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护理

曾翠

关键词:治疗, 泌尿系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护理体会, 疗效, 患者
摘要:近10年来,我院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5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护理

    近10年来,我院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5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曾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Combur10 Test M试带尿分析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

    目前临床使用的尿液分析仪一般采用尿试纸,依据反射光测定原理分析的固相系统,亦称干化学分析法.近年我院应用德国BM公司的Miditron Junior Ⅱ尿十项分析仪,配套试带Combur10Test M,为了解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尿中共存物质的相互干扰及某些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作了实验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启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治疗中阿托品、解磷定的应用体会

    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病人的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阿托品、解磷定应用当否直接危及到病人的生命.近年来我院收治48例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宏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南通市流行性出血热时间分布特征

    应用圆形分布的理论和方法对南通市1964~1999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本市不同年代EHF的时间分布特征.

    作者:王智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肺结核X线特点分析53例报告

    近年报道我国的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结核的感染率为4.6%~14.4%,患病率为17.3%~23.0%(1).X线检查在结核病诊断中仍然是重要手段.本文回顾我院1989~1998年经X线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53例小儿肺结核的X线表现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毛金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妇女恶性肿瘤262例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妇女患恶性肿瘤也增多,如何让老年妇女安全渡过肿瘤手术期,仍是一个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对262例老年妇女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云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CEA对前列腺手术后膀胱激惹症的预防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病人自控镇痛(PCEA)用于前列腺手术后膀胱激惹症的预防效果.方法:40例前列腺手术病人: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PCEA组;对病人镇痛效果及膀胱激惹症像进行比较.结果:吗啡组、PCEA组镇痛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23.1%;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吗啡组膀胱激惹症发生率分别为92.3%、69.2%;PCEA组为7.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EA组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能预防膀胱激惹症的发生.

    作者:沈洪;唐桂圣;杨以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双侧输卵管妊娠1例报告

    患者,28岁,主诉停经39天,阴道出血2天,下腹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BP 13.5/8kPa,P 100次/分,贫血貌,腹部略膨隆,右下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4ml,尿妊娠试验(+).临床诊断宫外孕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游离血及血块约1500ml,子宫稍大,右侧输卵管峡部增粗4cm×3cm×2cm大小,表面有破裂口,可见活动性出血,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4cm×4cm×3cm,切开后可见陈旧性血块.

    作者:张淑芝;秦莉;聂莉;罗红;杨孟君;江丽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胆管结石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随着胆汁酸(TBA)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试剂盒生产趋于商品化、标准化,测定的方法也较简便.我们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血清TBA测定,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非;王正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发性非高血压脑出血62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非高血压脑出血则少见.本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自发性脑出血483例,其中非高血压脑出血62例(12.8%),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广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上颌窦恶性肉芽肿2例误诊分析

    上颌窦恶性肉芽肿是一少见的进行性坏死性溃疡,其前驱期与慢性上颌窦炎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尤其在基层医院,容易发生误诊.我科近年来共收治2例上颌窦恶性肉芽肿,均发生误诊误治,现分析如下.

    作者:储俊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胶质肉瘤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为探讨胶质肉瘤成分的来源,对11例胶质肉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显示:胶质成分GFAP呈阳性反应,肾小球样血管内皮细胞对ⅥERF呈阳性反应,肉瘤的间叶细胞对SMSA呈阳性反应,证明胶质肉瘤的间叶成分起源于血管平滑肌.

    作者:王东林;鄂群;施公胜;黄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波加奥平联合治疗重症宫颈糜烂

    已婚女性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达50%以上(1).过去认为慢性宫颈炎与物理、化学刺激、损伤或细菌及原虫感染有关,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近年来,资料表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糜烂关系密切,因此,针对这一病因研制的奥平(α-干扰素栓)亦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近年我院应用微波加奥平联合治疗重症宫颈糜烂1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夏爱华;郭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5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研究p53抑癌基因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胰腺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1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1例胰腺癌中p53的表达率为71.4%(15/21).与非肿瘤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p53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结论:p53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西3的蛋白产物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

    作者:蔡宏刚;顾元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亦称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由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与Fujimoto于1972年描述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被称为Kikuchi-Fujimoto's disease(KFD).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诊断.临床医生对本病常认识不足,易与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混淆.现将我院1997~2000年15例KFD住院患者从临床及病理角度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储建华;刘地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阴侧切硬节250例

    产后会阴侧切硬节临床比较常见,其原因多为切口内异物(肠线、血凝块)及穿透表皮的缝线不吸收或感染所引起,其中肠线不吸收为主要原因.我院自1995~1997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阴侧切硬节2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神经心理康复在脑血管病发病早期的临床应用

    脑血管病是老年期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脑血管病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人约有150万,患者总数达600万左右,其中75%的病人有不同的残疾,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占很大比例(包括失语症、血管性痴呆、卒中后抑郁症、视空间障碍、失用症、失认症、失读症、失写症、失算症等),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家庭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卒中后神经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给康复下定义,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病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神经心理康复的对象是由于神经疾病的损伤所造成各种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和由此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人.

    作者:饶葆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室性早搏88例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

    室性早搏的发病机制中,心肌病变引起的异位兴奋灶是发生室性早搏的重要原因,但心肌病变与心肌形态学改变的关系尚无定论,许多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室扩大及室间隔、心室壁异常,而另一些室性早搏则无上述改变,因此通过超声心动图探讨和了解室性早搏和心肌形态学变化两者内在联系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徐小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肾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肾脏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诊,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3%(1).其中70%为闭合性肾损伤,绝大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1990~2000年间我院收治肾损伤75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潘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与赖诺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氨氯地平及赖诺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8例治疗病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治疗组39例;赖诺普利治疗组69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及8周的血压值.结果:用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治疗后,病人血压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是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中较适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理想降压药物.

    作者:徐恩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