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壮
1 PPIS结构上的不同点1.1 奥美拉唑是一种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是S体(埃索美拉唑)和R体的消旋体混合物.与H+/K+-ATP酶有2个结合部位,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HVK+-ATP酶.1.2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一样同属苯并咪唑类,但兰索拉唑因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F3),因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30%,可作用于HUK+-ATP酶的3个部位,亲脂性较强,可迅速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作用.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医对肺炎的辨证治疗的功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确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划分为中医治疗组(A组)和西医治疗组(B组),B组作为对照组.A组患者使用中医上的辨证分型,再配以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进行治疗;B组实施纯西医治疗,两组都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用药.结果:结果显示A组的疗效要远好于B组(P<0.01),同时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通过以上两组对比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肺炎的效果比较好,还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的特点.
作者:李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用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方法:对54例用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结论:艾灸盒灸关元穴区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价钱低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赵图周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基层医院检验科是检验人员直接与患者的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接触的工作区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故需从源头上加强感染管理,预防发生交叉感染.1 原因分析1.1 管理制度不完善.领导重视不够,人员认识不到位.1.2 工作环境污染.检验科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在对标本处理和检验时,标本容易外溢,对空气、台面和地面容易造成污染.
作者:徐星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1 盐酸溴己新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症状.药效学:①本药是从鸭咀花碱得到的拌合成品,具有减少和断裂痰液中黏多糖纤维的作用,使痰液黏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②它能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的唾液酸含量减少,痰液黏度下降,有利痰咳出.药动学: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溴索以及其他10余种代谢产物.消除半衰期是6.5小时,口服本药后的24小时内和5日内,经尿液排出的药量大约为口服量的70%和88%,大部分为代谢物形式.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38例的分析观察,研究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对自拟中医方疏肝醒脾汤联合赛乐特抗焦虑/抑郁辅以心理疗法治疗.结果:患者的主观感受大大改善,心理量表前后也有根本的改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皮璐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方法,评价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输尿管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B超诊断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能直接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图像直观可观察病情变化,本文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28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B超及X线检查,结果B超诊断符合276例,漏诊12例,均经体外震波碎石、药物排石及手术取石证实.
作者:洪晓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关注的不仅是治病救人,还有人们的健康.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贯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导线就是全科医学服务,特别是它以人们的健康为中心的科学服务理念深得人们的认可.本文主要从全科医学的概念、服务特征及全科医学理念的实施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作者:吴宁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6个月后痊愈患者溃疡复发率治疗组16%,对照组37.5%;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确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有效固定方法,提高患儿输液治疗安全水平.方法:将在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静脉穿刺完毕后用夹板及医用胶布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夹板固定.结果:观察组患儿针头脱出率、局部渗漏肿胀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夹板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针头脱出,固定效果好.
作者:罗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1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肾病患者60例和同时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对他们的α1-MG、IgG、TRF和mALB四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差异.结果:各种肾病患者的α1-MG值、IgG值、TRF值和mALB值均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1-MG、IgG、TRF和mALB这四项指标对临床上诊断肾病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青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将10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访视与未访视两组.53例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心理疏导,并与53例未访视者进行术后满意度测评.结果:53例访视者缓解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回访满意率达98.1%.未访视者为86.8%.两者差异明显.结论:术前访视使患者解除了心理压力,顺利接受手术,同时也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需要,及时发现问题,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营造优良就医环境的重要环节,而在临床护理中经常存在护患关系不和谐现象,需要及时采取对策,消灭不和谐因素.
作者:刘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CDC估计每年至少有100万次针刺伤,仅有54%报告.医护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远远大于经皮肤、黏膜等途径的传染[1,2].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和HIV感染高发区,HIV感染发病率正逐年上升,针刺伤后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高,因此,预防针刺伤已迫在眉睫.我科从2010年开始全面使用安全留置针,但仍有针尖未完全退回保护套而发生针刺伤事件;2011年我们改用BD PegasusTM飞玛TM防刺安全留置针,至今已使用3000多次,无一例穿刺过程中发生针刺伤.
作者:刘晓灵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病,在基层医院,治疗的方法还是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主,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良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20例因结石性胆囊炎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为我院外科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均经彩色B超检查确诊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1~58岁.术前检查无其他疾患,无手术禁忌症,患者均感到右上腹剧烈疼痛,且伴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作者:黄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疝环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疝环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对47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25~80分钟,术后6~12小时下床活动,切口疼痛2~3天,切口红肿1例,腹股沟区疼痛3例,复发1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手术步骤简化,具有创伤小、下床早、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并且可以放宽手术指征,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濮国定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究法洛四联症术后心脏重症监护护理的方法,提高法洛四联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本校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例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科学的分析.结果:术后的14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康复.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进行精心科学的监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秦爱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作为“先天之本”的肾和“髓海”的脑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中所藏之精是人体生命形成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同样也是化生脑髓的物质基础,本文从生理、病理以及临床应用上谈一谈肾精与脑的密切关系.
作者:李利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23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后者给予单一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有效率为74.4%,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作用迅速且不良反应较少,只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高庆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讨论B超在孕妇产前诊断畸形胎儿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762例产妇中32例产有畸形儿童产前B超进行检查.结果:比较严重畸形儿诊断率83.4%.脚趾、手指、口鼻的畸形产前诊断率为7.6%,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在众多畸形胎儿中,神经系统畸形患几居多.占62%;这个病症产前诊断率也高,高达93.5%.对于无脑儿和脊柱断裂患儿诊断时间快,一般在16~20周就能确诊.胸腹水、四肢畸形只要图像明显一般能在产前作出诊断.食道系统和肛门以及肠等消化系统诊断率为16%.先天性痴呆患儿诊断比较困难.孕妇羊水量和癫痫等一系列病症导致患儿畸形率比较高.结论:B超是一种安全的诊断胎儿畸形办法,在怀孕中后期开始,要通过B超检查观察胎儿的每个器官是否正常,以提高检查率.对于高危孕妇的检查更应当细致.B超诊断率和医生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有密切联系.
作者:郭上海;王东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