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芳;王帅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急诊科危重的病例,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5min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是CPR成功的关键,因此护士迅速、准确完成急救状态下各种治疗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对提高CPR的成功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瑞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各为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86.67%,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两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比单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效果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爱母环与T型220C环两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对比性研究,以随机方法为400例健康育龄妇女分别放置两种不同IUD,其中爱母环204例,T型环196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种IUD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爱母环脱落率、因症取出率低于T型环(P<0.01);爱母环续用率高于T型环(P<0.01).副反应中爱母环异常出血率低于T型环(P<0.01).结论:爱母环具有脱落率及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副反应少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IUD.
作者:冯秀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针对PICC置管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借鉴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肿瘤患者大程度受益.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从2011年3月份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置管6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2%.结论:为肿瘤化疗病人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同时将化疗药物外渗率降至零,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操作前详尽的评估患者,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作者:张庆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科的常见病,病情变化快,发生突然,为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内镜下硬化剂(聚桂醇)注射(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有关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国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资料:2007年至20011年12月,我院收治难治性腹水病员66例,男51例,女15例;年龄36~79岁,平均(44.2±16.6)岁.其中乙肝后肝硬化51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12例,丙肝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所有病例均有高度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食欲差,慢性肝病面容,诊断符合国际腹水协会1994年对难治性腹水的定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4例.1.2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北京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WLFHY-500型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术后腹带加压、饮食指导.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方法.1.3结果:32例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患者显效19例,有效12例,死亡1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BPH患者60例,随机双盲平均分成TUERP组和TKRP组,比较其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UERP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TK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ERP不但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短的特点,而且其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的应用.
作者:马忠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了解决患者的看护与家属的工作繁忙之间的矛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适应医院市场化竞争,医院便开始试点实行无陪化管理.我院胃肠外科自2008年3月开始首例试点进行无陪病房建设,人力资源实行层次化管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度,真正达到无陪护理的效果.
作者:房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抗菌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并纠正起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再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结果:100患者中,治愈为35例,显效为47例,有效为14例,无效的有4例,其总有效率为82%.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抗生素的治疗要确保合理、早期以及足量,同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晓;张杰;荆圣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分析我院79例足月新生儿的窒息复苏与护理过程.结果:新生儿复苏有效率达98.8%.病情危重转入儿科治疗4例.结论:采取的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抢救和护理效果较好,复苏成功率与之前相比有较显著的提高(P<0.05),值得推广.
作者:吴清芬;谢成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中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7年10月~2011年12月收住的291例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作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及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1.47%.前降支、右冠状动脉闭塞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AMI后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6~12h开通者(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再灌注早期更易发生.快速型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前降支闭塞患者,缓慢型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
作者:黎晓兰;陆莉;刘福元;朱磊;骆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效果.以减少因化疗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及并发症,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120例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做锁骨下静脉置管为A组,60例做PICC置管为B组.分别观察两组方法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费用情况.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B组留置时间长于A组;B组静脉炎发生率大于A组;B组并发症大于A组,6~8个化疗周期结束B组费用大于A组.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优于PICC.
作者:白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面临各种职业危害,其中锐器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探讨发生原因、寻求防护措施,以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针对39名护士78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赵妍;李海英;李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利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癌症病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癌症病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观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体抽取血清样本进行癌胚抗原(CEA)含量的检测.结果:数据分析显示,ECLIA和ELISA的相关系数是0.96,表明两种检测办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癌胚抗原的含量;在对血清样本进行均值分析和t检验后,得出P=0.067>0.05,显示ECLIA和ELISA检验CEA的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ECLIA和ELISA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癌胚抗原的含量,结果一致性较高,在检测癌症病人癌胚抗原(CEA)的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抗菌药物和其它普通注射剂等静脉用药物集中配置的医院内设机构.目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为了避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找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改进我们配置中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现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师仲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设立专职巡班及时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杜绝护理输液中的差错事故发生.方法:抽查设立专职巡班后入住我科的静脉输液患者450例次与对比组设立专职巡班之前入住我科的静脉输液患者450例做比较.结果:发现设立专职巡班后患者安全隐患明显减少.结论:在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设立专职巡班能杜绝静脉输液中的差错事故发生,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邓月华;霍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肺癌的病死率在世界上居第一位,近10余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也持续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的肺癌病死例数将超过100万,患病人数将居世界之首.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0%,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伴有局部或远处扩散,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为10%左右.约30%~40%的病人在确诊时诊为局部晚期.放化综合治疗是目前NSCLC的治疗策略,而同期放化疗已成为LA-NSCLC的临床标准治疗模式.以下就LA-NSCLC同期放化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张光林;章龙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黄连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出固率为指标,对黄连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黄连醇提优化工艺为: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药材10倍量醇,提取1h.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仲珊珊;张颖;杨肖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法加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采用手法加牵引的临床治疗.结果:该治疗的总有效率98.3%,治愈率达66.6%.结论:手法加牵引疗法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快速解除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忠;李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柱固定器治疗胸腰椎暴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份~2011年02月份就诊于我院治疗的66例胸腰椎暴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患者(CYL脊柱内固定器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常规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Denis优良率为88.2%,对照组患者Denis评分优优良率为65.6%,两组患者Denis评分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脊柱固定器是治疗胸腰椎暴裂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杨岱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