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临床体会

胡海斌;梁浩;周辉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 膀胱尿道吻合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经验.方法 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进行膀胱尿道吻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时间180~270min,出血量200~400ml.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10~14 d拔除尿管.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永久性尿失禁,尿控1周左右恢复,无直肠、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前列腺癌,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优势明显,术后尿控恢复理想.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矫正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间盘渗漏.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减少,而椎体前缘高度增加(P<0.05).结论 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止痛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作者:刘勇;张云庆;方剑峰;邓雄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使用曲马多镇痛对烧伤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曲马多镇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外周血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烧伤面积≥30%总体表面积3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采用相同常规治疗.A组入院即刻输注曲马多100 mg,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空白对照(C)组.于入院即刻(T1)、伤后24 h(T2)和伤后7 d(T3)抽取外周静脉血(C组仅采血1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以及Treg细胞,并评估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T2、T3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1).A、B组T1、T2时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均高于C组(P<0.01);A组T3时的Th17细胞比例低于T1、T2(P<0.05),高于B组(P<0.01).A、B组T1、T2时的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C组(P<0.01);A组T3时的Treg细胞比例高于B组(P<0.01).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后早期使用曲马多镇痛能减轻细胞免疫抑制.

    作者:张中军;邹俊;毛洪雅;项舒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前,SG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SGB,C组不做SGB作为对照.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1 min(T4)和3 min(T5)时的MAP、HR和SpO2.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T3时,SGB组的HR和MAP均低于C组(P<0.01).SGB组T2~T5时的血浆E浓度低于C组(P<0.05),T2、T3时的血浆NE浓度低于C组(P<0.05).SGB组患者均成功完成SGB,无局部血肿或感染病例;6例患者观察到阻滞后出现声音撕哑,术毕即自行消失.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可以减少E和NE的分泌,降低气管插管反应,有效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期的HR和MAP.

    作者:缪建中;顾正峰;陈建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联合不同益生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感染Hp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B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C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比较三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儿Hp根除率高于A组和B组(88.75%vs.72.50%和75.00%)(P<0.05);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2.50%和10.00% vs.26.25%)(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Hp感染能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更可以提高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

    作者:董娜;徐伟;朱丹荣;盛伟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头颅SPECT/CT对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

    目的 评价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对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方法 对行99 Tcn-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探查全身骨转移情况的鼻咽癌患者139例加做头颅SPECT/CT,采用五角星法判定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颌面放射性浓聚情况,采用三部分六区域法判定头颅SPECT/CT显像颅底骨放射性浓聚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各部位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27.40%,阳性预测值为52.73%,阴性预测值为68.97%,准确度为56.12%.头颅SPECT/CT显像各区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74%,准确度为97.12%.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阳性率低于头颅SPECT/CT(45.32% vs.79.14%)(P<0.01).结论 头颅SPECT/CT对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有明显增益价值.

    作者:毛夕保;李楠;李海龙;丁晨旻;包文骏;范晶;薛宁娟;吴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病因和诊治要点,以改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因“停经28+1周,双下肢水肿20余天”入院,人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诊断为妊娠期低蛋白血症,给予补充白蛋白、利尿等对症处理,但治疗效果欠佳.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激素+抗凝等专科治疗后,效果显著,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消退,并且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良好.于孕36+5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妊娠结局良好.结论 临床中需提高对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对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以及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瞿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疗效.方法 90例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使用Nd∶YAG激光局部照射治疗,B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涂抹治疗,C组使用Nd∶YAG激光照射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涂抹治疗.随访5d后评估疗效.结果 A、B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C组[(3.67±1.67)分、(3.20±1.83)分vs.(1.47±1.38)分](P<0.05).C组总有效率大于A、B组(90.0% vs.46.7%、43.3%)(P<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疗效优于Nd∶YAG激光或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单用.

