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威灵仙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张德军;王正权;陈正尧

关键词:威灵仙胶囊, 当归, 防己, 薄层色谱鉴别
摘要:目的:制订威灵仙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防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成分.结论: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其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知识教育促康复118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是可治可防的[1].近20 a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的患病率由1%增加至3%,个别地区已达到5%,且在逐年提高[1].全国现有约2 400万糖尿病病人.另外又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缺乏糖尿病知识,引起了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可见,DM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开展对病人及家属的DM知识教育已势在必行.其目的是要让病人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正确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咽舒欣口服液薄层色谱鉴别

    咽舒欣口服液由虎掌草、射干、牛蒡子、玄参、陈皮等8味药组成;具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症.本文对处方中的君药虎掌草、牛蒡子进行薄层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胡旭佳;范亚刚;蒋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

    目的: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方法:傅里叶拉曼光谱法(FT-Raman).结果:八角茴香及其伪品在拉曼光谱中均有各自的特征峰,极易将它们区别开.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不需分离,可直接测定.

    作者:刘蓬勃;朱世玮;孙素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口服银杏叶片致粒细胞减少1例

    患者,女,39岁,因反复面部、眼睑浮肿3 a,再发10 d入院.查体:面部、眼睑浮肿,心肺正常,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压20/12kPa.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109/L,RBC 4.0×1012/L,Hb 100 g/L分类正常;尿蛋白;肝功正常;血胆固醇8.5 mmol/L.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入院后给予激素治疗,保肾康、百令胶囊调节免疫,保护肾脏,氧化淀粉促进毒物排出,银杏叶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5 d后,患者浮肿减轻,感周身乏力不适,复查血常规WBC 2×109/L.患者自述以前未服用银杏叶片,也未出现上述情况,遂停用银杏叶,余同前服用.1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考虑该患者粒细胞减少系服用银杏叶所致.

    作者:邓晓玲;王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外科颈骨折67例

    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往往因手法复位失败而需手术治疗.作者自1984~2000年采用适当牵引加顶压手法治疗此病67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顺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钩藤加工炮制方法的改进

    钩藤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该成分热稳定性差,久煎易被破坏而失去药理作用.所以,<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钩藤用法与用量项下注明:入煎剂宜后下.但对其加工炮制方法未作规定.钩藤为茎木类药材,质地较坚硬,后下不宜煎出有效成分,且药材有钩刺,调剂时容易棘手.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将其碾制成绒,操作方法如下:取原药材段,除去老梗、残叶及杂质,用少许清水喷淋,拌匀,以药材润透无多余水为宜,用自制电碾碾成绒状,取出晾晒.

    作者:孙逢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认识

    运用中医理论对口腔扁平苔藓(OLP)进行了探讨.认为肝郁化火,肝肾阴虚、气血两亏,脾胃湿热是OLP的主要病机.在临床上辨证分为相应的四型,采用中药对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认为中医对OLP的认识和现代科学对OLP的认识有相通之处,在研究和治疗OLP上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独角膏临床运用体会

    辽宁省铁岭市杜记膏药厂生产的独角膏药据称是杜氏祖传秘方.笔者在家父的指导下,临床中运用此膏药治疗多种痛证,疗效确切,且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的特点.现将运用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沈桂香;沈开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低分子右旋糖苷作为传统的血液稀释疗法的主要用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几年研制出的新药路路通同样具有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而且还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为观察其疗效,我们对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用路路通治疗,并以低分子右旋糖苷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君;朱茜;贾晓燕;李秉艳;李晓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黄芪活性成分佳提取工艺探讨

    目的:探讨黄芪活性成分佳提取工艺.方法:用两种方法提取制备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比色法分别测定其含量.结果:80%乙醇制备的黄芪提取物(皂苷)粉末含皂苷较多;采用90%乙醇提取后的药材再提多糖,含量较80%乙醇提取后的高;冻干多糖粉末质地、色泽、水溶性较好.结论:黄芪药材用90%提取皂苷后,再用冻干法制备多糖可以充分利用药材.

