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菁;胡彧;彭晓静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前,SG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SGB,C组不做SGB作为对照.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1 min(T4)和3 min(T5)时的MAP、HR和SpO2.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T3时,SGB组的HR和MAP均低于C组(P<0.01).SGB组T2~T5时的血浆E浓度低于C组(P<0.05),T2、T3时的血浆NE浓度低于C组(P<0.05).SGB组患者均成功完成SGB,无局部血肿或感染病例;6例患者观察到阻滞后出现声音撕哑,术毕即自行消失.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可以减少E和NE的分泌,降低气管插管反应,有效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期的HR和MAP.
作者:缪建中;顾正峰;陈建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花姜酮对激素不敏感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五组:第0、1、2、7天,B、C、D、E组用75 μg鸡卵清蛋白+10μtg脂多糖滴鼻致敏,A组用PBS滴鼻致敏;第14、15、21、22天,五组小鼠均用50 μg鸡卵清蛋白滴鼻激发;每次激发30 min前,A、B、C、D、E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00μl PBS、200μl PBS、花姜酮10mg/kg、花姜酮50mg/kg、地塞米松1 mg/kg.采用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的改变,ELISA法检测BALF及血清中的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小鼠气道炎症加重,IL-17水平、Th17细胞的比例以及总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加(P<0.05),而C组和D组能抑制上述各指标的增加过程(P<0.05),其中D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 花姜酮能有效治疗激素不敏感哮喘小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作者:陈菲菲;方苏榕;邵洪涛;毛山;谷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行PCNL患者共1 780例.其中24例术后出现肾出血,实施SRAE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4例中,急性大出血2例,迟发性大出血6例,缓慢出血16例.1例SRAE术后仍出血伴休克征象,经抗休克治疗同时行患肾切除术而好转.23例SRAE术后出血停止.7例SRAE术后患肾疼痛,15例出现低热,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4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肾出血再发,无患肾萎缩病例发生.结论 SRAE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田子农;宋广来;徐仁芳;王建平;陈一鸣;弓鹏峰;王坤;陆皓;何小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晚期癌痛拟行IDDS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组)和单用芬太尼(F组)两组.手术开始前10 min内,P组患者静脉泵入丙泊酚2 mg/kg;手术开始后持续泵注丙泊酚1.5mg· kg-1·h-1并适时调整剂量,以维持患者Ramsay镇静评分3~4分,直至手术结束.F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前5 min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术中根据患者VAS疼痛评分,间断追加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15、30、45、60、75和90 min(T2~T7)、术毕(T8)、入麻醉后恢复室15 min(T9)和30 min(T10)时的MAP、HR、SpO2、VAS疼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计算芬太尼用量和患者完全恢复时间,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F组相比,P组在T1~T4时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1~T9时升高,患者满意度评分增加,但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晚期癌痛患者IDDS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易引起BP下降,需注意防治.
作者:张素素;潘寅兵;周晓凯;邓甘林;孙晓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选取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合并钛网外露1例,继发性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少量硬膜外血肿合并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轻度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结论 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作者:张勇;葛玉元;余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骨瓣大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行DC治疗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骨瓣面积分为小骨瓣组(46例)、中骨瓣组(53例)和大骨瓣组(9例),比较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骨瓣大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三组脑膨出、硬脑膜下积液发生率和伤后6个月GO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瓣越大,脑膨出和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率越高,伤后6个月GO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三组其他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脑梗死、脑脊液切口漏、颅内感染、反常性脑疝、脑积水、颅骨缺损综合征和癫痫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颅脑外伤行DC患者中,骨窗大小是脑膨出和硬脑膜下积液的影响因素.在满足病情需要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骨窗,改善预后.
作者:罗雨;王存祖;张恒柱;陈品;施学强;于波;易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矫正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椎旁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椎间盘渗漏.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减少,而椎体前缘高度增加(P<0.05).结论 PKP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的止痛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作者:刘勇;张云庆;方剑峰;邓雄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595 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血管瘤患儿共31个皮损,采用595 nm染料激光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治疗次数,每次治疗间隔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用超声评估皮损的血流信号变化.结果 第1次治疗后,患儿全部瘤体外观颜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体积缩小;第2次治疗后,5个皮损痊愈;第3次治疗后,18个皮损痊愈;第4次治疗后,4个皮损痊愈;第5次治疗后,2个皮损痊愈,2个皮损显效.第1次治疗后血流信号为(20.321±10.599)%,低于治疗前的(32.195±8.310)% (P<0.05);第2次治疗后血流信号为(10.316±8.544)%,低于第1次治疗后(P<0.05);第3、4、5次治疗后血流信号分别为(6.683±4.952)%、(3.847±3.629)%、(2.467±2.562)%.随访6个月皮损无复发,无瘢痕形成.结论 595nm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患儿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慧;吴迪;王大光;岳学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30 min行0.37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照组不行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和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术后2~72 h,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股四头肌肌力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7 d,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使用地佐辛者少于对照组(28% vs.76%)(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及术后康复.
作者:夏晴;邓建华;陈永红;朱裕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直肠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肠管并进行直肠冲洗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均成功置入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及直肠冲洗.手术时间110~350 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术后住院时间9~18 d.单例标本获取淋巴结数目12~25枚.31例随访3~15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借助持针器和加长Tmcar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进行直肠冲洗,达到无瘤操作、减少腹腔感染和肿瘤局部复发的效果.
