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颅SPECT/CT对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

毛夕保;李楠;李海龙;丁晨旻;包文骏;范晶;薛宁娟;吴鹏

关键词:鼻咽癌, 颅骨,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亚甲基二膦酸盐
摘要:目的 评价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对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方法 对行99 Tcn-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探查全身骨转移情况的鼻咽癌患者139例加做头颅SPECT/CT,采用五角星法判定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颌面放射性浓聚情况,采用三部分六区域法判定头颅SPECT/CT显像颅底骨放射性浓聚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各部位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27.40%,阳性预测值为52.73%,阴性预测值为68.97%,准确度为56.12%.头颅SPECT/CT显像各区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74%,准确度为97.12%.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阳性率低于头颅SPECT/CT(45.32% vs.79.14%)(P<0.01).结论 头颅SPECT/CT对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有明显增益价值.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而拟行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12例,共计40颗牙齿,根据牙体制备深度随机分为三组:A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1.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2.0mm;B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2.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3.0mm;C组10颗牙齿,不制备牙体,作为对照.术后直接测定三组牙齿剩余牙本质厚度,并于术后1、3、6周观察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C组患者剩余牙本质厚度均>2.5 mm.A组剩余牙本质厚度在2.0~2.5 mm的牙齿颗数多于B组,而剩余牙本质厚度<2.0 mm的牙齿颗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牙齿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深度越小,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所带来的牙髓组织炎性反应越低.

    作者:柯云艳;张立港;应丽珍;张彬;陈学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股神经阻滞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30 min行0.37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照组不行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和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术后2~72 h,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股四头肌肌力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7 d,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使用地佐辛者少于对照组(28% vs.76%)(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及术后康复.

    作者:夏晴;邓建华;陈永红;朱裕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晚期癌痛拟行IDDS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组)和单用芬太尼(F组)两组.手术开始前10 min内,P组患者静脉泵入丙泊酚2 mg/kg;手术开始后持续泵注丙泊酚1.5mg· kg-1·h-1并适时调整剂量,以维持患者Ramsay镇静评分3~4分,直至手术结束.F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前5 min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术中根据患者VAS疼痛评分,间断追加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15、30、45、60、75和90 min(T2~T7)、术毕(T8)、入麻醉后恢复室15 min(T9)和30 min(T10)时的MAP、HR、SpO2、VAS疼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计算芬太尼用量和患者完全恢复时间,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F组相比,P组在T1~T4时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1~T9时升高,患者满意度评分增加,但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晚期癌痛患者IDDS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易引起BP下降,需注意防治.

    作者:张素素;潘寅兵;周晓凯;邓甘林;孙晓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IL-13体内转染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IL-13基因质粒水平基因转移(pIL-13 HGT)缓解柯萨奇病毒B3型(CVB3)诱导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十二组,每组6~8只.A组为对照;其他组小鼠按照每只103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100μl PBS的病毒量腹腔注射,建立CVB3诱导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B组采用脂多糖(LPS)+ IFN-γ治疗;C组采用LPS+IFN-γ+IL-13治疗;D组单用IL-13治疗;E组没有经载体HGT处理;F组经载体HGT空质粒处理;G组经pIL-13 HGT治疗;H组不做任何治疗作为阳性对照;四个采用不同IL-13用量(0、0.2、2和20 ng/ml)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 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CD206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IL-13浓度的升高,F4/80+骨髓巨噬细胞(BMDM)的CD206和IL-10的表达也增加(P<0.05).B组BMDM的TNF-α、IL-12表达高于A、C和D组(P<0.05),而IL-10表达低于C、D组(P<0.05).B组的IL-6表达高于A、D组(P<0.05).G组心脏浸润细胞和脾细胞中F4/80+ 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F4/80+巨噬细胞荧光强度高于E、F组(P<0.05).与F组相比,G组心脏组织和脾脏组织中TNF-α表达降低(P<0.05),而IL-10表达增加(P<0.05).E组心脏浸润细胞中CD3+ CD4+T细胞比例高于F、G组(P<0.05).G组心脏浸润细胞中F4/80+巨噬细胞比例高于E、F组(P<0.05).G组血清中WN-γ表达低于E、F组,而IL-4表达高于E、F和H组(P<0.05).E、F组血清中Th1细胞的比例高于G、H组(P<0.05).结论 IL-13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中起保护性作用,而M2型巨噬细胞和Th2应答可能均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韩秀江;高晟;徐新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经验.方法 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进行膀胱尿道吻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时间180~270min,出血量200~400ml.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10~14 d拔除尿管.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永久性尿失禁,尿控1周左右恢复,无直肠、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前列腺癌,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优势明显,术后尿控恢复理想.

