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下膜的手术切除

陈震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下膜, 手术切除, 复发
摘要:目的:研究视网膜下膜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在内路玻切的基础上,切开视网膜取出视网膜下膜.结果:在取出视网膜下膜21例中,术后随访1年,网脱复发3例;在未取同下膜29例中,视网膜脱离复发6例,有显著差异.结论:视网膜下膜取出对减少视网膜脱离复发有重要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制定五味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可靠,可作为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检测标准.

    作者:周继政;陈庆辉;徐以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辨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方法:中药二陈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率50%,显效39.40%.结论:中药对酒精肝疗效可靠.

    作者:李新华;范坚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儿童家长参与扩大预防的接种效果评价

    我国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是出生后至7岁按免疫程序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百破二联疫苗)其中前4种疫苗基础免疫必须在12月内完成.

    作者:陈红卫;韩钱芝;陈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老年失眠58例

    目的:治疗老年病患失眠.方法: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为主方,辨证加味.结果:治疗老年失眠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老年失眠可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严锋;王克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人心理卫生与保健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由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使老年人幸福地度过晚年,笔者以心身医学概念为指导,以现代医学模式为依据,从老年心理卫生的角度去探讨心理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关系,使老年人做好自我心身保健和预防,并提请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疗上将心理治疗贯穿其全过程.

    作者:陈薅;陈红卫;韩钱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丁香配伍郁金对胃肠运动影响的药理实验研究(Ⅳ)--丁香配伍郁金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香配伍郁金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动物及吗丁啉性胃肠运动亢进动物为实验对象,观察丁香配伍郁金对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影响.结果:郁金可加强丁香降低正常小鼠及吗丁啉性胃肠运动亢进小鼠血浆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的作用,且这种相使的作用既存在于挥发油中,也存在于水煎液中.结论:在胃肠激素方面,丁香配伍郁金属于相使范畴.

    作者:赵怀舟;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分组法,一组为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另一组为桂附地黄胶囊.结果:从中医证候、细胞免疫检测、发病率及疗程改变情况看,联合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桂附地黄胶囊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付晓辉;朱晓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通过总结江苏省名老中医黄树纲教授的多年临证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因、病机、病理基础及辨治原则,旨在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作者:吕建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秦艽的薄层色谱分析

    目的:确定鉴定秦艽、龙胆及比较秦艽质量的指标性成分.方法:取秦艽、龙胆的甲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用不同极性的展开剂在硅胶薄层板上展开,紫外灯下观察,硫酸显色.结果:6种秦艽样品均含龙胆苦苷,含量有所不同,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也较高,秦艽中所含某三萜类化合物明显高于龙胆.结论:秦艽中所含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可鉴定秦艽比较秦艽质量,秦艽中所含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区别秦艽与龙胆.

    作者:曹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部分粉末状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硼砂、玄明粉、枯矾、石膏、滑石、铅粉和砒霜在临床用药中多以粉末状态配伍,直观上观察,均为白色的粉末或块状,而且铅粉与砒霜有毒或剧毒,又不可口尝,较难区别.为防止混用或误用,现将其鉴别特征简述如下.

    作者:朱田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肉苁蓉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肉苁蓉Cisanche desertiola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肉苁蓉苷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补益新药的先导化合物.

    作者:侯志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胸痹患者分时段实施排便指导的体会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促而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属此范畴.现代医学统计表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病已占主要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其中大便问题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时会导致心脏性猝死.我科采用了分时段排便指导,对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根据我们的护理体会,分时段实施胸痹患者的排便指导意义重大,且效果满意.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I对红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当归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 I对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影响.方法:以红细胞变形仪测量红细胞的变形指数(DI Value)和取向指数(OI Value)以及聚集指数.结果与结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 I均不同程度的减轻ConA引起的红细胞的变形性损伤,降低其聚集性.

    作者:洪敏;董自波;朱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比较Ⅱ

    目的:对天麻不同生长时期样品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探讨白麻的主要药理作用,为白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法;戊四唑、士的宁致惊厥法,观察药物的镇静、抗惊厥作用.结果:不同天麻样品水煎液均具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麻与商品麻的镇静、抗惊厥等药理作用相似,白麻可代替商品麻入药或开发产品.

    作者:叶红;汪鋆植;王绍柏;谭德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黄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大黄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收载其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苦、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种不同性状的伪品常混于正品大黄中,经进一步鉴定为同科植物河套大黄R.hataoense C.Y.Cheng et C.T.Kao的干燥根及根茎.因伪品所含成分与正品不同,其功效亦不相同,不能互为混用.现将大黄及其伪品的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要点介绍于下:

    作者:杨成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四组易混用中药的鉴别

    中药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由于中药的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赢得了人们的信赖.近年来,笔者在临床调剂工作中,发现有些药材常被代用、混用,使得所有药物与所付药物不一,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下面在处方中常见易混用中药的主要鉴别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窦立新;余晓东;高新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

    神经衰弱是以神经过程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为特点,伴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体征的神经症.精神科门诊中常见,且病程长,症状复杂.笔者采用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运用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本病颇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60例给予丹参片.观察两组用药后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3%,对照组有效率为53.3%(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华;朱国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番泻叶颗粒剂的研制及应用

    参照<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考察了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对活性成分番泻苷的浸出率.结果发现以50%乙醇为溶媒浸出率高.从而确定了番泻叶颗粒剂的制剂工艺.同时制定出番泻叶颗粒剂的相关定性、定量及剂量标准.

    作者:杨元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芎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芎术胶囊的质控标准.方法: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控制质量.结果: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通过对处方中主药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可有效的控制芎术胶囊质量.

    作者:雷茂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