    作者:吴永平;曹园;曹正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通降胃灵Ⅰ号对胃肠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通降胃灵Ⅰ号(通Ⅰ)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甲基橙试验和炭末推进法分别检测通降胃灵Ⅰ号对小鼠胃排空功能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大鼠离体胃底条和家兔离体空肠肌收缩试验测定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通Ⅰ能促进小鼠胃排空和胃肠推进运动,增强大鼠离体胃底条的收缩及对家兔离体空肠平滑肌的收缩.结论:通Ⅰ具有增强胃肠运动功能,改善胃动力的作用.

    作者:涂献玉;王贵林;马凤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抗球蛋白血清的制备及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交叉配血是输血前重要的实验,其目的是确保为病人选择合适的血液和测定受血者血清中任何不规则抗体[1].盐水配血只能检出不相合的完全抗体,而不能检出不相合的不完全抗体.为保障临床多次输血病人的受血安全,笔者采用自制抗球蛋白血清共为本地区各医院送检的56例多次输血,曾有过输血史或有输血反应的患者,作配血实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明;柴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中药传统从基原、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进行药材品种的鉴别.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对于植物药、矿物药和大多数以整体入药而保持其分类学性状特征的动物药的鉴定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所以一直沿用至今.然而一些局部入药的动物药材或经过多道工序炮制加工后的药材或是道地药材,有的失去其原本性状而难辨真伪,有的难以分辨品质优劣.尤其是道地药材和贵重的动物药材,如熊胆、鹿鞭、牛黄等,由于传统的鉴别方法难以很好进行鉴别,造假问题尤其严重,阻碍着中药的发展,这一矛盾亟待解决.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畜牧水产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中药材鉴别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朱秀翔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风康复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中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脑血管内科在多年协定处方基础上结合老中医临床经验,经过科学配方,运用现代工艺流程精制成中风康复胶囊.经近四年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深受患者喜爱,销量逐年上升,被列入医院重点科研制剂.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震;孟继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观察

    脑萎缩是一种以脑体萎缩(包括大脑和小脑)而继发出现情志、思维、语言以及躯体感觉、运动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临床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判断思维和认识能力下降,伴头痛、头昏以及运动障碍,感觉迟钝等.经CT或MRI(核磁共振)检查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大脑皮层萎缩、脑沟变宽,脑室扩大及脑池增大.我科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以益脑活血方配合静滴奥利达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尚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试论我国医院中药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发展相对迟缓,特别是在医疗改革中,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以及处方药、非处方药(OTC)分别管理,打破了医药垄断体制,引入竟争机制,对医院中药学的发展提出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以认真总结、研究,依据医院中药学的现状,确立新的发展方向.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吴荔芬;黄筱军;陈国辉;林文亮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多隐匿、无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眼、肾、神经等多器官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因此寻找能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方法成为世界糖尿病研究者的共同目标.据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3.6%,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就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袁桂荣;翟中良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增效如意金黄膏对皮肤刺激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增效如意金黄膏对皮肤的刺激性实验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增效如意金黄膏对健康家兔皮肤刺激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家兔多次性涂用增效如意金黄膏后未见红斑、水肿、出血点、色素沉着以及皮肤粗糙等刺激性反应.临床应用于21例患者,全部有效.结论:增效如意金黄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使用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

    作者:刘小平;吴献群;邱竹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活血化痰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我院糖尿病专科采用活血化痰、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5~68岁,平均57.3岁;病程5~15 a,平均9 a;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6个月~10 a,平均4.7 a.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4~73岁,平均56.7岁;病程5~17 a,平均9.5 a,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2个月~11 a,平均4.8 a.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作者:刘克冕;张勇;黄银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23种中草药对耐药金葡菌的敏感性探讨

    目的:探索对耐药金葡菌敏感的中草药,为临床治疗耐药金葡菌感染提供多一些有效药物作准备.方法:选取了23种中草药,煎成0.5 g∶1 ml药液,采用管碟法进行了对耐药金葡菌的敏感试验.结果:大于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抑菌环的中草药依序是:诃子、丹皮、黄连、白芍、九节茶、夏枯草、厚朴、黄芩、大青叶.结论:23种抗金葡菌的中草药中有9种对耐药金葡菌敏感.

    作者:肖丽英;黄焯坡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