    作者:胡海斌;梁浩;周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siRNA沉默雌激素受体β表达和雌二醇干预对A549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雌激素受体β(ER)表达和雌二醇(E2)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siRNA转染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siRNA-NC转染组(NC组)、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组(Lipo组)和siRNA-ERβ转染组(siRNA组);E2干预实验分为0μmol/L组、10 μmol/L组、50 μmol/L组和100 μmol/L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A549细胞中ER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A549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NC组和Lipo组相比,siRNA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与0 μmol/L组相比,10 μmol/L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而50μmol/L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100 μmol/L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2及其受体ERβ可能通过EGFR/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A549细胞的活性及迁移能力,从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朱恪岩;古兆森;闫明;郭茂峰;王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双钢板固定植骨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组(A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组(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评价术后疗效,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表达.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少于B组[(79.4±14.5)min vs.(95.6±20.7)min、(213±83) ml vs.(262±102) ml和(11.4±1.8)周vs.(14.3±2.1)周](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于B组(93.75% vs.75.00%)(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sICAM-1、TGF-β1、sVCAM-1水平升高,IGF-1、PDGF水平以及HIF-1α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其可能通过调节sICAM-1、TGF-β1、sVCAM-1、IGF-1、PDGF及HIF-1α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王晓峥;刘丹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病因和诊治要点,以改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因“停经28+1周,双下肢水肿20余天”入院,人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诊断为妊娠期低蛋白血症,给予补充白蛋白、利尿等对症处理,但治疗效果欠佳.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激素+抗凝等专科治疗后,效果显著,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消退,并且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良好.于孕36+5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妊娠结局良好.结论 临床中需提高对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对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以及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瞿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在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患者7例.手术清创后,创面外敷生物蛋白海绵,经医用VSD吸引6~11 d后,行Ⅱ期植皮修复术.结果 7例患者创面移植皮片均存活,其中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因依从性差,导致Ⅰ期术后VSD反复漏气,创面愈合不良,后予以去除VSD,经积极换药培养肉芽,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控制,定期换药2周后痊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予以抗瘢痕及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访2~6个月,患者创面未出现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程佳;吕国忠;储国平;杨敏烈;朱宇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前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均较术前减少(P<0.01),观察组术后Cobb角与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6.0% vs.76.0%)(x2=4.1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vs.32.0%)(x2 =4.50,P<0.05).结论 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能促进颈椎解剖结构早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宗良;龚维成;陈杰;王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减轻高龄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减轻高龄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行全麻手术高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均采用静脉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均以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2μ上g/kg、丙泊酚2 mg/kg和阿曲库铵0.5 mg/kg.A组在气管插管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布托啡诺1mg,15 min注完;B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插管前1 min(T1)、插管即时(T2)、插管后1min(T3)和5min(T4)时的HR和MAP,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A组围气管插管期的HR和MAP低于B组(P<0.05),血浆E和NE浓度也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使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高龄全麻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作者:张伟;邹俊;张中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NR2B介导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介导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检测8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R2B的表达,用NR2B激动剂NMDA、拮抗剂Ro25-6981和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肝癌细胞株SK-Hep1,分析NR2B和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NR2B在7例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NR2B拮抗剂Ro25-698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5),激动剂NMDA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NR2B、磷酸化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随着NMD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着Ro25-698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后,肝癌细胞增殖减弱(P<0.05),在此基础上用NMDA和Ro25-6981处理细胞,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R2B可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薇;倪温慨;刘肇修;江枫;易楠;周锐;肖明兵;陆翠华;倪润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24例分析