    作者:邓凯凯;胡小娅;桂冠;卜寿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前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均较术前减少(P<0.01),观察组术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6.0% vs.76.0%)(x2=4.1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vs.32.0%)(x2 =4.50,P<0.05).结论 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能促进颈椎解剖结构早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宗良;龚维成;陈杰;王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舟状骨骨折患者行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舟状骨轴位片及腕关节CT平扫,同时采用Krimmer评分评估患侧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等指标.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为工期愈合,手术时间为18~70(40±5)min.随访10~24(14.7±0.7)个月,CT显示均获得骨性愈合.恢复工作时间为10.5~16.2(12.4±0.5)周.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90~148(124.0±1.1)度,为健侧的93%;尺桡偏活动范围为25~70(55.0±1.5)度,为健侧的95%;握力为22~65(39.0±1.2)kg,为健侧的88%.16例患者无任何腕部不适,3例患者在劳累后感轻度腕关节疼痛,1例感中度腕关节疼痛.20例患者中,主观非常满意者13例,满意者5例,感觉尚可者2例.Krimmer评分法评定: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 采用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便于置入螺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侯建伟;谢仁国;王晓东;李玉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IL-13体内转染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IL-13基因质粒水平基因转移(pIL-13 HGT)缓解柯萨奇病毒B3型(CVB3)诱导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十二组,每组6~8只.A组为对照;其他组小鼠按照每只103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100μl PBS的病毒量腹腔注射,建立CV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B组采用脂多糖(LPS)+ IFN-γ治疗;C组采用LPS+IFN-γ+IL-13治疗;D组单用IL-13治疗;E组没有经载体HGT处理;F组经载体HGT空质粒处理;G组经pIL-13 HGT治疗;H组不做任何治疗作为阳性对照;四个采用不同IL-13用量(0、0.2、2和20 ng/ml)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 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CD206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IL-13浓度的升高,F4/80+骨髓巨噬细胞(BMDM)的CD206和IL-10的表达也增加(P<0.05).B组BMDM的TNF-α、IL-12表达高于A、C和D组(P<0.05),而IL-10表达低于C、D组(P<0.05).B组的IL-6表达高于A、D组(P<0.05).G组心脏浸润细胞和脾细胞中F4/80+ 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F4/80+巨噬细胞荧光强度高于E、F组(P<0.05).与F组相比,G组心脏组织和脾脏组织中TNF-α表达降低(P<0.05),而IL-10表达增加(P<0.05).E组心脏浸润细胞中CD3+ CD4+T细胞比例高于F、G组(P<0.05).G组心脏浸润细胞中F4/80+巨噬细胞比例高于E、F组(P<0.05).G组血清中WN-γ表达低于E、F组,而IL-4表达高于E、F和H组(P<0.05).E、F组血清中Th1细胞的比例高于G、H组(P<0.05).结论 IL-13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中起保护性作用,而M2型巨噬细胞和Th2应答可能均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韩秀江;高晟;徐新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DHS与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组(46例)和PFNA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d隐性失血量,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得随访7~10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再骨折等严重并发症.DHS组与PFN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2±14.09)minvs.(44.15±13.08)min] (P>0.05);DHS组患者术后3d隐形失血量为(329.46±38.24)ml,少于PFNA组的(748.12±44.28)ml(P<0.05).DHS组与PFNA组术后1、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7.08±0.22)分vs.(78.22±0.19)分、(90.19±0.46)分vs.(91.34±0.38)分](P>0.05).结论 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PFNA和DHS内固定远期治疗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建议选择隐性失血更少的DHS内固定.

    作者:胥正泉;陈广祥;张向鑫;徐人杰;黄士中;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经验.方法 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进行膀胱尿道吻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时间180~270min,出血量200~400ml.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10~14 d拔除尿管.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永久性尿失禁,尿控1周左右恢复,无直肠、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前列腺癌,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优势明显,术后尿控恢复理想.

