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曹秀明;郑蔚红;苑树俐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 中药鉴定
摘要:综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HPCE作为高效分离技术显示出在中药鉴定中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探讨了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特点、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包合方法、影响包合率的因素和使用注意.指出此技术能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卞加花;陈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综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HPCE作为高效分离技术显示出在中药鉴定中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作者:曹秀明;郑蔚红;苑树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贮存时间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影响.方法:用GC-MS-DS法分析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药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呈现分子量较小的成分减少,分子量较大成分增加的趋势.结论: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成分和含量可以供进行品质优良度鉴定时参考.

    作者:严寒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噪声提高球囊功能

    目的:试图明确作用于牛蛙球囊的噪声是否能够增强它的功能.方法:对牛蛙球囊直接使用机械刺激,并记录第八对颅神经的球囊末梢的传入活动.结果:在所有被测试的有反应样品(或标本)中,通过加纳米水平的噪声到周期性刺激,神经活动的信噪比提高了.大约2.3 nm的机械噪声把球囊神经的反应提高.结论:纳米水平的噪声增加到周期性的刺激能使神经反应的信噪比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平均4.1 dB).

    作者:龙贤明;戴冀斌;朱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灸推拿各自特点与优势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针灸推拿的共性与特点,归纳它们各自治疗优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作者:方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祛斑霜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研制祛斑霜并观察其对各种色斑的疗效.方法:丙酮温浸法、水浴法;观察其对黄褐斑、老年斑、日晒斑及雀斑的疗效.结果:对黄褐斑、老年斑、日晒斑、雀斑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94.7%,90.3%,74.2%.结论:复方祛斑霜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是祛斑的理想药物.

    作者:胡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况

    据国内文献对肾虚与支气管哮喘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对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补肾法治疗哮喘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钱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荧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银杏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选择激发波长λex=436 nm,发射波长λem=483 nm,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本方法检出限为1.27×10-9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0-5 mol*L-1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1.931 3X+0.270 5,相关系数r=0.998 9,平均回收率99.8%~104.2%,相对标准差(RSD)1.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张敏;邱朝晖;曹庸;于华忠;龚竹琼;李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木鳖子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测定中药木鳖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4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9.23%.结论:木鳖子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41.91%,且大部分是具生物活性物质.

    作者:丁旭光;张捷莉;郑杰;朱勇强;候冬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海龙胶颗粒益肾壮阳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海龙胶颗粒益肾壮阳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实验观察海龙胶颗粒对氧化可的松制作的肾虚小鼠模型体重、体温、自主活动的影响,对幼年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发育的影响;对巴比妥钠制作的去势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海龙胶颗粒能提高氢化可的松肾虚模型小鼠的体重、体温、自主活动总次数,对幼年雌性小鼠卵巢、子宫发育有促进作用,可缩短去势雄性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期.结论:海龙胶颗粒具有较好的益肾壮阳作用.

    作者:朱燕;王芃;周玲;李杰;徐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方法学比较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差异,探讨多手段控制金银花质量的可行性.方法: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中二者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二者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采用高效液相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都可有效地控制其质量.

    作者:钟方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芍在出血证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用药实践,简要介绍了白芍在临床治疗各种出血证中的应用.辨证论治准确,应用较大剂量的白芍,往往可收到药到血止的效果.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石胡荽的药用资源开发应用

    目的:推广使用石胡荽药用资源,更好地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石胡荽的药理成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临床功效.结果:开发应用石胡荽可缓慢部分常用中药资源的紧缺、发挥其应有的临床疗效,给地方财政带来收入.结论:石胡荽药用资源具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卢顺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天麻与紫茉莉的鉴别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且名称混杂,有同名异物、又有异名同物,容易混淆,所以掌握中药鉴别知识,是每个中药工作者必须做到的.然而在安徽省繁昌县荻港一带的基层医院或药店,将天麻与紫茉莉混为一谈,不加区别地用于临床,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各自药物的临床效果,还易造成不良反应.为此笔者简述天麻与紫茉莉的鉴别,以免患者蒙受损失,亦期为中药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丁登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授课的体会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是每年一度的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必考的四个课目之一.每位考生都希望尽快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特别是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记忆.针对这些内容,我在备课时反复地琢磨,探索出了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来帮助考生理解记忆.

    作者:杨晓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组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笔者发现通草与刺通草、槐花与刺槐花、皂角刺与野皂角刺、紫花地丁与白花地丁及大蓟与青刺蓟这几组中药材以假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每组药材,药名相近、外形相似,极易造成以伪当真使用,影响疗效.为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有效,在应用时必须准确区分.现将其外观主要特征区分如下.

    作者:姜瑛;张宇;吕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蒲公英及其掺伪品莱菔叶的鉴别

    目的:对蒲公英及其掺伪品莱菔叶进行鉴别.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法对蒲公英及其掺伪品莱菔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蒲公英与莱菔叶在功能主治、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结论:可作为二者鉴别的依据.

    作者:廉景奎;翟铁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野罂粟总碱抗过敏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野罂粟总碱(Papaver nudicaule total alkaloid,PNTA)的抗过敏作用.方法:豚鼠致敏5周后断颈处死,取出肺组织切碎后37℃恒温孵育,制备肺组织过敏介质(SRS-A),观察不同浓度的PNTA对SRS-A、卵蛋白引起豚鼠回肠的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10,20,40 μg·ml-1PNTA对卵蛋白引起致敏回肠的收缩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液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PNTA对SRS-A及卵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玉玲;佟继铭;陈光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紫杉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建立紫杉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供试品干扰试验提示,紫杉醇注射液按2.5 Eu/mg的限值,用灵敏度≤0.25 Eu/ml的鲎试剂,在该试验条件下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紫杉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作者:胡旺生;方海燕;王伟东;曾庆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崩解时限、体外溶出度及混悬性为指标,对葛根异黄酮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分散片在60 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性试验能通过2号筛网,达到<中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分散片的要求,全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结论: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成熟,可靠;质量稳定.

    作者:邱蔚芬;邹玉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