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TA超声模型和ACR-TIRAD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相萍萍;褚晓秋;胡欣;陈国芳;徐书杭;丁文波;武心萍;刘彬彬;王建华;刘超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超声模型, 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摘要:目的 比较美国甲状腺学会(ATA)超声模型和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52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713个结节)的基本临床资料和结节的超声特征,分别按照两种超声诊断模型分级.构建ROC曲线,并根据约登指数选取佳诊断切点,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713个结节中,良性结节345个(48.39%),恶性结节368个(51.61%);与良性结节相比,恶性结节具有明显较高比例的实性成分、极低回声或低回声、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微钙化等超声特征.ATA超声模型极低度可疑、低度可疑、中度可疑、高度可疑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分别为0、18.25%、57.89%、90.03% (P<0.05);ACR-TIRADS分级2、3、4、5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分别0、8.00%、67.37%、90.12%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TA超声模型的佳诊断切点为中度可疑,ACR-TIRADS的佳诊断切点为4级;与ATA超声模型相比,ACR-TIRADS具有较高的AUC、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0.926 vs.0.920、96.7% vs.93.5%和95.9% vs.92.1%)(P<0.05).结论 两种超声报告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ACR-TIRADS稍优于ATA超声模型,特别是对于非特异性的结节.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75例中,良性肿瘤60例,恶性肿瘤15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5.33%.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内部回声性质、边界、形态及内部彩色血流信号对于腮腺肿瘤良、恶性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88.33%、46.67%和98.33%、86.67%和78.33%及66.67%和75.00%.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瘤诊断及其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翠薇;王亚丽;王剑翔;杭菁;张琰琰;叶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在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患者7例.手术清创后,创面外敷生物蛋白海绵,经医用VSD吸引6~11 d后,行Ⅱ期植皮修复术.结果 7例患者创面移植皮片均存活,其中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因依从性差,导致Ⅰ期术后VSD反复漏气,创面愈合不良,后予以去除VSD,经积极换药培养肉芽,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控制,定期换药2周后痊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予以抗瘢痕及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访2~6个月,患者创面未出现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程佳;吕国忠;储国平;杨敏烈;朱宇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选取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钛网外露1例,继发性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少量硬膜外血肿合并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轻度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结论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作者:张勇;葛玉元;余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前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均较术前减少(P<0.01),观察组术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6.0% vs.76.0%)(x2=4.1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vs.32.0%)(x2 =4.50,P<0.05).结论 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能促进颈椎解剖结构早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宗良;龚维成;陈杰;王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而拟行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12例,共计40颗牙齿,根据牙体制备深度随机分为三组:A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1.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2.0mm;B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2.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3.0mm;C组10颗牙齿,不制备牙体,作为对照.术后直接测定三组牙齿剩余牙本质厚度,并于术后1、3、6周观察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C组患者剩余牙本质厚度均>2.5 mm.A组剩余牙本质厚度在2.0~2.5 mm的牙齿颗数多于B组,而剩余牙本质厚度<2.0 mm的牙齿颗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牙齿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深度越小,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所带来的牙髓组织炎性反应越低.

    作者:柯云艳;张立港;应丽珍;张彬;陈学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Brachyury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Brachyury基因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胚胎脊索的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Brachyury基因与脊索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上皮来源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放化疗敏感性存在密切关系;并且Brachyury基因表达还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相关.本文就Brachyury基因与脊索瘤、乳腺癌形成和转移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陈铭;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矫正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间盘渗漏.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减少,而椎体前缘高度增加(P<0.05).结论 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止痛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作者:刘勇;张云庆;方剑峰;邓雄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联合不同益生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感染Hp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B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C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比较三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儿Hp根除率高于A组和B组(88.75%vs.72.50%和75.00%)(P<0.05);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2.50%和10.00% vs.26.25%)(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Hp感染能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更可以提高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

    作者:董娜;徐伟;朱丹荣;盛伟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超声影像学图像资料的157例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6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4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52例),分析三组患者甲状腺实质的实时SWE杨氏模量硬度值.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亢组、甲减组甲状腺实质大杨氏模量值和平均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实时SWE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硬度进行评估,有助于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作者:杭菁;胡彧;彭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尼龙扎带阻断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直肠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肠管并进行直肠冲洗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均成功置入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及直肠冲洗.手术时间110~350 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术后住院时间9~18 d.单例标本获取淋巴结数目12~25枚.31例随访3~15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借助持针器和加长Tmcar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进行直肠冲洗,达到无瘤操作、减少腹腔感染和肿瘤局部复发的效果.