    作者:胡海斌;梁浩;周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siRNA沉默雌激素受体β表达和雌二醇干预对A549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雌激素受体β(ER)表达和雌二醇(E2)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siRNA转染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siRNA-NC转染组(NC组)、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组(Lipo组)和siRNA-ERβ转染组(siRNA组);E2干预实验分为0μmol/L组、10 μmol/L组、50 μmol/L组和100 μmol/L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A549细胞中ER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A549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NC组和Lipo组相比,siRNA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与0 μmol/L组相比,10 μmol/L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而50μmol/L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100 μmol/L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2及其受体ERβ可能通过EGFR/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A549细胞的活性及迁移能力,从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朱恪岩;古兆森;闫明;郭茂峰;王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和C组建立大鼠肠源性脓毒症模型,C组在术前30 min用吡格列酮灌胃预处理.术后3、6、12、24和48 h检测大鼠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A组和C组大鼠未有死亡发生,B组48 h内有1只大鼠死亡.与A组相比,B组术后肝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加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结构紊乱;与B组比较,C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术后6、12、24、48 h,B组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和MDA含量高于A组,C组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5).结论 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袁晓春;黄中伟;顾伟;吴丽芳;冯慧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在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患者7例.手术清创后,创面外敷生物蛋白海绵,经医用VSD吸引6~11 d后,行Ⅱ期植皮修复术.结果 7例患者创面移植皮片均存活,其中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因依从性差,导致Ⅰ期术后VSD反复漏气,创面愈合不良,后予以去除VSD,经积极换药培养肉芽,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控制,定期换药2周后痊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予以抗瘢痕及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访2~6个月,患者创面未出现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程佳;吕国忠;储国平;杨敏烈;朱宇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HBV-DN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目的 分析HBV-DN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根据HBV-DNA拷贝水平,将20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三组:低拷贝组(HBV-DNA1×102~1×103 IU/ml)69例、中拷贝组(HBV-DNA 1×104~1×105 IU/ml) 69例、高拷贝组(HBV-DNA≥1×106 IU/ml)69例,检测患者HBeAg、HBsAg、HBV大蛋白、AST和ALT水平,分析HBV-DN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HBeAg和HBsAg低于高拷贝组(P<0.01),低拷贝组AST和ALT低于中拷贝组和高拷贝组(P<0.01).中拷贝组HBV-DNA与HBeAg呈负相关(r=-0.3429,P<0.05),与AST、ALT呈正相关(r=0.4579、0.4036,P<0.05);高拷贝组HBV-DNA与HBsAg呈正相关(r=0.3541,P<0.05).结论 HBV-DN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水平密切相关,可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马丽玲;徐俊驰;吴敏娟;王凤平;胥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595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595 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血管瘤患儿共31个皮损,采用595 nm染料激光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治疗次数,每次治疗间隔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用超声评估皮损的血流信号变化.结果 第1次治疗后,患儿全部瘤体外观颜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体积缩小;第2次治疗后,5个皮损痊愈;第3次治疗后,18个皮损痊愈;第4次治疗后,4个皮损痊愈;第5次治疗后,2个皮损痊愈,2个皮损显效.第1次治疗后血流信号为(20.321±10.599)%,低于治疗前的(32.195±8.310)% (P<0.05);第2次治疗后血流信号为(10.316±8.544)%,低于第1次治疗后(P<0.05);第3、4、5次治疗后血流信号分别为(6.683±4.952)%、(3.847±3.629)%、(2.467±2.562)%.随访6个月皮损无复发,无瘢痕形成.结论 595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慧;吴迪;王大光;岳学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24例分析

    目的 总结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行PCNL患者共1 780例.其中24例术后出现肾出血,实施SRAE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4例中,急性大出血2例,迟发性大出血6例,缓慢出血16例.1例SRAE术后仍出血伴休克征象,经抗休克治疗同时行患肾切除术而好转.23例SRAE术后出血停止.7例SRAE术后患肾疼痛,15例出现低热,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4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肾出血再发,无患肾萎缩病例发生.结论 SRAE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田子农;宋广来;徐仁芳;王建平;陈一鸣;弓鹏峰;王坤;陆皓;何小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进展期胃癌患者89例中,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化疗组),47例直接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化疗组患者临床反应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55.32%(P<0.05).化疗组患者网膜粘连及潜在性幽门梗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8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年随访,化疗组有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2例死亡,对照组有11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5例死亡.化疗组无进展生存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 与单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反应率和肿瘤切除率,预后较好.

    作者:阎玉梅;王雯;汪丽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8F-FDG PET/CT对初诊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初诊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胃镜活检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47例,治疗前均行18 F-FDG PET/CT全身扫描和颈胸腹部CT扫描.比较18F-FDG PET/CT和CT诊断食管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效率.结果 18 F-FDG PET/CT诊断原发灶与内镜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8.0%,稍高于CT的87.8% (P>0.05).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参照,18 F-FDG 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5.0%、99.7%和99.0%,也与CT的66.7%、99.2%和98.2%相仿(P>0.05).但18 F-FDG PET/CT诊断远处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8%和87.5%,高于CT的67.2%和59.7%(P<0.05).结论 18 F-FDG PET/CT在诊断食管鳞癌远处转移灶方面优于CT,而在诊断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作者:李菲;杨灿林;张俊;黄俊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