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汤剂的利弊及对策

黄玉宇;严令耕

关键词:汤剂, 利弊, 对策
摘要:用现代药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药汤剂的利弊,并提出改变弊端的对策和设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炎1号片的薄层鉴定

    目的: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薄层鉴定.结果:当归对照品在365 nm处呈现蓝紫色斑点.结论:该法简便,重复性好.

    作者:叶卯祥;龚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胰敏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胰敏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饲料诱发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自制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 给模型组按25 mg/kg体重的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2周后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造模成功大鼠,用胰敏胶囊治疗4周,同时以罗格列酮治疗作为对照.实验结束时检测OGTT、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EIR),胰岛素钳试验下的葡萄糖输注率(GIR)和股四头肌放射性葡萄糖摄取率(GUR).结果:造模大鼠的FPG、FINS、TG和FFA升高,而OGTT减低、GIR和股四头肌GUR明显下降,EIR高、低亲和力数目均明显减少.与空白组大鼠差异显著.胰敏胶囊治疗4周后,各项指标均与模型组大鼠有显著差异,效果与罗格列酮接近.结论:胰敏胶囊对STZ和高脂饲料诱发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EIR数目而提高了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司晓晨;尚文斌;潘杨;程海波;卞慧敏;王小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从<生物药剂学>教学反思多媒体教学

    从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药剂学>课程的应用角度,阐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且由此认为,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克服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应该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

    作者:张兴德;刘汉清;金玉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汤剂的利弊及对策

    用现代药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药汤剂的利弊,并提出改变弊端的对策和设想.

    作者:黄玉宇;严令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丹参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丹参浸出液滤纸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丹参对以上细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丹参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孙吉兰;常云亭;宋海英;邱世翠;李波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体会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经常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作者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脏的瘀滞,是慢性肾炎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存在于慢性肾炎的全过程,且血与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慢性肾炎常致血瘀水停.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并以主症结合兼症根据本病脾虚、肾虚、脾肾两虚之不同进行随证加减,收效良好.

    作者:徐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视网膜下膜的手术切除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膜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在内路玻切的基础上,切开视网膜取出视网膜下膜.结果:在取出视网膜下膜21例中,术后随访1年,网脱复发3例;在未取同下膜29例中,视网膜脱离复发6例,有显著差异.结论:视网膜下膜取出对减少视网膜脱离复发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通过总结江苏省名老中医黄树纲教授的多年临证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因、病机、病理基础及辨治原则,旨在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作者:吕建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7例,用自拟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对照组23例,用思密达粉剂治疗.均4周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3.0%,总有效率为81.5%,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具有研究及推广价值.

    作者:曹福凯;钱峻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分组法,一组为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另一组为桂附地黄胶囊.结果:从中医证候、细胞免疫检测、发病率及疗程改变情况看,联合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桂附地黄胶囊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付晓辉;朱晓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黄芪抗γ射线辐射作用的研究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中药黄芪抗γ射线辐射的作用.方法:用100%黄芪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测定骨髓细胞增殖反应、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用药组对以上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与照射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有副作用.结论:口服黄芪有明显抗γ射线辐射作用.

    作者:李宗山;张迪;邱世翠;孟玮;王志强;周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予半夏白术天麻汤,1剂/d,连服1周,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汤方治疗优于西药.结论:以半夏天麻白术汤为基方治疗眩晕效果确切.

    作者:龚治飞;张文博;陈华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第二产程情志护理体会

    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孕妇进入产房后,总是怀着既喜悦又恐惧的心情,惴惴不安地待产.第二产程是产妇痛苦的时刻,如何帮助产妇呢?我院从1984~2002年接受产妇400例,自然分娩,通过配合情志心理疗法,缩短了第二产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徐立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化学性眼外伤26例护理体会

    化学性眼外伤多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眼化学伤占眼外伤的10%,占整个工业危害的5%~20%[1].治疗不当,易引起并发症,是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1999~2003-06,收治眼化学伤26例30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五味消毒饮临床运用举隅

    五味消毒饮是清*吴谦<医宗金鉴>中的一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组成.笔者根据该方随证加减,治疗各种疾病,竟获奇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喻红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头针运动区与体针配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两者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与药物相同的.

    作者:阮志忠;陈朝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蟾酥镇痛膏中蟾酥的提取工艺探索

    目的:探索蟾酥镇痛膏中蟾酥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提取后的蟾酥残渣进行检查.结果:蟾酥佳提取工艺为采用90%、80%乙醇依次提取.结论:蟾酥采用90%、80%乙醇依次提取,有效成分提取完全,提取工艺合理.

    作者:张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脑血通颗粒对脑缺血缺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通颗粒对脑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断头缺血,耐常压缺氧及微循环测验,测定脑缺血小鼠呼吸次数,维持时间,测定脑组织中LDH,CK,ATP酶含量,观察脑缺血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脑血通6.5 g/kg,13.2 g/kg和26.0 g/kg,ig可明显延长小鼠急性脑缺血、断头喘气时间和喘气次数,使小动脉血管口径增大,V/A血管口径比减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明显提高LDH和CK活力,26.0 g/kg可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提高脑组织中ATP酶含量.结论:脑血通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耗氧,增加供氧量,促进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对急性脑缺血缺氧具有较好保护作用.

    作者:张忠华;朱萱萱;陈德芝;彭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

    神经衰弱是以神经过程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为特点,伴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体征的神经症.精神科门诊中常见,且病程长,症状复杂.笔者采用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运用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本病颇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珍珠梅提取物对肝癌初期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珍珠梅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方法:按略改良Solt-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用珍珠梅提取物饲养大鼠6周后处死,取肝脏,用比色分析法检测NO,NOS的含量.结果:珍珠梅给药组血清NO含量(μmol/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P<0.05);草苁蓉给药组血清NOS活力(U/m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P<0.05).结论:珍珠梅提取物可降低NO,NOS水平,而这可能是其抗致癌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张学武;孙权;张良和;金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