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新用

关键词:痛经, 雷诺氏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摘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出<伤寒论>,药由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9味药组成,治疗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脉细等症[1].笔者研习<伤寒论>25年,临床辨证用治他症,疗效满意.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我国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对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在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工作的环境、护理工作的管理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修正评价标准、加强护士长培训、改善服务理念等相应的对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理学研究

    目的:了解文献报道有关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各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几年来应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主要有脑梗塞、格-巴综合征和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主要有静脉炎、过敏反应和肾损害等.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药物.临床医师、药师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治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应用草酸钙晶体鉴定中药品种(Ⅴ)

    黄芪、巴戟天、桑白皮、青风藤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有时从外形很难区别.本文以草酸钙晶体的形态、大小及有无,鉴定了9组32种常见真伪药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状况、乙型肝炎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按中医辨证分成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五个证型,观察各证型与病程、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病毒基因分型及复制状况、脾脏大小的关系.结果:肝郁脾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多见的证型,肝损害较轻;湿热中阻证以重度肝损害较多;瘀血阻络证伴有轻至中度转氨酶升高,脾大;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CD4,CD4/CD8均值低于正常.结论:正气不足反应了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天冬胶的溶血实验

    目的:评价中药血管栓塞剂天冬胶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实验组分别用天冬胶0.3,0.5 ml,各制备3个平行样.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用蒸馏水.每个试管内加2%兔红细胞混悬液,90 min后于576 nm波长处测每个试管的吸光度.结果:0.3,0.5 ml天冬胶的溶血率分别为0.09%,2.41%.结论:所研制的中药血管栓塞剂天冬胶无溶血反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疗效观察

    我院妇产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以下简称妇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动态浊度法在检测注射用抗菌药物细菌内毒素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目前国内应用KTA检测注射用抗菌药物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情况,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内发表的文献资料,对KTA检测注射用抗菌药物细菌内毒素方面的资料加以总结.结果:收集到14个品种KTA检测细菌内毒素的资料.结论:应加强应用KTA检测细菌内毒素方面的研究,使更多品种应用KTA检测细菌内毒素,进一步提高注射用抗菌药物的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补肾益髓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68例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法对脑外伤后综合症的疗效.方法:补肾髓法为基本法,自拟基本方,1剂/d,20 d为一疗程.结果:治愈率92.7%,总有效率100%.结论:补肾益髓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抗癌解毒方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抗癌解毒方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环磷酰胺造模,60Co照射,肝癌H22瘤株模型,脾淋巴细胞增殖测定,血清溶血素测定,碳廓清实验,迟发超敏试验等方法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抗癌解毒方能明显延长60Co照射小鼠的生存时间;可明显抑制H22小鼠瘤体的生长,对H22小鼠的生存时间有一定延长作用;与环磷酰胺合用对H22小鼠瘤体有一定协同抑制作用;对环磷酰胺引起的H22小鼠溶血素的降低有明显提高作用,但对环磷酰胺引起的H22小鼠碳廓清率的降低拮抗作用不明显;对H22小鼠迟发超敏反应作用不明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结论:抗癌解毒方有抗肿瘤、促进免疫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灰毡毛忍冬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为灰毡毛忍冬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对其鉴别.结果:首次系统阐明了灰毡毛忍冬的生药学理论.结论:为制订灰毡毛忍冬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选择性毒蕈碱样胆碱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毒蕈碱样胆碱受体(简称M受体)广泛地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组织、心脏、平滑肌及腺体等,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M受体可能传递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冲动,包括大脑的各种功能如唤醒、注意、情绪反应和运动功能调节,特别是调节较高级认知活动如学习和记忆;在周围神经系统,M受体通过与不同的鸟核苷酸调节蛋白(简称G蛋白)偶联,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收缩加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改变、肌酸磷脂系统激活及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在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治疗基础上急性期予以益气温阳、通络,病情平稳后渐渐予以补血、养阴、通络等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比单纯性应用西药治疗LVSD、LVDD显著缩小,LVEF也显著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正交法优选肉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肉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以药材粉碎粒径、加水倍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粒径为20~40目,加水12倍,浸泡1 h,加热提取5 h.结论: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新用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出<伤寒论>,药由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9味药组成,治疗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脉细等症[1].笔者研习<伤寒论>25年,临床辨证用治他症,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期痴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老年期痴呆患者36例均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详录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数据.健康老年人34例为对照组,以其体检时所得相关指标与治疗组比较分析.结果:有效率85%,S-TC明显下降,P-SOD明显升高,P-LPO,Ht,Va降低、EET缩短.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降脂、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增加脑血流量等功用.对老年期痴呆防治有较好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芩栀胶囊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芩栀胶囊对小鼠、大鼠精神神经系统和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芩栀胶囊灌胃给药,观察给药后小鼠和大鼠的一般行为表现及平衡爬杆实验,考察其对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芩栀胶囊十二指肠给药,在八道生理记录仪上记录给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考察其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芩栀胶囊不影响小鼠和大鼠的一般行为表现,姿势、步态正常,无肌颤、流涎、瞳孔异常等变化,在平衡爬杆时间点,大鼠30min内跌落次数<3次;对麻醉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未见影响.结论: 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芩栀胶囊对动物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蓬莪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对产于四川的姜黄属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数据测试和波谱技术分析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莪术酮、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吉马酮、β-谷甾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病原微生物与医院感染

    在大多社会感染中,必须有相当大数量的强毒力微生物才能使健康人发生感染.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通常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及病毒,其中以各种细菌为常见,约占95%以上,所以通常称之为病原菌和致病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祛风止痒汤治疗老人皮肤瘙痒症68例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汤治疗老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运用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老人皮肤瘙痒症68例.结果:治愈36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结论:祛风止痒汤是治疗老人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莫燕新益肾健脾活络法治疗慢性肾炎经验谈

    目的:观察莫燕新益肾健脾活络法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用益肾健脾活络法(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结果: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结论:益肾健脾活络法治疗慢性肾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