    作者:倪春华;黄平;戴青松;吴作友;张伟伟;陈启;翁和语;周备胜;栾海飞;夏文豪;洪勇智;王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进展期胃癌患者89例中,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化疗组),47例直接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化疗组患者临床反应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55.32%(P<0.05).化疗组患者网膜粘连及潜在性幽门梗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8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年随访,化疗组有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2例死亡,对照组有1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5例死亡.化疗组无进展生存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 与单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反应率和肿瘤切除率,预后较好.

    作者:阎玉梅;王雯;汪丽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动态监测抗凝血酶Ⅲ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脑外伤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意义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脑外伤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检测60例脑外伤患者(脑外伤组)入院时、伤后第3、7天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AT-Ⅲ和NSE水平.脑外伤组按GCS评分再分为GCS≤8分组(30例)和GCS>8分组(30例);按患者预后再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预后不良组(10例)和死亡组(7例).结果 脑外伤组入院时和伤后第3、7天的AT-Ⅲ和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入院时和伤后第3、7天,GCS≤8分组的AT-Ⅲ和NSE水平均高于GCS>8分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预后不良组和死亡组的AT-Ⅲ、NSE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清AT-Ⅲ和NSE水平对评估脑外伤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兴;王学军;吴继伟;卜君辉;颜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NR2B介导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介导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检测8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R2B的表达,用NR2B激动剂NMDA、拮抗剂Ro25-6981和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肝癌细胞株SK-Hep1,分析NR2B和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NR2B在7例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NR2B拮抗剂Ro25-698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5),激动剂NMDA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NR2B、磷酸化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随着NMD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着Ro25-698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后,肝癌细胞增殖减弱(P<0.05),在此基础上用NMDA和Ro25-6981处理细胞,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R2B可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薇;倪温慨;刘肇修;江枫;易楠;周锐;肖明兵;陆翠华;倪润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花姜酮对激素不敏感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花姜酮对激素不敏感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五组:第0、1、2、7天,B、C、D、E组用75 μg鸡卵清蛋白+10μtg脂多糖滴鼻致敏,A组用PBS滴鼻致敏;第14、15、21、22天,五组小鼠均用50 μg鸡卵清蛋白滴鼻激发;每次激发30 min前,A、B、C、D、E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00μl PBS、200μl PBS、花姜酮10mg/kg、花姜酮50mg/kg、地塞米松1 mg/kg.采用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的改变,ELISA法检测BALF及血清中的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小鼠气道炎症加重,IL-17水平、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总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加(P<0.05),而C组和D组能抑制上述各指标的增加过程(P<0.05),其中D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 花姜酮能有效治疗激素不敏感哮喘小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作者:陈菲菲;方苏榕;邵洪涛;毛山;谷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DHS与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组(46例)和PFNA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d隐性失血量,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得随访7~10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再骨折等严重并发症.DHS组与PFN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2±14.09)minvs.(44.15±13.08)min] (P>0.05);DHS组患者术后3d隐形失血量为(329.46±38.24)ml,少于PFNA组的(748.12±44.28)ml(P<0.05).DHS组与PFNA组术后1、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7.08±0.22)分vs.(78.22±0.19)分、(90.19±0.46)分vs.(91.34±0.38)分](P>0.05).结论 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PFNA和DHS内固定远期治疗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建议选择隐性失血更少的DHS内固定.

    作者:胥正泉;陈广祥;张向鑫;徐人杰;黄士中;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晚期癌痛拟行IDDS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组)和单用芬太尼(F组)两组.手术开始前10 min内,P组患者静脉泵入丙泊酚2 mg/kg;手术开始后持续泵注丙泊酚1.5mg· kg-1·h-1并适时调整剂量,以维持患者Ramsay镇静评分3~4分,直至手术结束.F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前5 min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术中根据患者VAS疼痛评分,间断追加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15、30、45、60、75和90 min(T2~T7)、术毕(T8)、入麻醉后恢复室15 min(T9)和30 min(T10)时的MAP、HR、SpO2、VAS疼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计算芬太尼用量和患者完全恢复时间,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F组相比,P组在T1~T4时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1~T9时升高,患者满意度评分增加,但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晚期癌痛患者IDDS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易引起BP下降,需注意防治.