    目的 总结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行PCNL患者共1 780例.其中24例术后出现肾出血,实施SRAE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4例中,急性大出血2例,迟发性大出血6例,缓慢出血16例.1例SRAE术后仍出血伴休克征象,经抗休克治疗同时行患肾切除术而好转.23例SRAE术后出血停止.7例SRAE术后患肾疼痛,15例出现低热,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4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肾出血再发,无患肾萎缩病例发生.结论 SRAE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田子农;宋广来;徐仁芳;王建平;陈一鸣;弓鹏峰;王坤;陆皓;何小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舟状骨骨折患者行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舟状骨轴位片及腕关节CT平扫,同时采用Krimmer评分评估患侧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等指标.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为工期愈合,手术时间为18~70(40±5)min.随访10~24(14.7±0.7)个月,CT显示均获得骨性愈合.恢复工作时间为10.5~16.2(12.4±0.5)周.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90~148(124.0±1.1)度,为健侧的93%;尺桡偏活动范围为25~70(55.0±1.5)度,为健侧的95%;握力为22~65(39.0±1.2)kg,为健侧的88%.16例患者无任何腕部不适,3例患者在劳累后感轻度腕关节疼痛,1例感中度腕关节疼痛.20例患者中,主观非常满意者13例,满意者5例,感觉尚可者2例.Krimmer评分法评定: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 采用克氏针摇杆技术辅助背侧小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便于置入螺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侯建伟;谢仁国;王晓东;李玉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头颅SPECT/CT对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

    目的 评价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对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方法 对行99 Tcn-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探查全身骨转移情况的鼻咽癌患者139例加做头颅SPECT/CT,采用五角星法判定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颌面放射性浓聚情况,采用三部分六区域法判定头颅SPECT/CT显像颅底骨放射性浓聚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各部位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27.40%,阳性预测值为52.73%,阴性预测值为68.97%,准确度为56.12%.头颅SPECT/CT显像各区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74%,准确度为97.12%.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阳性率低于头颅SPECT/CT(45.32% vs.79.14%)(P<0.01).结论 头颅SPECT/CT对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有明显增益价值.

    作者:毛夕保;李楠;李海龙;丁晨旻;包文骏;范晶;薛宁娟;吴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和C组建立大鼠肠源性脓毒症模型,C组在术前30 min用吡格列酮灌胃预处理.术后3、6、12、24和48 h检测大鼠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A组和C组大鼠未有死亡发生,B组48 h内有1只大鼠死亡.与A组相比,B组术后肝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加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结构紊乱;与B组比较,C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术后6、12、24、48 h,B组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和MDA含量高于A组,C组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IL-6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5).结论 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袁晓春;黄中伟;顾伟;吴丽芳;冯慧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矫正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间盘渗漏.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减少,而椎体前缘高度增加(P<0.05).结论 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止痛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作者:刘勇;张云庆;方剑峰;邓雄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选取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钛网外露1例,继发性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少量硬膜外血肿合并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轻度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结论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作者:张勇;葛玉元;余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DHS与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组(46例)和PFNA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d隐性失血量,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得随访7~10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再骨折等严重并发症.DHS组与PFN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2±14.09)minvs.(44.15±13.08)min] (P>0.05);DHS组患者术后3d隐形失血量为(329.46±38.24)ml,少于PFNA组的(748.12±44.28)ml(P<0.05).DHS组与PFNA组术后1、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7.08±0.22)分vs.(78.22±0.19)分、(90.19±0.46)分vs.(91.34±0.38)分](P>0.05).结论 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PFNA和DHS内固定远期治疗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建议选择隐性失血更少的DHS内固定.

    作者:胥正泉;陈广祥;张向鑫;徐人杰;黄士中;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疗效.方法 90例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使用Nd∶YAG激光局部照射治疗,B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涂抹治疗,C组使用Nd∶YAG激光照射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涂抹治疗.随访5d后评估疗效.结果 A、B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C组[(3.67±1.67)分、(3.20±1.83)分vs.(1.47±1.38)分](P<0.05).C组总有效率大于A、B组(90.0% vs.46.7%、43.3%)(P<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疗效优于Nd∶YAG激光或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单用.

    作者:邓凯凯;胡小娅;桂冠;卜寿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