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吴迪;王大光;岳学状
Brachyury基因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胚胎脊索的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Brachyury基因与脊索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上皮来源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放化疗敏感性存在密切关系;并且Brachyury基因表达还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相关.本文就Brachyury基因与脊索瘤、乳腺癌形成和转移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陈铭;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介导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检测8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R2B的表达,用NR2B激动剂NMDA、拮抗剂Ro25-6981和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肝癌细胞株SK-Hep1,分析NR2B和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NR2B在7例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NR2B拮抗剂Ro25-698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5),激动剂NMDA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NR2B、磷酸化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随着NMD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着Ro25-698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后,肝癌细胞增殖减弱(P<0.05),在此基础上用NMDA和Ro25-6981处理细胞,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R2B可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薇;倪温慨;刘肇修;江枫;易楠;周锐;肖明兵;陆翠华;倪润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矫正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间盘渗漏.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减少,而椎体前缘高度增加(P<0.05).结论 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止痛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作者:刘勇;张云庆;方剑峰;邓雄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进展期胃癌患者89例中,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化疗组),47例直接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化疗组患者临床反应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55.32%(P<0.05).化疗组患者网膜粘连及潜在性幽门梗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8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年随访,化疗组有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2例死亡,对照组有1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5例死亡.化疗组无进展生存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 与单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反应率和肿瘤切除率,预后较好.
作者:阎玉梅;王雯;汪丽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脑外伤患者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检测60例脑外伤患者(脑外伤组)入院时、伤后第3、7天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AT-Ⅲ和NSE水平.脑外伤组按GCS评分再分为GCS≤8分组(30例)和GCS>8分组(30例);按患者预后再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预后不良组(10例)和死亡组(7例).结果 脑外伤组入院时和伤后第3、7天的AT-Ⅲ和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入院时和伤后第3、7天,GCS≤8分组的AT-Ⅲ和NSE水平均高于GCS>8分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预后不良组和死亡组的AT-Ⅲ、NSE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清AT-Ⅲ和NSE水平对评估脑外伤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兴;王学军;吴继伟;卜君辉;颜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行PCNL患者共1 780例.其中24例术后出现肾出血,实施SRAE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4例中,急性大出血2例,迟发性大出血6例,缓慢出血16例.1例SRAE术后仍出血伴休克征象,经抗休克治疗同时行患肾切除术而好转.23例SRAE术后出血停止.7例SRAE术后患肾疼痛,15例出现低热,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4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肾出血再发,无患肾萎缩病例发生.结论 SRAE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田子农;宋广来;徐仁芳;王建平;陈一鸣;弓鹏峰;王坤;陆皓;何小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超声影像学图像资料的157例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6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4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52例),分析三组患者甲状腺实质的实时SWE杨氏模量硬度值.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亢组、甲减组甲状腺实质大杨氏模量值和平均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实时SWE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硬度进行评估,有助于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作者:杭菁;胡彧;彭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和C组建立大鼠肠源性脓毒症模型,C组在术前30 min用吡格列酮灌胃预处理.术后3、6、12、24和48 h检测大鼠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A组和C组大鼠未有死亡发生,B组48 h内有1只大鼠死亡.与A组相比,B组术后肝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加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结构紊乱;与B组比较,C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术后6、12、24、48 h,B组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和MDA含量高于A组,C组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5).结论 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袁晓春;黄中伟;顾伟;吴丽芳;冯慧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疗效.方法 90例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使用Nd∶YAG激光局部照射治疗,B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涂抹治疗,C组使用Nd∶YAG激光照射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涂抹治疗.随访5d后评估疗效.结果 A、B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C组[(3.67±1.67)分、(3.20±1.83)分vs.(1.47±1.38)分](P<0.05).C组总有效率大于A、B组(90.0% vs.46.7%、43.3%)(P<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疗效优于Nd∶YAG激光或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单用.
作者:邓凯凯;胡小娅;桂冠;卜寿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病因和诊治要点,以改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因“停经28+1周,双下肢水肿20余天”入院,人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诊断为妊娠期低蛋白血症,给予补充白蛋白、利尿等对症处理,但治疗效果欠佳.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激素+抗凝等专科治疗后,效果显著,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消退,并且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良好.于孕36+5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妊娠结局良好.结论 临床中需提高对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对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以及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瞿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经验.方法 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进行膀胱尿道吻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时间180~270min,出血量200~400ml.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10~14 d拔除尿管.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永久性尿失禁,尿控1周左右恢复,无直肠、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前列腺癌,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优势明显,术后尿控恢复理想.
