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

赵丽萍

关键词: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摘要:近年来,使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L)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则可以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和病死率[1],已成为临床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坚持服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以退热及腮腺肿胀消退时间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退热快,腮腺肿胀消退早(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优于病毒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徐广波;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木香苦参汤治疗急性菌痢98例临床观察

    痢疾是夏秋季节常见病、多发病,春冬两季亦可见到.笔者运用木香苦参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98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谈入世后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

    中国加入WTO,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增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只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才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国际护理的新动态,促进学科的发展.所以,必须注重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职业道德、专科理论、外语知识、计算机网络及边缘学科等多方面的培养,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及操作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刘蓉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茯苓切片厚度需改进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治疗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悸不安、惊悸失眠,是临床配方常用药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含β-茯苓聚糖、茯苓酸等.工作中,笔者发现茯苓具有一定的不亲水性,含茯苓的复方中药煎剂.煎毕后,药渣中部分茯苓片尚残留没有煮透的干心,这说明茯苓的生药成分不能有效地煎出,必然影响药效.

    作者:刘秀英;潘静;王玉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56例

    对比观察了中西药合用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4.44%和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和40%(P<0.05,P<0.01);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发现前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72.22%,而对照组仅为45%(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分别为8.8%,46.9%,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鹰;胡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维奥欣片治疗脑梗塞60例临床观察

    自2002-01~2003-01,我院采用维奥欣片治疗恢复期脑梗塞60例,并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加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现将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公为亮;张淑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晚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的检测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由加德诺杆菌类、拟杆菌类、生殖道支原体等混合感染而导致阴道乳酸杆菌减少,甚至消失的一种育龄妇女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1].该病可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的发生率[2].为了解本地区晚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笔者对来我妇产科就诊的627例晚期孕妇进行BV的检测.

    作者:乐周萍;朱云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癣浸剂的质量标准及体外抗菌试验

    目的:为甲癣浸剂制定质量标准,控制其内在质量,观察甲癣浸剂的抗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甲癣浸剂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研究.结果:甲癣浸剂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大的抗菌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杀作用.结论:甲癣浸剂临床用于治疗手足癣、甲癣有一定实验根据.

    作者:俞小陶;朱育凤;陶开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对目前正在使用和进行试验的治疗艾滋病中药(单味中草药和中药方制剂)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庆宪;侯安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三七化痔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实验观察三七化痔丸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三七化痔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两个剂量组(2.4 g/kg,4.8 g/kg)都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减少扭体次数.结论:三七化痔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陈芳;廖闵闽;邓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源春颗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肾源春颗粒的制备及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所致阳痿、早泄、遗精等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比例经水煎法制成颗粒剂.口服10~20 g/次,3次/d,用于临床.结果:治疗58例,其中阳痿9例,早泄19例,性功能低下30例.临床治愈42例(72%).总有效率为96.7%.结论:肾源春颗粒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跟痛症

    笔者应用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跟痛症10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汪泳;汪义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肿瘤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肿瘤病人带病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旦怀疑自己得了肿瘤就会焦虑不安,甚至放弃治疗.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和健康的保护神,应当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主动向病人介绍肿瘤治疗的新成果,使他们消除盲目的悲观情绪,选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石海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脾症1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第3位.起病大多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常因其它原因查外周血象或因左上腹包块就诊而被发现.发病年龄老少均可,但以20~40岁居多.脾脏肿大为本病显著特征.笔者于1998-06收治1例巨脾症,经过一年的中西医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林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原因及预防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由于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及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引起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诸多因素,以期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王瑞芳;杜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滴穿琥宁粉针剂引起过敏反应4例分析

    注射用穿琥宁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的无菌冻干粉针.该制剂有解热、抗炎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细胞病毒有灭活作用.体外抑菌试验提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11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肺炎、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及胆道感染等症[1,2].

    作者:王高升;杜国安;欧阳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养血安神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养血安神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部分水提与部分粉碎的方法制成半浸膏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比色法测定片中1,8-二羟基蒽醌的含量.结果: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靠,比色法测定片中1,8-二羟基蒽醌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86%.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作者:潘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巴戟天真伪鉴别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alis 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寒的功能.由于巴戟天药源紧缺,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营利的目的,经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常见的假巴戟天有羊角藤、假巴戟天、铁散、恩施巴戟、线兰等.

    作者:杨莹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我国执业药师考试应试对策

    执业药师是除了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人员之外对药品管理法、药事管理法规及医药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的药品管理及从业人员[1].其在保障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面履行着重要的职责,已成为药品监督管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是实现药品管理法制化的根本保证.以下浅谈我国执业药师考试的应试对策.

    作者:陈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蜂房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概况

    蜂房又名露蜂房、蜂肠、野蜂房、马蜂窝等,是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该药味苦咸微甘,性平,入肝、肾、胃三经.历代本草均谓其有毒,但从临床实践观察,并未发现有任何毒性反应.本品具有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温阳益肾之功效.蜂房为疡医要药,多作外用,亦可内服,治疗多种疾患.该药药用价值高,临床应用广泛,毒副作用小,是一味有发展前景的中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药,现对蜂房的功效及临床应用做一论述.

    作者:宋健;马承梅;李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