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红;王林海
目的:探讨潜伏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头先露初产妇,在潜伏期进行人工破膜(A组).取同等条件220例为对照组(B组),预防人工破膜的并发症.结果:A组的平均总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人工破膜可达到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刘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已有显著进展,但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过度虚弱者,可由骨髓增生低下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常规化疗效果差,接受正规联合化疗,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克拉霉素(Acla)或高三尖杉酯碱(HHT),加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预激方案治疗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钰;徐茂忠;许忠仁;徐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快速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提供改良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方法:取PCP大鼠模型肺组织印片,分别作姬氏、刘-姬氏复合染色.结果:刘-姬氏复合染色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内有4~8个紫红色囊内小体,囊内部结构鲜明、清晰可辨、背景对比度好.结论:刘-姬氏复合染色法结果清晰、对比性好、特异性强、简便快速.
作者:王建新;李荣;王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常见的危重急症,病死率高达17%~19.8%.为了提高AMI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4年2月~2005年7月救治AMI患者共37例,对AMI患者围急诊期急救与护理已形成一套系列抢救程序,旨在提高AMI第一时段的抢救水准,保证患者在急诊抢救期间得到快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张学梅;盛沛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乳牙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追踪观察1年.结果:成功75例(96.15%),失败3例(3.85%).结论:Vitapex糊剂是较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亚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导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病征.当合并妊娠时,病情更为复杂难治,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因贫血、出血和感染对母儿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这类患者,值得探讨.现将我院妇产科自1999年至今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再障报告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与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长春瑞滨25mg/m2,静注,第1,8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28天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CR+PR)37.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基本可以耐受.
作者:任洁;范怡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动脉瘤手术的原则是将动脉瘤排出于血循环之外,使之免于再破裂,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防止发生脑缺血.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还有血管内介入疗法等.手术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对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的要求高,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总的来说目前还是难以治愈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以干扰瘤细胞生长和生存通路为机制的新药快速进入临床,以临床特征和细胞遗传学等生物学特征为基础的新预后评价系统不断完善,新药单用或新药联合方案(如联合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和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试验正在大量涌现.
作者:陆德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国人尺骨冠突参数的特点,为临床修复和重建冠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0具60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作研究,分别测量男女尺骨冠突的高度,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开角的大小以及冠突高1/2处在冠状面上的宽度,矢状面上的厚度等,并根据性别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同时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的位置与冠突高1/2处的关系.结果:正常成人男性尺骨冠突平均高度、宽度、厚度及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分别为18.43±0.56mm、22.53±0.78mm、8.17±0.32mm和20.93±0.34mm,女性为16.35±0.41mm、19.76±0.82mm、6.32±0.83mm和18.48±0.59mm,经统计学分析男性上述指标明显大于女性(P<0.05),与男性平均身高及尺骨长度比女性大有关,而开角的大小约30°,无性别差异(P>0.05),与身高及尺骨长度无关.根据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位置与冠突高1/2的关系,有3种类型.结论:根据正常成人尺骨冠突测量数据及肘关节尺侧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处的位置,可为临床重建尺骨冠突及尺侧副韧带前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友华;马江川;吴菊;刘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剂量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期或Ⅳ期NSCLC 42例,艾素35mg/m2静脉点滴,第1、8、15天;DDP 25mg/m2静脉点滴,第2、3、4天.28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42例均可评价,CR1例,PR 21例,NC 15例.总有效率52.4%;1年生存率45.2%(19/42);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7.1%(3/42).其它副反应轻微.