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再论脾与消渴病

李肇翚;曲丽卿

关键词:消渴病, 上消, 中消, 下消, 脾, 传输功能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及相关材料,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表现、疗效为依据,认为消渴病(糖尿病)虽以肺胃肾而分上中下三消,实皆与脾的转输功能失常有关,综观古今治消渴之方,用治脾之药过半数以上,故治消渴病当以治脾为重.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药对特点分析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及调和诸药,是其五大功效,为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今结合药对配伍,详细辨析其五大功效,使认识更深入,应用更具体,敬请同仁指正.

    作者:李国臣;王静敏;崔文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快速造模法,研究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代谢的影响,同时研究玉米须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能够促进肝糖元合成,同时对正常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结论 玉米须多糖对治疗糖尿病小鼠有明显作用.

    作者:刘娟;韩晓强;姜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疫苗事业的发展,疫苗接种在预防控制疾病流行、保护人类健康上起着重要作用.疫苗接种虽然安全性高、预防效果好,但对于特异性个体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仍存在着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危险.因此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风险防范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内容.现将我科对儿童预防接种风险防范安全措施及效果评价报道如下.

    作者:韩钱芝;陈红卫;陈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同采收期新疆皱叶酸模中蒽醌含量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皱叶酸模中蒽醌含量.方法 用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蒽醌含量.结果 11月份采集皱叶酸模根中总蒽醌含量高于其它月份.结论 采集皱叶酸模佳时期是11月份.

    作者:李芳;赵文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草与桑叶等对皮肤美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具有美白作用的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机理.方法 根据皮肤黑色素的成因和皮肤美白机理,分析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 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具有消炎、护肤、抗衰老、抗紫外线等作用.结论 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美白作用的成分,能显著地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

    作者:姜玉兰;朴惠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几种常见掺假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

    中药饮片掺假,不仅损害了患者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降低了疗效,延误了病情,甚至产生毒副反应,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随着用药单位中药饮片购进量比例的增加,中药饮片掺假现象也日趋严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对掺假中药饮片简单易行而有效的鉴别方法和经验,现提出几种常见掺假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方法,与同道探讨.

    作者:蒋世银;叶桂存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对中药砂炒盐水浸渍炮制方法的讨论

    目的 鉴别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的正品与伪品.方法 对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进行钠盐鉴别、氯化物鉴别和水分测定.结果 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经砂炒盐水浸渍炮制方法炮制后,钠盐鉴别和氯化物鉴别呈正反应,水分含量增加.结论 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进行钠盐鉴别、氯化物鉴别呈正反应,水分测定结果水分含量增加5%~10%者不是<中国药典>正品所采用的炮制方法,应判定为伪品.

    作者:王辉;范冬霞;付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傣药腊肠树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 研究云南临沧产腊肠树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腊肠树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腊肠树果实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其中37个成分.结论 腊肠树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作者:张慧萍;李正宇;毕韵梅;王宇飞;周林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类型、危害及对策

    目的 探索杜绝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行为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近年来文献及传媒报道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现象进行分析、分类,总结其特点和危害,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必须坚决杜绝.结论 只有政府、厂商、消费者、患者及医务工作者联合起来,各尽本职,才能杜绝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现象.

    作者:董永成;杜士明;陈永顺;涂自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衄咽胶囊渗漉提取工艺优选的研究

    目的 建立衄咽胶囊提取止血有效成分黄芩苷的方法.方法 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运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对衄咽胶囊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结果 加入6倍于药材量的80%的乙醇,浸泡24 h, 渗漉96 h,黄芩苷收率达到(12.24±2.691)%;稳定性实验RSD=1.18%;精密度实验RSD=0.788%(n=6);回收率实验,平均回收率98.9%,RSD=1.10%.结论 优选的渗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唐灿;陈隆晖;唐珊珊;杨洁芳;张丹;兰才;李建;曾肖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β-细辛醚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β-细辛醚药代动力学的参数设置及生物样品制备条件筛选.方法 在石菖薄挥发油β-细辛醚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对给药剂量、血样采集时间点、生物样品的贮存稳定性、蛋白沉淀剂的种类及剂量、样品提取和制备方法,以及流动相、波长、柱温等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 蛋白沉淀的种类及剂量、样品提取和制备方法对方法回收率及灵敏度影响较大;流动相、色谱柱、波长与流速等对分离度及保留时间影响较大.柱温以及样品温度影响较小.结论 HPLC法建立β-细辛醚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学可靠、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柯雪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榕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

    目的 探讨榕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以充分利用榕树叶植物资源.方法 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榕树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8.36%.回收率为9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榕树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龙光锦;黄晔;姜林华;黄锁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逍遥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和完善逍遥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 法鉴别当归、甘草、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26%(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干国平;张莲萍;李秋怡;刘焱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消炎宁痔疮栓药效学研究

    目的 观察消炎宁痔疮栓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以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法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应用热板法考察其镇痛作用;用小鼠断尾法观察出血时间.结果 消炎宁痔疮栓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作用(P<0.01);热板法验证消炎宁痔疮栓能明显提高痛阈;小鼠断尾显示其能缩短小鼠尾出血时间.结论 消炎宁痔疮栓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止血作用.

    作者:曹月梅;夏安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设观察组与对照组(慢性肝病组与非肝病组)作比较,对两组B超胆囊结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肝病胆囊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肝病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囊病变类型主要是胆囊壁粗糙,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杰荣;陈飞;张平;倪浩;周长英;严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针灸治疗,取足三里、三阴交、右肝俞穴、阳陵泉穴、行间穴、每月针灸治疗20 d.中药1剂/d,均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1剂/d,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78.3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肝、脾肿大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A/G及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对比,HBeAg,HBV-DNA阴转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的复常率,且对HBeAg的阴转有一定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文涛;陈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田七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制订田七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药材用4倍量50%的乙醇渗滤,再按醇提水沉法精制,制成口服液.并分别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5.57%,总有效率86.88%,而对照组分别为52.45%,73.77%,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万英;曾聪彦;邓宾;梅全喜;钟希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激发《中药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

    用教学实践证明了上好绪论课、引入医案实例、开展知识竞赛、野外识别采集中药、穿插知识卡片及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中药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吴立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虎杖的白藜芦醇佳提取工艺.方法 ①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白藜芦醇提取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含量,优选提取工艺条件.②以大孔树脂富集及色谱法分离、纯化白藜芦醇.结果 乙醇提取佳工艺为10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经AB-8树脂吸附富集,硅胶柱色谱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白藜芦醇产品.结论 该工艺可用于指导生产.

    作者:许汉林;付宜和;高鹏;许承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藏药翁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藏药翁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 (L.) Desv.水提物和醇提物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结果 藏药翁布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0%和50%,对其他8种菌的低抑菌浓度均在5%以下,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结论 翁布水提物的抑菌效果好于醇提物.

    作者:鲍敏;曾阳;米琴;陈振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