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英;刘洪峰;高希兰
目的:观察中药碘对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垂体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 LH)、睾酮(T).结果:高剂量中药碘能明显降低T,对FSH、LH无明显影响.结论:高剂量碘能明显降低T.
作者:武继彪;隋在云;许复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指出气、血、精三者是构成中医循环体系的基本要素,并论述了生理情况下气、血、精在某个固有水平维持着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关系,说明了病理情况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这一平衡被打破,平衡的重建过程就是疾病的产生过程,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病理产物,由于这些病理产物相互胶结、相互影响,使得疾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且应用气、血、精平衡循环理论的知识对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徐世军;冯业琼;余成浩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车前与平车前均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二者经加工成饮片后不易区分.车前草来源于车前科(Plantaginaceae)植物车前Pantago asiatica L.的全草;平车前来源于车前科植物平车前P. depressa Willd的全草.现从性状及显微特征方面将二者鉴别如下:
作者:骆方莲;俞明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分为治疗组8例及对照组8例,治疗组采用激素加黄芪、金水宝,对照组单用激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00%,对照组7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喻春华;谢放;杨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是可治可防的[1].近20 a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的患病率由1%增加至3%,个别地区已达到5%,且在逐年提高[1].全国现有约2 400万糖尿病病人.另外又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缺乏糖尿病知识,引起了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可见,DM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开展对病人及家属的DM知识教育已势在必行.其目的是要让病人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正确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 观察的27例咳嗽患者为门诊病人,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为依据,收集病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61岁;病程3个月~15 a不等.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涉及西医病种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作者:张德新;杨小桥;敖先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增效如意金黄膏对皮肤的刺激性实验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增效如意金黄膏对健康家兔皮肤刺激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家兔多次性涂用增效如意金黄膏后未见红斑、水肿、出血点、色素沉着以及皮肤粗糙等刺激性反应.临床应用于21例患者,全部有效.结论:增效如意金黄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使用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
作者:刘小平;吴献群;邱竹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牛蒡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提取、含量测定以及药理和临床等方面研究现状.
作者:蒋淑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山香圆叶系省沽油科植物山香圆Turnipia arguta (Lindl.) Seem.的干燥叶[1].呈椭圆形,近革质,叶缘有疏锯齿,基部锯齿或全缘.气芳香,味苦.临床制成山香圆片后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体外药理研究表明其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江西省中医院检验科,浸膏自制).化学研究表明,其醇提物含有熊果酸[2],2 α-羟基熊果酸[3],19 α-羟基熊果酸[4],2 α-过氧羟基熊果酸和肉豆蔻酸[5]等多种化学成分.以熊果酸为标准品,选用薄层色谱法[6]对山香圆叶进行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罗宪堂;刘小清;严喜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栽培试验,弄清青天葵组培球茎生育特性,为大面积栽培组培球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栽培管理方式,分组种植对比.结果与结论:青天葵组培球茎周年皆可栽培;大小球茎均能发芽成苗;组培球茎优于野生球茎.
作者:吴庆华;凌征柱;陆永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每10万人中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约为94.07,冠诸病之首.病死率、致残率极高.因此,作好本病的治疗与调护甚为重要.
作者:熊重新;舒忠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制订威灵仙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防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成分.结论: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其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作者:张德军;王正权;陈正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麻疹是儿科常见而易于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尤以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幼儿为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但多流行于春冬季节.1 病因病理1.1 病因麻疹的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感受麻毒时邪,流行传染所致[1].麻疹之发,虽与胎毒有关,然气候寒温失调,感触时行不正之气乃为主要之因素.1.2 病理病发于肺,肺受毒侵,毒由肺泄,早期主要表现为肺卫症状,如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等,此为疹前期.肺主皮毛,故疹点之发,由肌肉以透皮毛而出,皮疹出现全身达于四末,疹点出齐,为正气驱邪外泄,是为出疹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即为疹子收没的疹回期.
作者:舒越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对近10年中药黄芩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与质量的关系以及其栽培引种和采收加工等影响质量的重要环节的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有助于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为制定黄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思路.
作者:刘岱;毛宏德;杨立新;崔淑莲;胡世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急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笔者自1997-10~2001-02采用加味普济消毒饮治疗本病200例,并以青霉素、双黄连治疗140例进行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9-05~2001-05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0例,均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证.全部经过纤维结肠镜、大便检查而确诊,并排除肠道癌性病变.其中慢性复发性132例,慢性持续性84例,初发性24例;男性132例,女性108例;年龄小18岁,大71岁,平均38.4岁;病程短3个月,长17 a,平均7.5 a.
作者:王文森;孙洁;路绪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小儿科自2000-03~2001-03用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300例,并设300例单用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惠英;刘洪峰;高希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通过临床调查、理论研究、常用的方剂研究、药物应用研究等,对骨折便秘的中药治疗进行调查综述.归纳出:现代骨折便秘的病情更复杂,治疗要求更高;骨折便秘治疗原则仍然围绕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中药的传统汤剂煎服法,是中药治疗骨折便秘的主要剂型和用法.大黄对治疗骨折便秘的特点作用和地位应得到重视和发挥,以其为主药的相应研究、应用以及相关制剂,临床汤剂替代用法的研发,将是中药治疗骨折便秘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林梓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制订金熊胆安胶囊含量测定指标.方法:样品经四氢呋喃冷浸2次提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结果:采用该测定方法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该法对样品中郁金所含姜黄素进行含量测定,可有效地控制原料和制剂的质量.
作者:张余生;吴德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药炮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为一门独特的制药工艺.但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在中药炮制方法上各地也存在着一些同名异法、同法异名的混乱现象.本文对中药炮制水制法中的浸法与泡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郑汉光;游玉妹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