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护理配合

王瑞香

关键词:心肺复苏, 护理, 配合
摘要: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急诊科危重的病例,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5min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是CPR成功的关键,因此护士迅速、准确完成急救状态下各种治疗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对提高CPR的成功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6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B组单用医用臭氧治疗,C组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组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肝功能、HBVDNA、HBeAg、HBeAb、YMDD变化.结果:单用拉米夫定组和单用医用臭氧组与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组治疗后12周、24周、48周、ALT、AST、HBV DNA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三组间ALT、AST,12周HBV DNA、24周HBV DNA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8周HBV DNA,联合组较两单用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24周和48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和52%,HBeAb阳转率14%均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7.8%、12.5%和3.1%(P<0.05)和单用医用臭氧组7.7%、15.4%、5.8%,联合组48周YMDD检出率为8%,单用医用臭氧组YMDD检出率为0,均较单用拉米夫定组21.9%低(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对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减少YMDD变异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陶冶;汤雄;袁涛;汪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滴痰热清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1例

    痰热清注射液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多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使用中已有一些不良反应报道.笔者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4天于2012年6月5日在门诊输液治疗.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查体:体温38.1℃,肺部听诊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未见其它阳性体征.胸片:右下肺斑片状阴影,诊断:支气管肺炎.用痰热清注射液7.5ml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滴速25滴份,当滴入约50ml时,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已,用手捶胸,并述胸闷.体检:体温37.8℃,血压正常,面色潮红,瞳孔正常,口唇无紫绀,肺部听诊较前无明显变化,心音有力,心率128次/分,律齐,余查体未见异常.立即停输痰热清注射液,给予5%葡萄糖静滴,约10min后患儿逐渐安静,上述症状消失.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否为输入痰热清注射液所致,在临床密切观察下,于次日再次输入同样剂量的痰热清,在输入约50ml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入,10余分钟后症状消失,换用其它药物治疗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董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和注药的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病因复杂多样,常见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或胸膜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低蛋白、肺炎旁积液等疾病[11.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胸闷、气促、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可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反复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此法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器官组织的损伤.采用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及胸腔内注药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等优点,而且不易堵塞.我科2012年1月~2012年7月行腹腔引流导管置管引流及胸腔内注药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急诊护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常见职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或者物理损伤、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工作环境危害、身心健康方面.防护措施主要有针对物理损伤的防护措施,避免化学性损伤措施,避免生物性危害,提高自身处事和心理素质,院方注意改善职业条件.结论:充分认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同时要作好相应防护工作,才能为急诊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桂莲;彭水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患者CT检查.结果:34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胃底贲门部10例,胃窦部14例,胃小弯侧6例,胃大弯侧1例,弥漫浸润(皮革胃)3例.胃周围间隙侵犯7例,淋巴转移15例,远处脏器转移5例.本组病例中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Ⅳ期5例.本组胃癌CT分期正确31例,正确率91.17%.结论:多层CT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作者:倪丰;单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rt-PA在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84例应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84例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率为83.3%.治疗中仅出现牙龈出血2例,自行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病员的护理

    1临床资料1.1资料:2007年至20011年12月,我院收治难治性腹水病员66例,男51例,女15例;年龄36~79岁,平均(44.2±16.6)岁.其中乙肝后肝硬化51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12例,丙肝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所有病例均有高度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食欲差,慢性肝病面容,诊断符合国际腹水协会1994年对难治性腹水的定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4例.1.2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北京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WLFHY-500型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术后腹带加压、饮食指导.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方法.1.3结果:32例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患者显效19例,有效12例,死亡1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可吸收医用膜应用于腕管综合征手术的效果观察

    本文通过对比2种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得出结论:传统切开腕管探查手术松解彻底、可靠,但是有明显的后遗症;在此基础上应用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正中神经可增加疗效,减少瘢痕粘连痛的发生.

    作者:林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37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Jnterahepatic Cholostasis of Pregnancy以下简称ICP)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30日我院确诊为ICP患者羊水粪染、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同期691例非ICP患者羊水粪染、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CP组羊水粪染、早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对母婴有危害.

    作者:朱秀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其中医院药剂的管理问题成为新医改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转变医院药剂管理的模式,使之与新医改的实行相适应,是当前新医改的当务之急.医院药剂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每个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新形势下,必须转变医院药剂管理的模式,加强对医院药剂的管理,保障每个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旨在结合新医改的实行,探究医院药剂管理的转变和发展.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技术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探讨中医康复技术介入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配合中医康复技术介入.结果:经早期中医康复介入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益平;冯莉;杨雪;左晓波;周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糖尿病人的饮食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及家庭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的饮食健康尤为重要.生活中要极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时了解吃什么对糖尿病有利,从而更积极的治疗糖尿病.

    作者:马静雯;杨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大武口区妇幼卫生年报资料分析

    妇幼卫生年报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的妇幼卫生信息是妇幼保健机构之间,妇幼保健机构与社会及人群之间,妇幼保健机构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促进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的基础.多年来,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市卫生局的正确的领导下,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完成了对所辖乡(镇)及社区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是的我区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正规化,各项统计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作者:田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住院患者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对70例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住院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是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住院的重要因素,而感染、劳累、药物依从性、饮食是诱发心衰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控制感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生活行为,遵医服药等,能有效降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志芳;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试谈银翘散配伍之精妙

    银翘散方中一药多用,或几药多用的情况为普遍,究其配伍特色如下:①辛凉复辛温协同运用;②随性引邪外出,使表邪随汗而解,热邪借小便而出;③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防热盛搏结气血,或逆传心包,或耗伤阴津.

    作者:刘瑶;文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短信教育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糖尿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有效方法,只能通过饮食控制配合药物治疗.中青年患者由于个人因素,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通过短信教育可引起他们的重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118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均符合WH0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9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6.9±7.4)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32例;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8.3±7.9)岁.2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施美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设立专职巡班杜绝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探讨

    目的:设立专职巡班及时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杜绝护理输液中的差错事故发生.方法:抽查设立专职巡班后入住我科的静脉输液患者450例次与对比组设立专职巡班之前入住我科的静脉输液患者450例做比较.结果:发现设立专职巡班后患者安全隐患明显减少.结论:在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设立专职巡班能杜绝静脉输液中的差错事故发生,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邓月华;霍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6个月至4岁期间,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是非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全身或局部出现暂时的不随意的收缩,儿童患病率3%~4%[1].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发作大多在数秒钟或几分钟内自行停止,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分钟或反复发作,抽搐停止后多入睡.如果惊厥时间达10~15min,可致明显的颅脑损伤而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做好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殷伟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中医护理的体会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武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通过孕期预防、产期预防、产后期预防三个产程期的阐述,达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作者:梁忠英;郭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