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朱蓉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术, 开腹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对比, 损伤小
摘要: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行子宫全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其中28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术后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未伤及临近脏器,未出现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对比,治疗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镇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对患者损伤小的优点,但术后镇痛率高.适用于无盆腔粘连且无较大附件肿瘤患者.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格林巴利综合症(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GBS患者病前多有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或免疫接种史,病变主要在前根、神经丛和神经干,也可累及后根、自主神经和远端神经.急性期表现为对称性四肢松弛性瘫痪、周围性感觉障碍、面瘫和延髓性麻痹,重症可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我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了32例GBS,GBS的症状不同,治疗对策也不同,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是在急性高峰期控制疾病恶化,抢救生命,在稳定期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康复期尽可能保持机体功能恢复至佳水平.

    作者:顾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近年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30%~50%.所以,正确诊断、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006年6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60例6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将10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访视与未访视两组.53例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心理疏导,并与53例未访视者进行术后满意度测评.结果:53例访视者缓解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回访满意率达98.1%.未访视者为86.8%.两者差异明显.结论:术前访视使患者解除了心理压力,顺利接受手术,同时也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需要,及时发现问题,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与开展优质护理的关系

    目的:了解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现状,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推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对64名临床护士进行自制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结果: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的认同率较低.结论:正确评价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推动优质护理的实施.

    作者:张改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具备的综合素质

    目的: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方法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护士20名,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和分析,其中包括加强知识技能的培训、加强急诊意识的培训以及身心素质的强化.结果:经过培训,我院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急诊意识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和患者的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急危重患者在急诊科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满意度有着较大的提升.结论:急诊科护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是护士道德、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应该在急救实践中进行学习、训练.医院应该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加强职业安全和风险的教育,使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陈秀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4年来我院治疗42例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主要护理工作有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时指导等内容.结果:有22例治愈,18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在减少并发症、降低心理疾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此疾病的成功救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安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困难性胆囊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性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原因和处理经验.从而正确认识困难性胆囊炎经腹腔镜切除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12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资料,从中选取112例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功行LC术106例,成功率94.6%,无胆管损伤、死亡病例,手术时间50~150min,平均75min.结论:解剖变异及局部病理因素等为常见困难原因.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充分作好术前预测,以安全为原则,术中细致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尽大可能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应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学服务理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关注的不仅是治病救人,还有人们的健康.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贯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导线就是全科医学服务,特别是它以人们的健康为中心的科学服务理念深得人们的认可.本文主要从全科医学的概念、服务特征及全科医学理念的实施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作者:吴宁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急诊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方法: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相关素质及护患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娴熟的急诊护理技能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交流沟通方法中,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有利于急诊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都能够达到较好的交流沟通效果.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赵玉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医院药房药品拆零存在的问题及拆零药品的使用安全

    药品拆零是指药品拆开的包装已不能完整反映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全部内容,而药品拆零是医院药房的一项日常操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 拆零药品使用的包装材料《药品管理法》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者,按劣药论处,同时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护士分层次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部制定的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方案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培训.结果:培训后均较培训前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分层次培训非常满意,并有很大的收获,对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分层次培养,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银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50例重度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术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使用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度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与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临床医护人员在对所有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与病症状况进行检验的基础上,使用大骨瓣开颅术为其进行全方位治疗,并采用GCS评分标准,对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与死亡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3、11、11、5、10,比例分别为26.00%、22.00%、22.00%、10.00%、20.00%,其中,术后并发皮瓣切口部位脑脊液漏的患者3例,发生硬膜外血肿、对侧硬膜下血肿、同侧脑内血肿且实施了第二次手术的患者2例,发生脑膨的患者7例,比例分别为6.00%、4.00%、14.00%.结论:重度颅脑损伤作为当前临床上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病症,具有发病的急骤性与严重性,临床医师必须使用有效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及时控制与处理,本次的临床研究工作证明,以大骨瓣开颅术为患者进行及时严谨的手术治疗,可以实现对于坏死组织、血肿部位的有效清除,并达到对于患者脑组织的减压处理,降低患者发病后的死亡率与残疾率,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因此,该方法应当在临床上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时加以推广应用.但是,该方法容易并发脑脊液渗漏、血肿、脑膨等问题,是降低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应当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工作中重点解决.

    作者:张矫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产科常见手术,其优点是既能减轻痛苦,又能挽救母婴生命,是围产期降低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措施,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为了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减少并发症,加强剖宫产手术和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庄宏芬;杨淑红;叶素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及体会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产前、产时、产后进行了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及指导.1 临床资料选择产科行剖宫产产妇46例,年龄20~30岁32例,31~39岁14例.新生儿体重3000~3800g,通过护士指导,成功喂养40例,有4例母乳量不足,另外2例患乙型肝炎.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颈外静脉穿刺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四肢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96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对96例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88例,成功率92%.其中6例患者属于肥胖型,颈部较粗,穿刺失败.另外2例患者烦躁穿刺失败.结论: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充液量、纠正休克治疗.不仅恢复了血压,而且改善患者的危重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科室护士操作使用.

    作者:冯红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近代以来中医及未来的方向

    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以来的重大课题.中西医汇通派、废止中医派和中医革新派都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课题作出了回答.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特色,然而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短,必有所长.认识好和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取长补短,而非相互取代.物种需要多样性,人类文化也需要多样性.

    作者:薛墩富;焦振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54例

    目的:用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方法:对54例用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结论: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价钱低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赵图周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单用与联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23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后者给予单一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有效率为74.4%,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作用迅速且不良反应较少,只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高庆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咯血的非止血药物治疗进展

    探讨一些临床常用药物新的药理机制以及用途,为临床中重度咯血、出血的患者寻求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用药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等优点.方法:回顾近些年来的医学文献,把具备止血作用的非止血药物进行归纳综述.结果:非止血药物具备很好的的止血效果,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原因导致的咯血中应得到广泛应用,抑制出血.

    作者:邵娜;蔡琦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临床护生针刺伤回顾性调查及对策

    目的:调查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6名护理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实习护生中88.7%曾被针刺伤,其中3次以上占48.1%,共受伤307人次,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71.4%,其中能确定感染源的占21.9%,发生针刺伤后正确处理者占32.9%,38.3%的护生发生针刺伤后能主动汇报老师.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与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操作时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有关,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增强防护意识,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姜维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