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琼
目的:通过用HAR-800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6月~13岁儿童进行屈光检查,探讨HAR-800手持式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的准确性.方法:使用HAR-800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6月~13岁儿童1005名进行屈光检查.将受检儿童分成5组获得了各年龄组双眼球镜屈光度和柱镜屈光度.结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屈光状态有从远视到正视,少数发展为近视的趋势.散光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下降.结论: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儿童屈光不正筛查中是一种很有用的屈光检查器械.
作者:李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如何使护生重视护理安全,有效地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谢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文献中有关有机磷中毒误诊为胃炎的报告比较少见,但本病的误诊率较高,是因为早期症状相似,如果病史不明,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997年至2011年收治的有机磷中毒误诊胃炎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康银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24H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10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患者在监测期间将与病情有关的症状记录在生活日志内.结果:106例冠心病患者检出91例心肌缺血患者,其中有73例患者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现689阵次ST段下移,占总阵次数的76.4%.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发现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可用于预防心血管事故的发生.
作者:郭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各为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86.67%,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两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比单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效果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剖宫产术从手术方法、切口选择有所发展和进步,部分产妇为避免阴道松弛,本可自然分娩,但主动要求剖宫产,为此剖产率有所上升.剖宫产手术的重要步骤是顺利将胎儿娩出,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个别病例因一些特殊情况,剖宫产术胎儿头颅娩出困难时有发生,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撕裂性损伤,引起出血等不良后果.笔者就历年来剖宫产术遇到胎头娩出困难的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周锡昌;张秀玲;闫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84例应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84例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率为83.3%.治疗中仅出现牙龈出血2例,自行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以52例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对术后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是产妇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转氨酶与血糖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患儿均在入院后第2天晨起7时空腹抽股静脉血送检,并用TBA-40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在100例高胆红素血症组中,转氨酶值有52例高于对照组;且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糖均低于3.20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者为69例.结论: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转氨酶大多高于对照组,其发生低血糖比率较高,且持续时间长.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抗菌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并纠正起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再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结果:100患者中,治愈为35例,显效为47例,有效为14例,无效的有4例,其总有效率为82%.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抗生素的治疗要确保合理、早期以及足量,同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晓;张杰;荆圣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37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Jnterahepatic Cholostasis of Pregnancy以下简称ICP)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30日我院确诊为ICP患者羊水粪染、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同期691例非ICP患者羊水粪染、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CP组羊水粪染、早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对母婴有危害.
作者:朱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查胎膜早破与围产期内母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本院分娩的853例中并发胎膜早破的53例.结果:53例中,宫腔压力异常致胎膜早破50例,占94.3%.妊娠37周以上者43例占84.9%,破膜后自然发动宫缩临产的有妊娠37周以上者36例,在24~48h之内发动宫缩自然分娩者29例,占54.7%.胎膜早破53例无1例母婴感染.围产期死亡率0%.结论:对胎膜早破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郑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及家庭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的饮食健康尤为重要.生活中要极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时了解吃什么对糖尿病有利,从而更积极的治疗糖尿病.
作者:马静雯;杨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对确定大鼠妊娠的价值,为构建孕鼠模型提供一种更加准确的鉴定方法.方法:将52只交配后发现阴栓并阴道涂片发现精子的SD雌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于第2天起进行连续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观察阴道脱落细胞变化的规律;第8天将两组大鼠处死,观察是否妊娠,并探讨其与妊娠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凡是出现阴道脱落细胞特征性变化的大鼠妊娠率100%.对照组大鼠的妊娠率80.8%,两组大鼠受孕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对确定大鼠妊娠的准确率较阴栓法和阴道精子检查法的准确率高,此法在提高实验动物妊娠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赵春梅;郑文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干固剂绷带包扎治疗柯氏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手法复位后使用中药干固剂绷带包扎固定;对照组26例,中药干固剂绷带包扎后并用小夹板捆扎固定.随访1年左右.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6%,对照组优良率88.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用中药干固剂绷带包扎治疗柯氏骨折疗效可靠.
作者:李春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干部病房接待的患者大多是离退休干部,他们和一般患者不同,退休后将舞台转移到自己的小家.尤其是在患病时,从领导者成为被动的服从者,心理感到不平衡,终导致心情抑郁,烦躁,不由自主地产生多种不良情绪.
作者:段敏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8名严重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根据病情进行急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患者治愈35例,有效27例,抢救成功率91.18%.结论:护理工作在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规范的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护理人员应在抢救中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救治创造良好的条件,把死亡率和残废率降到低点.
作者:高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鹤顶穴隔姜灸治疗膝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人自2008年3月~2012年6月在鹤顶穴隔姜灸治疗膝关节积液48例.结果:疗效较满意.结论:鹤顶穴隔姜灸治疗膝关节积液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剥脱性皮炎是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潮红、浸润、肿胀、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超过体表面积的2/3)或全部,除皮肤病变外,机体各系统、各脏器可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发生率约占皮肤病的0.1%,如病情特重或救治不当,其死亡率可达10%~20%.死亡原因多为原发疾病恶化及严重并发症:感染(肺炎、败血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肝病等.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时机布洛芬治疗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26例早产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恬倩1ml含布洛芬20mg),采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5倍后口服或鼻饲,隔日间断给药,首次给药剂量为10mg/kg,以后给药剂量减半(每剂5mg/kg),连续三次给药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24小时后,复查心脏彩超,未闭合患儿进行第二疗程给药;比较两组患儿闭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患儿中有22例闭合,闭合率84.62%,日龄≤5d与日龄>5d给药惠儿组闭合率不同,经统计,x2=4.90,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用药越早闭合率越高.
作者:穆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