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涛;王青;舒越强
抑郁症是老年性常见病,部分患者往往表现为冷漠,忧郁寡欢,精神处于抑郁状态,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多以药物和康复治疗,往往忽视了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仇海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国药典>1995年版Ⅰ部共收载中药成方及单方制剂398个品种,但仅有九味羌活丸、甘草浸膏、阿胶规定了总灰分含量;另有安宫牛黄丸、脑得生丸、脑得生片规定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占总数1.5%.我们认为远远不够.
作者:贾善学;史宝荣;韩梅海;张君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作者:刘文涛;王青;舒越强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笔者近年以补中益气丸合药治疗顽固性便秘等常见病证,效果满意、使用方便.现报告如下 .
作者:徐勤凤;张成元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为确保中药使用质量,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兹将临床常用且易于混淆的三组中药鉴别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超;张爱华;洪爱芹;徐俊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神经衰弱一证属西医病名,中医无此名称,多包含在头痛、眩晕、虚劳、不寐、脏躁、百合病、郁证等病当中.由于症状繁多,几乎涉及到每个脏器,病情轻重不一,时发时愈,变化多端.中医论为本病多发生体质较弱或性格急躁,任性,自制能力差,而使脏腑阴阳失调而引起各种病证.
作者:李浩明;刘芪红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药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为常用中药.商品药材分为毛知母、知母肉两类.为考察这两类药材的流通情况以及资源分布,我们收集了国内知母药材使用量较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材公司或医疗单位的知母药材样品,并依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标准进行了鉴定,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对知母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
作者:周峰;陈万生;乔传卓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对<本草纲目>中治疗小儿夜啼的药物进行分类分析,并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讨论.
作者:黄建惠;黄可达;黄可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曼荆膏是我院伤科曼荆散的改良剂型.曼荆散在我院已有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史,疗效显著, 深受患者的好评.但使用前需临时调配,病人不易携带,使用不便.故欲研制成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制剂.
作者:顾燕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采用HPLC法测定了消炎镇痛海绵中大黄酸的含量 ,使用C18柱,甲醇-水-冰乙酸(78∶2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 ,此法样品的分离度好,加样回收率为99.7%,可作为这一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汪向海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995-01~1999-12,笔者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沙惠菊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国药典>Ⅰ部在药材来源一项不但规定了其品种来源,而且也明确指出了对药用部位和采收季节的要求.同种药材,药用部位的不同,疗效会差异很大,甚至完全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工、经营、检验、使用药材过程中,不但要把好品种关,而且要把好药用部位关.笔者在1999年全市药材普查工作中发现,利用非药用部位掺伪现象甚为严重,尤其是花、叶、草类更甚.现简述几种易忽视的常见品种.
作者:杜卫萍;刘传玲;董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计算机网络系统引进至住院部中,给医院住院环节带来了一场革命.住院药房、临床科及住院记账处旧的管理模式将随之改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置,不仅给医院医疗体制的改革树立了一个典范,而且对今后整个医疗体系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吴国庆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肉豆蔻来源为肉豆蔻科植物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具有遇中行气,适肠止泻之功效.在我院购进的多批肉豆蔻中,混有较多量的槟榔.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功能驱虫,泻下导滞,行气利水.由于两者的外观形状较为相似,不易鉴别,且功效不同,不能混同.为此,特将两者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作一比较.
作者:程红耘;胡丽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采用比色法测定高丽参注射液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2.37%.方法简便、准确 ,可作为控制制剂质量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月纯;席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以<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术思想为源,探讨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概况.阐述中医体质的形成、体质与疾病、体质与辨证用药关系及增强体质的方法.认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情志、饮食、生活条件、疾病、社会因素等有关,男女体质有差异,体质决定病邪易感性、发病后疾病的演变过程、转归及预后,体质学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依据之一.
作者:黄怀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二花三草合剂由金银花、红花、大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瘀散结之功效.为了控制本品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和化学试剂法对处方中金银花及大黄进行了鉴别.
作者:张永东;邓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自1997年始,我用木蝴蝶加味治疗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咽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兼有感染的患者,临床治疗予以抗感染药物与复方丹参常同时应用.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甲氟哌酸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后立即产生沉淀,报告如下.
作者:郑希林;崔光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平骨宁贴剂是我院名老年中医协定方基础上研制的.由马钱子、白芥子等几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抗炎抗风湿作用.我们根据方中药材的活性成分理化特性,制定了制备工艺,使药物的活性成分完全溶出,以提高该制剂的治疗效果.在剂型上, 我们把传统的擦剂改变为贴敷剂,使药物缓慢渗透病灶,延长了作用时间,以增加疗效.应用于临床获得一定的效果.
作者:蔡纪青;王丽;胡志浩;周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