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抗肿瘤药物前后的舌象变化

耿建芳;肖月升;张炳君;李海涛;刘晓霞;杜文涛

关键词:舌象, 肿瘤, 抗肿瘤药物
摘要:舌诊是中医诊断观察疾病的重要手段,舌象可以判断正气盛衰,病邪的性质,病势的进退,尤其在脾胃疾病的诊治中更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于2001~2004年对200例次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前后的舌象进行了观察并作了总结分析,以期探索舌象变化对肿瘤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与对照组86例.两组均常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心痛定片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冠心通痹汤口服.两组均以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疗组总有效率94.56%,对照组总有效率81.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陈凯;王星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用中药汤药少用中成药是传承祖国医药学的关键问题

    揭示了当前国内中成药品种太多、应用太滥,中药的汤剂应用逐年萎缩,指出这是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理论相违背的不健康思潮,中药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医药理论,同时,强调了中医药治病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和灵活用药,认为要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提倡多用中药汤剂.

    作者:吕建峰;赵成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谈汗法治外痹

    针对外痹的直接病因是风寒湿邪,病变主要在肌肉、关节等较为表浅部位,采用多次微汗的方法治疗,并及时养津液护胃气.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疗效较好.

    作者:赵玉堂;范洪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对血脂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和纯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茶子饮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及对血脂、蛋白尿的改善与纯西药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及对血酯、蛋白尿的影响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计算机在我院药品效期管理的应用和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效期管理水平,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介绍计算机在医院药品效期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和软件功能.结果计算机在管理医院药品效期的优势显而易见,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药品效期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对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提高了对效期药品的管理水平及药品质量,达到了防止药品过期失效造成浪费的目的.

    作者:邹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医对胃动力障碍的研究概况

    对胃肠动力学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虽无胃肠动力学这一名称,但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却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

    作者:林惠;罗伟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降脂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降脂滴丸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IQsil C18V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8℃.结果葛根素在该条件下分离效果好,且阴性无干扰,在3.43~102.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做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欧阳臻;江涛涛;缪亚东;袁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析命门之涵义及其临床意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从命门的部位、功能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命门与肾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肾命之病主要分为真阴虚损和真阳衰微,并提出阴虚补阴、阳虚益阳为治病之总则及治疗大诀.

    作者:程绍民;喻松仁;熊英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关于川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以供对川芎进行相关研究的人员参考.

    作者:李秋怡;干国平;刘焱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2例

    目的通过口服中药免煎颗粒剂和斯奇康肌注,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两组均使用斯奇康注射液.同时治疗组选用中药免煎颗粒剂(急性期:宣肺化痰止咳,驱风通络解痉;缓解期:扶正固本,培土生金)与西药对照组(急性期:氨茶碱;缓解期:酮替酚)对照.结果两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显效率及PEF预计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剂口服和斯奇康肌注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其总有效率达93.9%.

    作者:闫建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痔痛安熏洗剂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考察痔痛安熏洗剂局部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直肠刺激性实验以及豚鼠皮肤过敏实验.结果痔痛安熏洗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以及直肠黏膜无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结论痔痛安熏洗剂是一个较为安全的药物.

    作者:李继洪;代冬梅;李旻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风藤的研究进展

    多年来经科研人员的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海风藤的药理作用及机理.为了深入研究海风藤,充分利用其药用价值,对海风藤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贞佐;呼海涛;孟庆繁;王祖勇;陈义;滕利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黄茶汤应用于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3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的中药应用与疗效.方法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以自拟中药黄茶汤内服外搽综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应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39例中痊愈2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再应用中药内外合治,标本兼顾,疗效可靠,值得借鉴.

    作者:何秀堂;毕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均匀设计优选绣花针多糖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绣花针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50( g/ml),绣花针多糖的提取率为14.59%.结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绣花针多糖的提取率有影响.

    作者:盛家荣;曾桂声;洪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2 (200 mm×4.6 mm,5 μm)柱,以甲醇-水-乙腈-冰醋酸(25∶62∶1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2 nm.柱温:30℃.结果芦丁在0.163 9~0.983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4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羽;薛朝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荠菜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目的研究了芥菜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从荠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并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得黄酮纯品,再以芦丁作标准曲线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浓缩液pH对AB-8树脂的吸附量有很大的影响,上样的浓缩液pH在7左右时适宜.结论利用该实验工艺条件得到总黄酮在荠菜(干重)中的百分含量为3.036%.

    作者:刘火安;戴传云;王伯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漏芦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出漏芦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佳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以芦丁、槲皮素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及溶剂用量对芦丁和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 结果芦丁:用乙醇浓度为75%,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4倍量,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60 min为佳.槲皮素:用乙醇浓度为90%,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4倍量,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60 min为佳.结论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化条件可靠,适合漏芦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参考.

    作者:陈明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新疆紫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新疆紫草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草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多糖含量2.267%,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48%(n=6).结论运用超声技术从紫草中提取出多糖,反应速度加快,收率提高.

    作者:李芳;储继红;赵文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0∶2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小于4%.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分离效果好,该法适应于血浆样品的快速、大量分析.

    作者:谭晓虹;张丹参;张力;安芳;白雪梅;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星胶原蛋白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胶原蛋白的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海洋生物胶原蛋白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物化特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海星中胶原蛋白含量丰富,原料易得.目前,国内外对海星的活性成分的研究非常活跃,该文对海星中胶原蛋白的活性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吴鹏;李平亚;李启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