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关系的初步探讨

谢周杰;周晓霞;吴晓雷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辨证分型, 临床检验
摘要:目的: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乙肝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来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对3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指定专人辨证分型,按常规检测肝病的ALT,TTT,TBIL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湿热中阻型患者ALT,TBIL值明显增高,与其他四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阳性率以湿热中阻型为高,与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瘀血阻络型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HBcAb,HBV-DNA阳性率各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有明显的相关性.ALT,TBIL,HBeAg,HBeAb等临床检测项目可作为CHB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创伤液,治疗外科创伤及创伤感染.方法:以水提取煎煮制备创伤液,并观察180例外科创伤及创伤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对外科创伤感染有显著疗效.结论:该制剂可用于临床治疗创伤及创伤感染.

    作者:陈健岳;陈健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葛根素注射液为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成分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降低血糖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胰岛素抵抗;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眩晕;改善脑部缺血组织的血液循环,治疗突发性聋;联合樟柳碱治疗眼底出血.现将有关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海兰;李雪花;马奎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况

    据国内文献对肾虚与支气管哮喘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对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补肾法治疗哮喘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钱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方剂性味论

    从中药性味理论的特点以及<内经>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的病证所制定的气味合和组方规则对方剂性味进行阐释和论述.认为性味是方剂的重要性质和作用基础.提出方剂性味的量化处理原则;四性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说明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之一;并通过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分析进行了论证.

    作者:蒋永光;胡波;刘娟;雍小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通合剂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通合剂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十二指肠给药,观察心通合剂对犬心外膜电图、心肌梗塞范围、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心通合剂明显减轻犬急性心肌缺血程度(∑-ST)和缺血范围(N-ST),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论:心通合剂对冠状动脉结扎所致犬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宝玲;王福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外,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及头、胸、腹、四肢等处的复杂性复合性损 伤,治疗护理不恰当致残率及死亡率甚高.因此,掌握并加强其护理很重要.我院自从开展 整体护理以来,对于此类病人抢救、治疗及时,护理工作得当,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 绍如下.

    作者:徐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不寐病证述要

    不寐一类的病证,至东汉时期在临床上已备受重视,对于不寐病证的临床发病特点和辨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丰富了治法和治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于不寐一类病证的论治,为后世不寐证的辨证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其创制的养血清热、宁心安神和滋养心肺、凉血清热等治疗方法,以及酸枣仁汤和百合地黄汤之类的治疗方剂,更为后世有效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洪生;严季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组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笔者发现通草与刺通草、槐花与刺槐花、皂角刺与野皂角刺、紫花地丁与白花地丁及大蓟与青刺蓟这几组中药材以假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每组药材,药名相近、外形相似,极易造成以伪当真使用,影响疗效.为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有效,在应用时必须准确区分.现将其外观主要特征区分如下.

    作者:姜瑛;张宇;吕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芩苷的研究近况

    根据国内有关文献,从黄芩苷的提取、化学成分、鉴别、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黄芩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建春;张华;施瑛;胡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肠炎合剂抗炎止泻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肠炎合剂抗炎、止泻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及毛细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通过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及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作用的影响,观察该药对小鼠肠功能、小鼠腹泻作用的影响.结果:肠炎合剂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结论:肠炎合剂具有抗炎、止泻的作用.

    作者:谈瑄忠;李俭;陆兔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杜仲及常见伪品的鉴别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主要用于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等症,为常用中药[1].目前商品较为混乱,常有伪品出现.现将杜仲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要点叙述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滕杰;李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噪声提高球囊功能

    目的:试图明确作用于牛蛙球囊的噪声是否能够增强它的功能.方法:对牛蛙球囊直接使用机械刺激,并记录第八对颅神经的球囊末梢的传入活动.结果:在所有被测试的有反应样品(或标本)中,通过加纳米水平的噪声到周期性刺激,神经活动的信噪比提高了.大约2.3 nm的机械噪声把球囊神经的反应提高.结论:纳米水平的噪声增加到周期性的刺激能使神经反应的信噪比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平均4.1 dB).

    作者:龙贤明;戴冀斌;朱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对制药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分析了GMP认证对中国制药企业的影响,提出企业认证后在科研、营销体系、成本、人才、海外市场五个方面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作者:凌良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消瘤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黄芪、白芍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Zorbax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28 2~0.140 8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7.7%,RSD=1.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消瘤胶囊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施亚芳;魏惠华;潘国梁;范晨怡;王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芍在出血证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用药实践,简要介绍了白芍在临床治疗各种出血证中的应用.辨证论治准确,应用较大剂量的白芍,往往可收到药到血止的效果.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乙肝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来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对3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指定专人辨证分型,按常规检测肝病的ALT,TTT,TBIL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湿热中阻型患者ALT,TBIL值明显增高,与其他四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阳性率以湿热中阻型为高,与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瘀血阻络型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HBcAb,HBV-DNA阳性率各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有明显的相关性.ALT,TBIL,HBeAg,HBeAb等临床检测项目可作为CHB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谢周杰;周晓霞;吴晓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荧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银杏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选择激发波长λex=436 nm,发射波长λem=483 nm,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本方法检出限为1.27×10-9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0-5 mol*L-1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1.931 3X+0.270 5,相关系数r=0.998 9,平均回收率99.8%~104.2%,相对标准差(RSD)1.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张敏;邱朝晖;曹庸;于华忠;龚竹琼;李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野罂粟碱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野罂粟碱(Nudicauline, Nu)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福尔马林实验法和电刺激法观察野罂粟碱的镇痛作用.结果:野罂粟碱明显减少ip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55℃热板法小鼠疼痛反应的阈值,降低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疼痛反应积分,小鼠电刺激法镇痛作用的ED50为10.7(8.2~12.9)mg/kg.结论:野罂粟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雪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雪莲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雪莲胶囊,对照组给予湿热痹冲剂.结果:1个疗程(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韩春辉;孙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医现代化

    从中西医理论的区别入手,通过分析两者在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的差异,提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观点符合现代的认识论-系统论.并提出要解决中医的缺陷和推进中医的发展,必须以整体兼容还原的方法,来研究出中医理论特别是五脏实质的微观本质,以探索中医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焦东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