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英
目的:观察药膳保健面条对环磷酰胺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膳保健面条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法制作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药膳保健面条组给予药膳保健面糊25g/(kg·d),其余两组代以等体积的温开水,连续10d后,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模型组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药膳保健面条组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有显著升高.结论:药膳保健面条可升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谷建云;谭兴贵;张继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几年来,由于车祸造成的伤病员人数在我院急诊手术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多,这种由于突然的致伤,躯体的疼痛或畸形急需手术的患者,由于思想准备,心理上受到了很大刺激,难以接受致伤和急需手术的现实,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待这样的手术患者,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神志清醒者,根据伤情,不同年龄,进行心理疏导,安全渡过了手术关,具体实施以下项目:
作者:董建萍;宗华;秦悦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助产士的危害来源主要可分为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四类.根据危害的不同可将预防策略分为加强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法律教育以及心理素质培训等方面,从而保证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返流性食管炎(RE)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情况进行分析,HP感染对RE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所有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返流性食管炎668例病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取胃窦黏膜活检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碳14呼气试验检查,两者均为阳性则确定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本组病例HP阳性158(占23.6%),HP阴性510(占76.4%).结论:RE患者中HP感染率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RE患者发病率高.
作者:金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中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7年10月~2011年12月收住的291例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作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及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1.47%.前降支、右冠状动脉闭塞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AMI后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6~12h开通者(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再灌注早期更易发生.快速型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前降支闭塞患者,缓慢型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
作者:黎晓兰;陆莉;刘福元;朱磊;骆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服用洋参田七散配合运动干预对肥胖型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低脂饮食和配合运动治疗、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洋参田七散并配合运动干预,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服用洋参田七散配合运动干预治疗肥胖型脂肪肝疗效显著.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陈宝贵教授是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教授早年曾跟随张锡纯的关门弟子柳学洙先生学医十年,尽得真传,在脾胃病、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我们有幸跟随陈教授学习,待医左右,现将先生治胃病的临症思辨及用药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陈样芳;陈慧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预防院内感染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骨牵引是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牵引针眼感染是牵引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临床常采用针眼处每日滴75%酒精2次的方法来预防针眼感染.本文旨在分析跟骨牵引针眼感染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更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亚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武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108例样本运用简单、系统的治疗方法做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观察,治愈率为61.8%,好转率为33.6%,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外敷对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治疗,具有安全、经济、疗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
作者:褚艳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对脾虚气弱型糖尿病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眼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方,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指标:治疗后两组对视力、眼底出血情况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底出血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自拟方疗效确切.
作者:余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用HAR-800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6月~13岁儿童进行屈光检查,探讨HAR-800手持式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的准确性.方法:使用HAR-800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6月~13岁儿童1005名进行屈光检查.将受检儿童分成5组获得了各年龄组双眼球镜屈光度和柱镜屈光度.结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屈光状态有从远视到正视,少数发展为近视的趋势.散光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下降.结论: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儿童屈光不正筛查中是一种很有用的屈光检查器械.
作者:李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患者CT检查.结果:34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胃底贲门部10例,胃窦部14例,胃小弯侧6例,胃大弯侧1例,弥漫浸润(皮革胃)3例.胃周围间隙侵犯7例,淋巴转移15例,远处脏器转移5例.本组病例中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Ⅳ期5例.本组胃癌CT分期正确31例,正确率91.17%.结论:多层CT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作者:倪丰;单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100例患者临床调查研究,探讨西南地区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特点,得出预防和治疗中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必要性,祛湿开玄府解郁结的重要性,印证“久病多虚”、“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古训,补肾具有增效性.
作者:赵庆;唐瑛;易娟;张茂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科从2009年4月~2012年4月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本组患者共100例,均选择发病小于24小时内,全部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改的诊断按标准,并均经CT确诊.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3~73岁,平均58岁;无用药禁忌症及严重心、肝、肾损害,除外心源性脑梗塞及意识障碍的大面积脑梗塞.
作者:灵芝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在2008~2011年共收治3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均出现血压下降临床表现,其中1例死亡,其余37例均痊愈出院.本文总结了对38例患者血压下降处理措施,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总数38例,女性22例,男性16例;年龄17~71岁.其中1例因病史不清未作洗胃处理,余经门诊洗胃后收入院.38例患者入院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均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入院后均予以解磷定、阿托品、补液扩容等处理.但患者均有血压下降或在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经处理后38例患者1例死亡,余均痊愈出院.
作者:何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8名严重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根据病情进行急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患者治愈35例,有效27例,抢救成功率91.18%.结论:护理工作在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规范的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护理人员应在抢救中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救治创造良好的条件,把死亡率和残废率降到低点.
作者:高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剥脱性皮炎是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潮红、浸润、肿胀、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超过体表面积的2/3)或全部,除皮肤病变外,机体各系统、各脏器可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发生率约占皮肤病的0.1%,如病情特重或救治不当,其死亡率可达10%~20%.死亡原因多为原发疾病恶化及严重并发症:感染(肺炎、败血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肝病等.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效果.以减少因化疗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及并发症,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120例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做锁骨下静脉置管为A组,60例做PICC置管为B组.分别观察两组方法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费用情况.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B组留置时间长于A组;B组静脉炎发生率大于A组;B组并发症大于A组,6~8个化疗周期结束B组费用大于A组.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优于PICC.
作者:白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甜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但是临床实际中不能认为消渴与糖尿病同等.中医传统认为消渴一病主要的病理是:肺燥、胃热、肾虚所致的,三者又可互相影响,从传统观念认为肾阴亏虚不固为主.由于病因和病位及体质上不同,历代医家均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虽能减轻病情和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始终不理想.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消渴的病理,燥邪伤阴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孙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