    作者:张素素;潘寅兵;周晓凯;邓甘林;孙晓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循环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组(DK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DK组术前15 min按血浆靶浓度2 ng/ml输注右美托咪定,手术开始前按血浆靶浓度100 ng/ml输注氯胺酮;NS组输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时(T2)、拔管时(T3)和苏醒后30 min(T4)的HR、SBP、DBP等,观察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T0相比,NS组T1~T3时SBP、DBP及HR升高(P<0.05),DK组T2时SBP、DBP及HR升高(P<0.05);与NS组相比,DK组T1~T3时SBP、DBP降低(P<0.05),T1、T3时HR减慢(P<0.05).与NS组相比,DK组术中高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靶控输注有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循环稳定.

    作者:李法印;高鹏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8F-FDG PET/CT对初诊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初诊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胃镜活检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47例,治疗前均行18 F-FDG PET/CT全身扫描和颈胸腹部CT扫描.比较18F-FDG PET/CT和CT诊断食管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效率.结果 18 F-FDG PET/CT诊断原发灶与内镜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8.0%,稍高于CT的87.8% (P>0.05).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参照,18 F-FDG 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5.0%、99.7%和99.0%,也与CT的66.7%、99.2%和98.2%相仿(P>0.05).但18 F-FDG PET/CT诊断远处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8%和87.5%,高于CT的67.2%和59.7%(P<0.05).结论 18 F-FDG PET/CT在诊断食管鳞癌远处转移灶方面优于CT,而在诊断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作者:李菲;杨灿林;张俊;黄俊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595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595 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血管瘤患儿共31个皮损,采用595 nm染料激光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治疗次数,每次治疗间隔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用超声评估皮损的血流信号变化.结果 第1次治疗后,患儿全部瘤体外观颜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体积缩小;第2次治疗后,5个皮损痊愈;第3次治疗后,18个皮损痊愈;第4次治疗后,4个皮损痊愈;第5次治疗后,2个皮损痊愈,2个皮损显效.第1次治疗后血流信号为(20.321±10.599)%,低于治疗前的(32.195±8.310)% (P<0.05);第2次治疗后血流信号为(10.316±8.544)%,低于第1次治疗后(P<0.05);第3、4、5次治疗后血流信号分别为(6.683±4.952)%、(3.847±3.629)%、(2.467±2.562)%.随访6个月皮损无复发,无瘢痕形成.结论 595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慧;吴迪;王大光;岳学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IL-13体内转染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IL-13基因质粒水平基因转移(pIL-13 HGT)缓解柯萨奇病毒B3型(CVB3)诱导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十二组,每组6~8只.A组为对照;其他组小鼠按照每只103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100μl PBS的病毒量腹腔注射,建立CV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B组采用脂多糖(LPS)+ IFN-γ治疗;C组采用LPS+IFN-γ+IL-13治疗;D组单用IL-13治疗;E组没有经载体HGT处理;F组经载体HGT空质粒处理;G组经pIL-13 HGT治疗;H组不做任何治疗作为阳性对照;四个采用不同IL-13用量(0、0.2、2和20 ng/ml)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 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CD206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IL-13浓度的升高,F4/80+骨髓巨噬细胞(BMDM)的CD206和IL-10的表达也增加(P<0.05).B组BMDM的TNF-α、IL-12表达高于A、C和D组(P<0.05),而IL-10表达低于C、D组(P<0.05).B组的IL-6表达高于A、D组(P<0.05).G组心脏浸润细胞和脾细胞中F4/80+ 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F4/80+巨噬细胞荧光强度高于E、F组(P<0.05).与F组相比,G组心脏组织和脾脏组织中TNF-α表达降低(P<0.05),而IL-10表达增加(P<0.05).E组心脏浸润细胞中CD3+ CD4+T细胞比例高于F、G组(P<0.05).G组心脏浸润细胞中F4/80+巨噬细胞比例高于E、F组(P<0.05).G组血清中WN-γ表达低于E、F组,而IL-4表达高于E、F和H组(P<0.05).E、F组血清中Th1细胞的比例高于G、H组(P<0.05).结论 IL-13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中起保护性作用,而M2型巨噬细胞和Th2应答可能均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韩秀江;高晟;徐新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