结论: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晚期老年NSCLC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葛伯建;卫国华;许春明;谭清和;龚振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冷血停搏液在双瓣替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双瓣替换术随机分为磷酸肌酸(CP)组和对照组(各10例).CP组于主动脉阻断时经左、右冠状动脉灌注加入CP 2.5g/L的冷血停搏液,对照组停搏液不含CP,记录两组临床及心电指标,并于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2、6、24、48小时5个点抽动脉血检测LDH、CK、CK-MB,cTnT.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P组辅助循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除颤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所需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的时间和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6h LDH对照组与CP组分别为615.12±55.16、478.66±11.12u/L;CK为902.82±60.14、590.32±37.82u/L;CK-MB为124.58±17.12、53.93±4.46u/L;cTnT为4.875±1.532、2.542±1.024ng/ml,均P<0.05.结论:CP组辅助循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CP冷血停搏液可减少心肌酶漏出,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革平;徐正安;刘国锋;孙健;施东辉;周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生(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MDS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用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低倍镜检查下寻找骨髓小粒,再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外周血象: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38%.结论: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检查有助于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秀芳;孙峰;尹红;黄石兵;陆德炎;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9例CHF患者(CHF组)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TNF-α进行测定.结果:CHF组TNF-α 0.36±0.13μg/L,高于对照组0.23±0.1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Ⅱ级TNF-α为0.31±0.15 μg/L,Ⅲ级为0.35±0.18 μg/L,Ⅳ级为0.41±0.17 μg/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α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郭再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肿瘤无创或微创治疗在新世纪伊始,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迅速发展.其内涵是既消灭肿瘤,又大限度地保护机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狭义的微创治疗仅指腹腔镜下开展的各种外科手术,而现在广义的肿瘤无创/微创治疗已延伸到包括血管内与血管外肿瘤消融在内的介入诊疗学.
作者:于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GBE50对高血脂大鼠心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组,高脂模型组和治疗组.分组给予高脂饲料13周后,予GBE50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检测.预防性给药:高脂+GBE50 50mg/kg·d,治疗性给药:GBE剂量为25mg/kg·d,50mg/kg·d,100 mg/kg·d.采用DTNB法测定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结果:(1)GBE50治疗性给药呈剂量依赖性地恢复并提升模型大鼠心脏中的GSH-PX活性;预防性给药能恢复模型大鼠心脏GSH-PX的活力.(2)GBE50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心脏MDA水平,抑制其脂质过氧化损伤.结论:GBE50治疗和预防性给药可有效防治高血脂对心脏器官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恢复其GSH-PX酶活力.
作者:方阅;潘家祜;孙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检出病谱及疾病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本院体检中心,资料完整的8 477例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 477例体检中健康组913例(10.77%),异常不明显组3 811例(44.96%),异常明显组3 753例(44.27%).异常中,各专科医师检查异常1 242项,测血压、影像学(X线和B超),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异常17 850项,合计19 092项平均异常为2.5项/例(异常不明显组1.63项/例,异常明显组3.43项/例).异常明显组中常见疾病:(1)癌肿6例(乳腺癌2例,甲状腺癌、肺癌、肝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1例);(2)高血压14.12%(1 197/8 477),脂肪肝13.73%(1 164/8 477),其中血脂升高70.27%(818/1 164),肝功能异常43.73%(509/1 164)和高血粘度21.82%(254/1164);(3)胆囊结石6.14%(543/8 847)和肾结石3.03%(257/8 477);(4)糖尿病3.02%(256/8 477,≥11.1mmol/L 0.59%,50/8 477);(5)乙肝3.86%(327/8 477),其中68.80%为病毒携带者,7.64%为慢性肝病、肝硬化,2.14%为乙肝活动期或新病例.结论:健康体验可检出疾病,及早防治.
作者:龚毅红;沈洪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表型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65例CSDH患者外周血的ApoE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ApoE基因型分别为E2/E2 6例、E3/E3 14例、E4/E4 8例、E2/E3 7例、E2/E4 11例、E3/E4 19例.与对照组相比E4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3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E4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检测ApoE基因型有助于确认高危人群;E3可能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震;顾志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非诺贝特(力平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确切.近期我们使用该药发生肾功能损害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红霉素静滴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很高,作者2004年1月~2005年3月在患儿静滴红霉素之前予口服必奇(双八面体蒙脱石),观察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