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伟雄;李思华
目的:分析麻黄蜜炙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麻黄及其蜜炙品中的挥发油,并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明显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多为低沸点成分,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挥发油高沸点成分较多;蜜炙前后挥发性成分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反映挥发性成分的组成;蜜炙后低沸点成分变化较大,为研究古人炮制意图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康;许晓峰;林文津;林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通过对国药与药膳方面的专著文献的查阅,针对中医药膳方面的特点,结合当前药膳的临床应用可能出现的情况,对药膳的临床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中医药膳能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更快地解除患者的痛苦.
作者:左华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肺炎清微型灌肠剂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实验结果表明:该灌肠剂有明显的止咳、平喘和退热的作用.直肠给药毒性小,无刺激性.
作者:吴文如;冯汉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今的癌症治疗不仅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的评价指标.作为医护工作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我院今年来共收治了30余例各种癌症晚期患者,采用了以下中医护理措施,远期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成华;郭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富锗灵芝菌丝体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普通灵芝进行效果比较.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以联苯双酯和维生素E作对照,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和MDA的含量,以及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观察富锗灵芝和普通灵芝的护肝作用.结果:富锗灵芝能降低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小鼠红细胞内SOD活性,且效果优于普通灵芝.结论:富锗灵芝由于富含有机锗,能更好地抑制CCl4产生的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作者:孙海燕;党建章;刘烨;宋潇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从白芥子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白芥子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白芥子中总黄酮含量为1.85%,平均加回收率98.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n=6).结论: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白芥子中提取总黄酮,反应速度加快,提高了提取效率.
作者:王自军;王国卫;齐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2~3个疗程.结果: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同时应用组生存质量提高,白细胞下降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用化疗组.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有积极作用,与化疗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世明;严发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制定四君子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结果:建立简便、灵敏、可靠的TLC.结论:结果可靠,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为其控制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郑翔;魏淑梅;洪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主要综述了分散片特点、质量要求、处方设计、工艺设计、几种中药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特点、质量评价、几种中药分散片的制备方法等.分散片具有携带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便于老人、幼儿和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等特点,是目前药品开发口服片剂的首选剂型.
作者:刘郁;全红梅;刘连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益肺康颗粒的制备工艺.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定量测定益肺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5~3.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4.97%,RSD为1.8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静;刘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决明子系统溶剂提取物对实验性便秘小鼠的泻下作用.方法:采用燥结便秘模型小鼠,观察决明子生品及炒品各溶剂提取物的泻下作用.结果:决明子石油醚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炒决明子正丁醇提取物能明显缩短燥结便秘模型小鼠的首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及粪便重量.结论:决明子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石油醚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中,可能是油脂类及苷类成分.
作者:张加雄;万丽;胡轶娟;何晓燕;朱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简要介绍了超滤原理和应用优势,概述了近10年来超滤技术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制约超滤膜技术工业化的膜污染问题.
作者:袁媛;陈峰;郭立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湖北省黄石市二医院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腹腔镜胆囊手术病历244例,对手术前、后抗菌药使用的品种,用药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总使用率100%,其中硝咪唑类药物使用率高,其次为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三者共占69.1%.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应制定合理的抗菌药使用方案.
作者:侯均;曹茂堂;王雪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叙述了中药治疗脑出血机理的研究概况,其作用机理涉及到保护脑组织超微结构、调节激素水平、调节脑内离子浓度等多个方面,指出应进行中药治疗脑出血的规范化研究.
作者:朱晓峰;张荣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榄香烯乳注射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制剂的稳定性.方法: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色谱柱为10%SE-30石英玻璃填充柱;使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法,室温留样观察法考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建立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法.稳定性考察,结果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制剂稳定性较好,预测的贮存期与留样观察的结果相一致.
作者:廉晓红;孙弘;李德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苦参碱分散片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苦参碱分散片中的有效成分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法可为苦参碱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侯伟雄;李思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女,30岁,干部,已婚,2001-06-20就诊.初诊:素有慢性气管炎病史,近日发热,18 d未退,经X线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西药用各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未见明显疗效,体温始终在39~ 39.5℃之间波动.查患者精神萎靡不振,自诉畏风形寒无汗,咳嗽痰少,咽喉肿痛,渴喜饮,二侧颈部痰核肿大,舌苔黄腻,舌质红,脉细数,脉搏90次/min.辨证此属温病卫气同伤,气分大于卫分.治宜解表清里,卫气双解.方用栀豉汤合银翘散加减;淡豆豉12 g,山栀12 g,黄芩12 g,荆芥9 g,防风9 g,金银花12 g,连翘12 g,生甘草6 g,桔梗6 g,杏仁12 g,天花粉15 g,柴胡6 g,芦根30 g.2天之内服完4剂.再服4剂后,有汗出,发热已退,形寒畏风,咽喉肿痛已消,咳嗽大减,二侧颈部痰核稍小,按之微痛,苔腻转黄,舌淡红,脉细数,发热虽退,脉未见平和.再按原方治疗,加葛根12 g,夏枯草12 g,连服5剂.
作者:封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芝麻素散剂对乙醇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设空白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和0.96,0.48,0.24 g/(kg·bw)大豆磷脂组、0.24,0.12,0.06 g/(kg·bw)芝麻素组及4.66,2.33,1.77 g/(kg·bw)芝麻素散剂组,小鼠给予50%乙醇[0.12 ml/(10 g·bw)]共5次,给乙醇前预先灌胃大豆磷脂和芝麻素等5天,实验第8天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芝麻素散剂小、中剂量,大豆磷脂中、大剂量组的血清ALT及芝麻素散剂中、大剂量组和大豆磷脂各剂量组AST水平均较乙醇性肝损伤模型组低;大豆磷脂小、中剂量组MDA含量显著低于乙醇性肝损伤模型组,而中剂量组GSH明显高于乙醇性肝损伤模型组.结论:芝麻素散剂与大豆磷脂对乙醇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芝麻素散剂中大豆磷脂为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功效成分.
作者:崔云山;张善玉;朴惠顺;申英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逍遥心康汤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中药放入砂锅中,加水500 ml,浸泡10 min,用中火煎煮15 min,取汁250 ml口服(上午服);再加水300 ml,用中火煎煮10 min,取汁250 ml(下午服).1剂/d,4周为1疗程.结果:经逍遥心康汤治疗1个疗程(4周)后,40例中显效2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结论:逍遥心康汤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谈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刺五加注射液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茎叶经水醇法提取制成的棕红色灭菌溶液、含有榛皮酊、丁香苷和金丝桃苷等多种皂苷、多糖和黄酮的混合物.随着刺五加注射液药理研究的深入、现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现概述其在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
作者:李海兰;李雪花;马奎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