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独角膏临床运用体会

沈桂香;沈开金

关键词:独角膏, 临床, 膏药, 祖传秘方, 运用, 无副作用, 疗效确切, 药治疗, 铁岭市, 辽宁省, 药厂, 生产, 价格
摘要:辽宁省铁岭市杜记膏药厂生产的独角膏药据称是杜氏祖传秘方.笔者在家父的指导下,临床中运用此膏药治疗多种痛证,疗效确切,且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的特点.现将运用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肠炎灵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40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9-05~2001-05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0例,均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证.全部经过纤维结肠镜、大便检查而确诊,并排除肠道癌性病变.其中慢性复发性132例,慢性持续性84例,初发性24例;男性132例,女性108例;年龄小18岁,大71岁,平均38.4岁;病程短3个月,长17 a,平均7.5 a.

    作者:王文森;孙洁;路绪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往往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我院自1997~1999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根据1998年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1]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3~45岁,平均29.1岁;病程6个月~11 a,以1~3 a多.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间在年龄、病程长短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李丽岩;肖新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咽舒欣口服液薄层色谱鉴别

    咽舒欣口服液由虎掌草、射干、牛蒡子、玄参、陈皮等8味药组成;具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症.本文对处方中的君药虎掌草、牛蒡子进行薄层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胡旭佳;范亚刚;蒋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观察

    脑萎缩是一种以脑体萎缩(包括大脑和小脑)而继发出现情志、思维、语言以及躯体感觉、运动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临床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判断思维和认识能力下降,伴头痛、头昏以及运动障碍,感觉迟钝等.经CT或MRI(核磁共振)检查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大脑皮层萎缩、脑沟变宽,脑室扩大及脑池增大.我科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以益脑活血方配合静滴奥利达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尚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300例疗效观察

    我院小儿科自2000-03~2001-03用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300例,并设300例单用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惠英;刘洪峰;高希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海南山苦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海南山苦茶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海南山苦茶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分离和鉴定了50种成分.结论:海南山苦茶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六碳酸,(z,z)-9,12-十八碳二烯酸,γ-榄香烯,叶绿醇.

    作者:林连波;刘明生;林强;符小文;郭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加味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扁桃体炎200例临床观察

    急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笔者自1997-10~2001-02采用加味普济消毒饮治疗本病200例,并以青霉素、双黄连治疗140例进行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垂盆草不同提取部位保肝降酶试验

    目的:确定垂盆草的活性部位,为保肝降酶活性组分的筛选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用80%EtOH对原药材进行回流提取,然后,依次用Pet、EtOAc、n-BuOH对垂盆草药材的醇浸膏进行萃取,分别制得Pet部分、EtOAc部分、n-BuOH部分和H2O部分,通过保肝降酶试验(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考察其活性部位.结果:实验表明,H2O部分及n-BuOH部分高剂量组降酶作用有极显著意义(P<0.01),EtOAc部分高剂量组对降ALT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垂盆草中具有保肝降酶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H2O部分和n-BuOH部分.

    作者:潘金火;何满堂;罗兰;严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冻疮神水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考察冻疮神水治疗冻疮的效果.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琼脂肉芽肿法、豚鼠磷酸组胺致痒域测定法.结果:冻疮神水能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琼脂肉芽组织增生;提高豚鼠磷酸组胺致痒域.结论:冻疮神水具有止痒、止痛、消肿的药效,起到治疗冻疮的作用.

    作者:张路晗;向金莲;程睿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硫氰酸铵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晕可平糖浆中铁的含量

    目的:建立晕可平糖浆中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30%硫氰酸铵溶液为显色剂,在478 nm处测定晕可平糖浆中铁的含量.结果:铁浓度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4~3.6 μg/ml,相关系数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1.56%(n=6).结论: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药品质量.

    作者:汤乐弘;葛玉松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

    目的: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方法:傅里叶拉曼光谱法(FT-Raman).结果:八角茴香及其伪品在拉曼光谱中均有各自的特征峰,极易将它们区别开.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不需分离,可直接测定.

    作者:刘蓬勃;朱世玮;孙素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风康复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中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脑血管内科在多年协定处方基础上结合老中医临床经验,经过科学配方,运用现代工艺流程精制成中风康复胶囊.经近四年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深受患者喜爱,销量逐年上升,被列入医院重点科研制剂.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震;孟继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试述中风病的调护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每10万人中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约为94.07,冠诸病之首.病死率、致残率极高.因此,作好本病的治疗与调护甚为重要.

    作者:熊重新;舒忠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16例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分为治疗组8例及对照组8例,治疗组采用激素加黄芪、金水宝,对照组单用激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00%,对照组7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喻春华;谢放;杨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谈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措施

    中药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药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范畴.由于中药制剂多系临床有效的单、验方和协定等处方研制而成,加之各医院条件不一,制剂室硬软件存在差别,各制剂室的中药制剂随意性、自主性较大,因而也存在着质量难以控制,疗效时好时坏等诸多问题,使制剂质量和疗效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又因国家对医院制剂正在进行宏观控制,监管力度加大,医院制剂将实施<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preparation practice. GPP).医院中药制剂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怎样才能在GPP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呢?笔者结合中药制剂的现状,从基层医院的视觉谈谈个人之管见.

    作者:彭平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控制三黄片的质量.方法:采用双波长扫描法对三黄片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苷在0.21~1.60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8%,RSD=2.435%.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史宏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口服银杏叶片致粒细胞减少1例

    患者,女,39岁,因反复面部、眼睑浮肿3 a,再发10 d入院.查体:面部、眼睑浮肿,心肺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压20/12kPa.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109/L,RBC 4.0×1012/L,Hb 100 g/L分类正常;尿蛋白;肝功正常;血胆固醇8.5 mmol/L.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入院后给予激素治疗,保肾康、百令胶囊调节免疫,保护肾脏,氧化淀粉促进毒物排出,银杏叶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5 d后,患者浮肿减轻,感周身乏力不适,复查血常规WBC 2×109/L.患者自述以前未服用银杏叶片,也未出现上述情况,遂停用银杏叶,余同前服用.1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考虑该患者粒细胞减少系服用银杏叶所致.

    作者:邓晓玲;王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痔灵洗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痔灵洗液由大黄、苦参、白矾、芒硝等多味中药组成.其中白矾、芒硝系易溶于水的矿物药.另根据文献报道[1],大黄、苦参等其它药的水提液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故采用水提法进行提取.

    作者:李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127例体会

    盆腔炎由于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平素体质虚弱,邪毒乘虚内侵,湿浊、热毒蓄积下焦,客于胞中,与气血相搏,因而发病;或余邪未尽,留滞为患,瘀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造成病势延绵不愈.笔者认为经妇科专科检查、涂片,或超声检查及活体组织切片排除恶性生殖器肿瘤外,临床分为血虚郁热、气血不调、湿热浊毒、冲任虚损等四种类型进行辨治,收到较好效果.现将1997-01~1999-01所治127例结果及辨治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活血化痰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我院糖尿病专科采用活血化痰、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5~68岁,平均57.3岁;病程5~15 a,平均9 a;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6个月~10 a,平均4.7 a.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4~73岁,平均56.7岁;病程5~17 a,平均9.5 a,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2个月~11 a,平均4.8 a.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作者:刘克冕;张勇;黄银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