作者:倪春华;黄平;戴青松;吴作友;张伟伟;陈启;翁和语;周备胜;栾海飞;夏文豪;洪勇智;王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A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胃镜完全置入时(T1)、肠镜完全置入时(T2)和术毕时(T3)的MAP、HR、RR和SpO2;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患者清醒时间、术中体动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0~T2时的MAP和HR均高于T3(P<0.05).B组T1、T2时的RR、SpO2低于T0、T3(P<0.05),且低于同时点的A组(P<0.05).A组患者清醒时间、术中体动例数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少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手术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作者:黄巧波;裘伟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疗效.方法 90例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使用Nd∶YAG激光局部照射治疗,B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涂抹治疗,C组使用Nd∶YAG激光照射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涂抹治疗.随访5d后评估疗效.结果 A、B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C组[(3.67±1.67)分、(3.20±1.83)分vs.(1.47±1.38)分](P<0.05).C组总有效率大于A、B组(90.0% vs.46.7%、43.3%)(P<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疗效优于Nd∶YAG激光或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单用.
作者:邓凯凯;胡小娅;桂冠;卜寿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减轻高龄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行全麻手术高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均采用静脉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均以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2μ上g/kg、丙泊酚2 mg/kg和阿曲库铵0.5 mg/kg.A组在气管插管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布托啡诺1mg,15 min注完;B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插管前1 min(T1)、插管即时(T2)、插管后1min(T3)和5min(T4)时的HR和MAP,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A组围气管插管期的HR和MAP低于B组(P<0.05),血浆E和NE浓度也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使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高龄全麻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作者:张伟;邹俊;张中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组(46例)和PFNA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d隐性失血量,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获得随访7~10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再骨折等严重并发症.DHS组与PFN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2±14.09)minvs.(44.15±13.08)min] (P>0.05);DHS组患者术后3d隐形失血量为(329.46±38.24)ml,少于PFNA组的(748.12±44.28)ml(P<0.05).DHS组与PFNA组术后1、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7.08±0.22)分vs.(78.22±0.19)分、(90.19±0.46)分vs.(91.34±0.38)分](P>0.05).结论 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PFNA和DHS内固定远期治疗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建议选择隐性失血更少的DHS内固定.
作者:胥正泉;陈广祥;张向鑫;徐人杰;黄士中;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雌激素受体β(ER)表达和雌二醇(E2)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siRNA转染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siRNA-NC转染组(NC组)、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组(Lipo组)和siRNA-ERβ转染组(siRNA组);E2干预实验分为0μmol/L组、10 μmol/L组、50 μmol/L组和100 μmol/L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A549细胞中ER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A549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NC组和Lipo组相比,siRNA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与0 μmol/L组相比,10 μmol/L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而50μmol/L组ERβ、EGFR、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100 μmol/L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2及其受体ERβ可能通过EGFR/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A549细胞的活性及迁移能力,从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朱恪岩;古兆森;闫明;郭茂峰;王淑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经验.方法 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进行膀胱尿道吻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时间180~270min,出血量200~400ml.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10~14 d拔除尿管.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永久性尿失禁,尿控1周左右恢复,无直肠、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前列腺癌,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尿道吻合优势明显,术后尿控恢复理想.
作者:胡海斌;梁浩;周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联合不同益生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感染Hp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B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C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比较三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儿Hp根除率高于A组和B组(88.75%vs.72.50%和75.00%)(P<0.05);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2.50%和10.00% vs.26.25%)(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Hp感染能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更可以提高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
作者:董娜;徐伟;朱丹荣;盛伟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在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修复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患者7例.手术清创后,创面外敷生物蛋白海绵,经医用VSD吸引6~11 d后,行Ⅱ期植皮修复术.结果 7例患者创面移植皮片均存活,其中1例手部热压伤患者因依从性差,导致Ⅰ期术后VSD反复漏气,创面愈合不良,后予以去除VSD,经积极换药培养肉芽,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控制,定期换药2周后痊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予以抗瘢痕及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访2~6个月,患者创面未出现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VSD联合生物蛋白海绵治疗各类创伤后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程佳;吕国忠;储国平;杨敏烈;朱宇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介导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检测8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R2B的表达,用NR2B激动剂NMDA、拮抗剂Ro25-6981和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肝癌细胞株SK-Hep1,分析NR2B和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NR2B在7例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NR2B拮抗剂Ro25-698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5),激动剂NMDA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NR2B、磷酸化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随着NMD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着Ro25-698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ERK通路抑制剂AZD8330处理后,肝癌细胞增殖减弱(P<0.05),在此基础上用NMDA和Ro25-6981处理细胞,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R2B可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薇;倪温慨;刘肇修;江枫;易楠;周锐;肖明兵;陆翠华;倪润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而拟行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12例,共计40颗牙齿,根据牙体制备深度随机分为三组:A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1.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2.0mm;B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2.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3.0mm;C组10颗牙齿,不制备牙体,作为对照.术后直接测定三组牙齿剩余牙本质厚度,并于术后1、3、6周观察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C组患者剩余牙本质厚度均>2.5 mm.A组剩余牙本质厚度在2.0~2.5 mm的牙齿颗数多于B组,而剩余牙本质厚度<2.0 mm的牙齿颗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牙齿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深度越小,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所带来的牙髓组织炎性反应越低.
作者:柯云艳;张立港;应丽珍;张彬;陈学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