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毅红;沈洪薰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段之一,起效迅速.过去较多采用脐静脉单通道换血,由于存在管道死腔,其旧血换出率略低,且易感染,插管时可能使脐静脉血栓推入体循环而致栓塞,因而存在较多缺陷.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同步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红;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已有显著进展,但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过度虚弱者,可由骨髓增生低下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常规化疗效果差,接受正规联合化疗,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克拉霉素(Acla)或高三尖杉酯碱(HHT),加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预激方案治疗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钰;徐茂忠;许忠仁;徐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盆腔炎是指感染侵袭内生殖器,发生于子宫及其周围组织、输卵管、卵巢及其盆腔腹的炎症,病程一般超过6个月,是女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自1999~2004年采用药物灌注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剑婷;黄金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LVEF明显上升,LVEDd、LVESd、PAS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收缩压(t=1.75)、舒张压(t=2.00)、心率(t=2.13)测定值有轻微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LVEF上升、LVEDd、LVESd、PASP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BP、DBP、HR则无显著性改变.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琴;薛明华;李军;孟海燕;朱蕾;鞠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29例;应用抗过敏药物斯特林等治疗20例;应用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静滴21例;病情较重反复发作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结果:住院时间3~25天,平均12.9天,治愈49例,好转6例.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皮肤、关节肿痛、腹痛及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殷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于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预后的意义.方法:50例脑出血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行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术后依据颅内压监测结果分为Ⅰ、Ⅱ、Ⅲ组,比较3组之间的预后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按照GOS预后评分:良好22例,轻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4例.Ⅰ、Ⅱ、Ⅲ之间的存活率有明显的差异,预后较好组的颅内压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示颅内压过高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管义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乳牙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追踪观察1年.结果:成功75例(96.15%),失败3例(3.85%).结论:Vitapex糊剂是较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亚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例资料]孕妇,27岁,孕1产0,孕28周.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7.2cm,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在胎儿口部正前方见一中等回声区漂浮于羊水中,另一端与口腔相连,形态不规则,大小6.2cm×5.2cm,内部不均匀,彩色多普勒示内有少量星点状血流(图1).胎心、胎动正常,脊柱排列整齐,胸、腹腔内部未见异常,四肢结构正常.羊水明显增多,深无回声区为12cm,胎盘位于前壁,成熟度Ⅱ级.超声诊断:(1)单胎头位.(2)胎儿口腔肿瘤.(3)羊水过多.
作者:陈慧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与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长春瑞滨25mg/m2,静注,第1,8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28天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CR+PR)37.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基本可以耐受.
作者:任洁;范怡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肿瘤无创或微创治疗在新世纪伊始,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迅速发展.其内涵是既消灭肿瘤,又大限度地保护机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狭义的微创治疗仅指腹腔镜下开展的各种外科手术,而现在广义的肿瘤无创/微创治疗已延伸到包括血管内与血管外肿瘤消融在内的介入诊疗学.
作者:于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经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2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剂量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期或Ⅳ期NSCLC 42例,艾素35mg/m2静脉点滴,第1、8、15天;DDP 25mg/m2静脉点滴,第2、3、4天.28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42例均可评价,CR1例,PR 21例,NC 15例.总有效率52.4%;1年生存率45.2%(19/42);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7.1%(3/42).其它副反应轻微.结论: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晚期老年NSCLC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葛伯建;卫国华;许春明;谭清和;龚振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方便实用的儿童胸部X线摄影装置.方法:根据儿童运动系统坐比站发育提前半年时间这一规律,我们设计了儿童坐姿胸片架,让儿童坐着进行胸部X线摄片.结果:用儿童胸部摄影架拍摄儿童胸片,儿童容易接受,显得安静,可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拍摄的X线片肺充气足,膈肌下降,肺血管纹理显示清楚.结论:可拆卸式儿童胸部摄影架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胸部X线摄影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沈平;倪赵勤;成钢;江俊峰;唐祖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驱逐性脉络膜出血是内眼手术少见,又有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现将我科发生在术后并经保守治疗成功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胆汁酸(TBA)具有胆道分泌、肠道重吸收的肠肝循环特点,血TBA是肠肝循环的流量表,空腹血清TBA含量很低,水平升高表示存在胆汁淤积[1].本文用酶比色法检测健康早产儿、新生儿的空腹血TBA水平,以分析胆汁淤积情况.
作者:李春红;王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畸胎瘤发生于胚胎迷走组织,多为实体性,主要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样组织组成,常见有分化不良的神经外胚层成分,故又称不成熟型畸胎瘤,多发于睾丸和卵巢,发生于颈部极少见.本院收治1例颈部巨大恶性畸胎瘤,经非手术综合治疗痊愈.
作者:徐克成;左建生;牛立志;郭子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非诺贝特(力平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确切.近期我们使用该药发生肾功能损害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总的来说目前还是难以治愈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以干扰瘤细胞生长和生存通路为机制的新药快速进入临床,以临床特征和细胞遗传学等生物学特征为基础的新预后评价系统不断完善,新药单用或新药联合方案(如联合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和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试验正在大量涌现.
作者:陆德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佐地塞米松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剖宫产患者术毕用左旋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未用地塞米松组,下肢阻滞时间明显短于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组.结论:左旋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术后镇痛时间长,下肢运动恢复快,适用于无条件行PCA或经济实力差而又希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患者.
作者:郭纪东;赵江峰;雷兴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对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方法.方法:采用对侧背阔肌肌皮瓣,蒂部为背阔肌,从健侧乳腺后间隙将肌皮瓣移至患侧再造乳房,皮瓣长宽比例达(4~5):1.结果:15例乳房再造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满意12例(80.0%),比较满意2例(13.3%),不满意1例(6.7%).结论:对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杨军;姚建;季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