作者:胡海斌;梁浩;周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对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方法 对行99 Tcn-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探查全身骨转移情况的鼻咽癌患者139例加做头颅SPECT/CT,采用五角星法判定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颌面放射性浓聚情况,采用三部分六区域法判定头颅SPECT/CT显像颅底骨放射性浓聚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各部位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27.40%,阳性预测值为52.73%,阴性预测值为68.97%,准确度为56.12%.头颅SPECT/CT显像各区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74%,准确度为97.12%.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阳性率低于头颅SPECT/CT(45.32% vs.79.14%)(P<0.01).结论 头颅SPECT/CT对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有明显增益价值.
作者:毛夕保;李楠;李海龙;丁晨旻;包文骏;范晶;薛宁娟;吴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在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患者7例.手术清创后,创面外敷生物蛋白海绵,经医用VSD吸引6~11 d后,行Ⅱ期植皮修复术.结果 7例患者创面移植皮片均存活,其中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因依从性差,导致Ⅰ期术后VSD反复漏气,创面愈合不良,后予以去除VSD,经积极换药培养肉芽,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控制,定期换药2周后痊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予以抗瘢痕及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访2~6个月,患者创面未出现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程佳;吕国忠;储国平;杨敏烈;朱宇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选取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钛网外露1例,继发性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少量硬膜外血肿合并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轻度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结论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作者:张勇;葛玉元;余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前,SG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SGB,C组不做SGB作为对照.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1 min(T4)和3 min(T5)时的MAP、HR和SpO2.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T3时,SGB组的HR和MAP均低于C组(P<0.01).SGB组T2~T5时的血浆E浓度低于C组(P<0.05),T2、T3时的血浆NE浓度低于C组(P<0.05).SGB组患者均成功完成SGB,无局部血肿或感染病例;6例患者观察到阻滞后出现声音撕哑,术毕即自行消失.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可以减少E和NE的分泌,降低气管插管反应,有效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期的HR和MAP.
作者:缪建中;顾正峰;陈建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A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胃镜完全置入时(T1)、肠镜完全置入时(T2)和术毕时(T3)的MAP、HR、RR和SpO2;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患者清醒时间、术中体动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0~T2时的MAP和HR均高于T3(P<0.05).B组T1、T2时的RR、SpO2低于T0、T3(P<0.05),且低于同时点的A组(P<0.05).A组患者清醒时间、术中体动例数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少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手术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作者:黄巧波;裘伟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疾病进展和黏膜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63例CAG患者(CAG组)及160例非CAG患者(非CAG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CAG进展的相关因素.CAG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128例,其中63例采用标准三联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叶酸联合三联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黏膜转归情况.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胃癌家族史与CAG进展密切相关(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5% vs.82.54%) (P<0.05).研究组治疗后黏膜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各项胃镜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高龄、胆汁反流和胃癌家族史是影响CAG进展的相关因素.采用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有助于改善CAG患者的转归.
作者:吴玉秋;刘洪明;柴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组(A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组(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评价术后疗效,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表达.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少于B组[(79.4±14.5)min vs.(95.6±20.7)min、(213±83) ml vs.(262±102) ml和(11.4±1.8)周vs.(14.3±2.1)周](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于B组(93.75% vs.75.00%)(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sICAM-1、TGF-β1、sVCAM-1水平升高,IGF-1、PDGF水平以及HIF-1α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其可能通过调节sICAM-1、TGF-β1、sVCAM-1、IGF-1、PDGF及HIF-1α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王晓峥;刘丹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曲马多镇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外周血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烧伤面积≥30%总体表面积3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采用相同常规治疗.A组入院即刻输注曲马多100 mg,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空白对照(C)组.于入院即刻(T1)、伤后24 h(T2)和伤后7 d(T3)抽取外周静脉血(C组仅采血1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以及Treg细胞,并评估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T2、T3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1).A、B组T1、T2时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均高于C组(P<0.01);A组T3时的Th17细胞比例低于T1、T2(P<0.05),高于B组(P<0.01).A、B组T1、T2时的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C组(P<0.01);A组T3时的Treg细胞比例高于B组(P<0.01).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后早期使用曲马多镇痛能减轻细胞免疫抑制.
作者:张中军;邹俊;毛洪雅;项舒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骨瓣大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行DC治疗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骨瓣面积分为小骨瓣组(46例)、中骨瓣组(53例)和大骨瓣组(9例),比较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骨瓣大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三组脑膨出、硬脑膜下积液发生率和伤后6个月GO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瓣越大,脑膨出和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率越高,伤后6个月GO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三组其他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脑梗死、脑脊液切口漏、颅内感染、反常性脑疝、脑积水、颅骨缺损综合征和癫痫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颅脑外伤行DC患者中,骨窗大小是脑膨出和硬脑膜下积液的影响因素.在满足病情需要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骨窗,改善预后.
作者:罗雨;王存祖;张恒柱;陈品;施学强;于波;易盼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