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8例疗效观察

徐广波;王志刚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双黄连口服液,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以退热及腮腺肿胀消退时间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退热快,腮腺肿胀消退早(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优于病毒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研究

    目的:对冠心宁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回收干扰试验,建立定量检测冠心宁注射液中污染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浓度法.结果:冠心宁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但经稀释80倍可消除其干扰,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使用内毒素动态浓度法定量检测冠心宁注射液的污染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蜂房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概况

    蜂房又名露蜂房、蜂肠、野蜂房、马蜂窝等,是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该药味苦咸微甘,性平,入肝、肾、胃三经.历代本草均谓其有毒,但从临床实践观察,并未发现有任何毒性反应.本品具有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温阳益肾之功效.蜂房为疡医要药,多作外用,亦可内服,治疗多种疾患.该药药用价值高,临床应用广泛,毒副作用小,是一味有发展前景的中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药,现对蜂房的功效及临床应用做一论述.

    作者:宋健;马承梅;李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护理

    目的:减轻晚期肿瘤病人难以控制的疼痛带来的生命威胁.方法: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和非药物镇痛护理方法.结果:缓解了肿瘤疼痛,使疼痛降低到病人能够忍受的低程度.结论:药物镇痛护理和非药物镇痛护理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友光;袁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以退热及腮腺肿胀消退时间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退热快,腮腺肿胀消退早(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优于病毒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徐广波;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单味大黄治疗重症肝炎疗效观察

    大黄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属攻下药,历代有黄良、将军之称.处方用名有生军、生川军、生锦纹、生大黄、制军、制大黄、熟军等.功能下肠胃积滞,泻血分实热,下瘀血,破症瘕.往常多用于大便秘结,热毒疮疖,瘀血凝滞,跌打损伤.近几年来随着祖国医药的挖掘发展,发现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烧伤及急慢性肝炎等多种疾病有独特功效.尤其是重症肝炎持续高胆红素血症,在西药治疗难以奏效情况下使用单味生大黄煎服,疗效甚为满意.

    作者:郝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门诊调剂室工作职能的转变

    门诊调剂室是医院药房对外开放的窗口,调剂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医药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医药分业管理势在必行,药剂调剂工作也应进行转变.随着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调剂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门诊调剂室的工作职能已由经营供应型向技术咨询型转变.这个转变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调剂工作中.笔者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述如下.

    作者:刘建民;马玲;张桂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滴穿琥宁粉针剂引起过敏反应4例分析

    注射用穿琥宁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的无菌冻干粉针.该制剂有解热、抗炎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细胞病毒有灭活作用.体外抑菌试验提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11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肺炎、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及胆道感染等症[1,2].

    作者:王高升;杜国安;欧阳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和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苦参素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苦参素胶囊治疗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明显,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明显,HBV-DNA转阴达46.15%.结论: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肝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对乙肝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张秀琴;马华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巴戟天真伪鉴别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alis 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寒的功能.由于巴戟天药源紧缺,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营利的目的,经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常见的假巴戟天有羊角藤、假巴戟天、铁散、恩施巴戟、线兰等.

    作者:杨莹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跟痛症

    笔者应用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跟痛症10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汪泳;汪义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疾病.急性期后,后遗心律失常率高.因此,急性期治疗非常重要.笔者自1997-03~2002-03对本病患儿采用黄芪注射液辅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跃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雪芪肝康Ⅰ号糖浆治疗急性黄疸肝炎80例

    雪芪肝康Ⅰ号方是湖北省黄石市传染病院临床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经验方,临床应用6年余,疗效确切.为便于临床应用湖北省黄石市传染病院肝病研究所已将此方生产为糖浆剂.笔者1996-05~2001-04对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亚;谢晓玲;徐强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王发渭临床应用逍遥散的治疗体会

    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8味药组成.其主要功能为疏肝和脾,养血调经.笔者在解放军总医院学习期间,亲眼目睹王发渭主任医师在临床应用逍遥散化裁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素珍;李好义;李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麝香与冰片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对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mRNA(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RT-PCR技术观察不同药物对脑组织IL-1βm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和尼莫通组IL-1β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中药(麝香、冰片)组IL-1βmRNA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尼莫通组而接近于假手术组.结论:麝香、冰片抗缺血性脑损伤可能与有效抑制了白细胞介素-1β的产生及表达,减少白细胞向缺血脑组织的浸润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沈强;刘亚敏;张赐安;徐秋英;吴智兵;彭胜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胆乐化瘀片中大黄蒽醌含量的比色分析

    目的:建立一种胆乐化瘀片中大黄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U-1221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分析.结果:该法灵敏、简便、准确且稳定性好.结论:该法可作为胆乐化瘀片中大黄蒽醌含量限度的常规测定方法.

    作者:董登贤;杨巨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雷公藤双层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双层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兔Arthus反应,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进行雷公藤双层片治疗SLE的实验研究.结果: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Arthus反应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以及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雷公藤双层片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继发病变,使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重量减轻,肾上腺重量增加,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结论:雷公藤双层片对SLE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降低血清IL-2水平,抑制Th细胞和B细胞功能,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减少有关,亦与其通过类激素样抗炎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杨德森;陈汇;曾繁典;杨道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的重要课题.笔者近10年来,对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后出血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与病情康复有密切关系.

    作者:卢艳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三七化痔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实验观察三七化痔丸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三七化痔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两个剂量组(2.4 g/kg,4.8 g/kg)都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减少扭体次数.结论:三七化痔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陈芳;廖闵闽;邓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茯苓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茯苓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茯苓对以上细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茯苓在体外均有抑菌作用.

    作者:孙博光;邱世翠;李波清;张群;杨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谈入世后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

    中国加入WTO,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增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只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才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国际护理的新动态,促进学科的发展.所以,必须注重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职业道德、专科理论、外语知识、计算机网络及边缘学科等多方面的培养,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及操作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刘蓉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