分别与厂家B的溶出度有显著差异(P<0.005),而厂家A,C与D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必要测定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
作者:黄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归纳总结了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四时温病的证治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板蓝根F022部位抗内毒素分子机理.方法内毒素定量检测法测定F022样品液对内毒素的破坏作用;研究样品液对内毒素致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对蛋白激酶MAPKp38活性的影响、对内毒素刺激鼠组织moesin mRNA分子表达及对内毒素诱导鼠体内TNF-α,IL-6和NO的抑制作用.结果 1%F022对内毒素破坏率达到86.5%,F022能显著抑制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抑制内毒素刺激蛋白激酶MAPKp38活性;降低内毒素刺激鼠肝、肾、脾组织moesin mRNA和体内TNF-α,IL-6和NO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 F022部位不仅直接破坏内毒素结构,且阻断内毒素引起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机体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抑制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从分子水平阐明了板蓝根中活性部位F022抗内毒素的分子机理.
作者:林爱华;刘云海;刘奕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厄贝沙坦组35例:150 mg*d-1;福辛普利组37例:40 mg*d-1;联合用药组41例:厄贝沙坦150 mg*d-1与福辛普利20 mg*d-1.疗程18个月.记录血压,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治疗组均能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疗效更好.结论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姜莉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医活血化淤治疗法是针对血淤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因此,了解活血化淤治法的形成与发展,寻求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变,求其发展,对中医医疗及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其源流与发展作如下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仲羽;王承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结扎冠状动脉组、拳参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120 mg/kg)、拳参正丁醇提取物低剂量组(60 mg/k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并持续120 min,复制结扎冠状动脉损伤模型.记录缺血前、缺血15min、给药30,60,90,120 minⅡ导联ECG,统计各标测点Ⅱ导联ECG的ST段偏移∑-ST.治疗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20 min经十二指肠注入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结扎冠状动脉组及假手术组经十二指肠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心内取血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用24只Wister大鼠同上述分组及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取其心肌作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减小,SOD活性升高,∑-ST值减少,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高、低剂量)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作者:叶和杨;汪秀荣;黄志华;周莉;何蔚;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理想方法.方法将8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标准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世明;汪玉芳;刘有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甘利欣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法治疗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纯使用甘利欣治疗的2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6周治疗后,显效17例,占62.5%;有效93例,占33.3%,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124例,占45.95%;有效90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吕晓玲;黄新造;叶春香;黎希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6),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和HBV标志的变化,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组ALT,AST的复常率,及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停药后3~6个月随访亦显示治疗组的ALT,AST复常率,HBeAg,HBV-DNA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具有抑制HBV、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且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复发.
作者:孟宪峰;马艳丽;王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蓝青强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尤擅长于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诊治.笔者有幸随蓝教授临床学习,收获颇丰.现举以疏肝扶脾温肾法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IBS)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凯风;梁逸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3个月.
作者:苏仁意;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病例9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分别采用三仁汤和西乐葆口服,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湿热证主要症候变化,通过湿热证候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对术后体温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术后湿热主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对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畅;林定坤;李永津;邓晋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生的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变化,为朝鲜淫羊藿规范化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朝鲜淫羊藿项下检测方法,对不同年生栽培的朝鲜淫羊藿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样品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均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且生长年限短比生长年限长含量高.结论朝鲜淫羊藿林下仿生栽培的第2年开始采收,直至更新.
作者:秦佳梅;董然;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为甲醇-水-乙腈(47:53: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40.0±2)℃.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5~1.2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62×106X+1.956×105,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7%(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百部止咳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蓝鸣生;邓日建;蒋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荧光分析法在黄花参肝舒茶中测定大黄素含量方法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15:5:0.5),激发光波长214 nm,荧光光谱波长569 nm进行测定.结果大黄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1.532 3X + 552 .14 ,r=0.998 6;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值为2.16%(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黄花参肝舒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立芳;杨东爱;马少妹;尹显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 A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榕树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榕树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度法,在波长λ=460 nm下,测定榕树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线性范围在 0~20 μg*ml-1 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0.450 0X+17.533 3 ,相关系数r=0.997 6 ,平均回收率99.8%~100.3% ,相对标准差(RSD)=1.04% .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黄锁义;龙凤;梁宇;韦国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服用八宝丹胶囊0.6 g,3次/d;对照组服用苦黄注射液30 ml,3次/d;疗程4~6周.每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八宝丹胶囊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不良反应少,与苦黄注射液类似,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
作者:崔学军;刘世任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