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理气和胃法针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刘玉生;张曙光

关键词:健脾理气和胃法, 针刺, 反流性食管炎
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健脾理气和胃法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主要和次要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和积分均得到改善,对比治疗前的差异明显,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脾理气和胃法针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十宣刺血治疗中风恢复期手指麻木

    目的:观察十宣刺血方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手指麻木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常规治疗加十宣放血疗法,对照组仅用针灸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十宣刺血的确能提高中风恢复期手指麻木的疗效.

    作者:高竹颖;时国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剂量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补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小剂量司坦唑醇联合补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及住院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西医治疗组(44例).西医治疗组:给予环孢素A3 mg·kg-1·d-1,分2次口服,司坦唑醇6mg/d,分3次口服,14岁以下4mg/d,分2次口服.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给予不同方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 (39/46)和82% (36/4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1.7% (10/46)、2.2% (1/46),40.9% (18/44)、13.6% (6/44),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A、小剂量激素治疗慢性再障能达到常规剂量的疗效,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中药,进一步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且疗效稳固.

    作者:喻争鸣;丁权;高天朋;桂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从提壶揭盖法谈太渊、孔治疗中风后尿潴留42例

    目的:观察针刺肺经太渊、孔穴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按传统针刺取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水道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太渊、孔,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膀胱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之间日均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膀胱容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太渊、孔穴可有效提高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作者:李虹霖;王玉珏;夏昆鹏;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清金化痰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清金化痰汤治疗,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CPIS评分、sTREM-1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PIS评分、sTREM-1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盲选72例,按1:1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王晓冰;韩文朝;王献印;李百华;张作峰;陈向军;白宗堂;王会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胡志强运用归脾汤治疗失眠经验

    失眠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胡志强主任根据临床经验,常用归脾汤予以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就失眠病因病机、归脾汤组成、临床验案浅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尹启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胥受天教授治疗闭经的经验

    胥受天教授治疗闭经经验丰富,选方用药有其独到之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月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治疗和实验组(n=40)采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 (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 (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陆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调周助孕汤在多囊卵巢引起不孕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调周助孕汤在多囊卵巢引起的不孕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2012年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60例纳入双盲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中药调周助孕汤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相关指标.对照组口服避孕药3个月经周期后促排卵助孕.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药调周助孕汤治疗多囊卵巢不孕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好,体现了中药的独特优势.

    作者:卢利娟;陶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志媛教授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经验

    康志媛教授作为全国优秀中医人才、硕士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医疗工作30余载,在治疗月经不调、不孕、复发性流产等疾病方面经验丰富,特别在月经不调上见解独特.笔者跟诊期间获益颇多.本文分别从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介绍导师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经验.

    作者:胥威风;康志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石黄清火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石黄清火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1.0~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82%(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石黄清火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张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患者主要出现骨骼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其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目前已大量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发病原因、相关临床研究、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从而为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余东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霉素和来氟米特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霉素和来氟米特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儿中抽样选取42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醋酸强的松+环磷酰胺”,而试验组21例采用“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来氟米特”,随访跟踪1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血清白蛋白上升水平,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总缓解率(76.1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霉素和来氟米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国内Ilizarov技术在脊柱侧弯方向的临床应用现状

    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非手术治疗效果很差,且容易并发局部皮肤坏死及血管神经的机械性损伤;而手术治疗无论哪一种都是在牺牲活动关节的基础上达到矫正目的,常常伴发术后并发症.本文通过对Ilizarov技术在肢体矫形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田慧中在脊柱侧弯中运用Ilizarov技术的经验,论述了脊柱侧弯的分类,病理改变,Ilizarov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优势和原理等,论证Ilizarov技术运用于脊柱侧弯矫形的可行性、先进性和面临的问题.

    作者:裴冬阳;饶耀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干预痰湿体质糖尿病临床前期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治疗方法对痰湿体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痰湿体质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3%),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体质测评转化分数以及耐糖量均获得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痰湿体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前期症状.

    作者:彭扣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生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生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予生大黄鼻饲合并灌肠治疗;B组,予生大黄鼻饲治疗;C组,予生大黄灌肠治疗;D组,予常规治疗.干预时间为7d.收集各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胃肠道并发症、腹压、住ICU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四组D-乳酸和DAO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7,30.17,27.27;P<0.05),且不同时间(F=24.23,25.65,23.8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发现第7d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2.89,F=3.739,F=16.675;P<0.05),进一步采用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结果表明A组的效果优[(290.77±113.68) ng/mL,(62.11±3.03) mIU/mL,(14.20±3.62)].患者腹胀、肠鸣音减少、胃肠道出血比较,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8.750,11.345;P<0.05),其中A组腹胀(10%)、肠鸣音减少(20%)、胃肠道出血(15%)均低.患者腹压、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比较,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4.71,8.975;P<0.05),其中A组腹压(11.00±2.73) cmH2O、住ICU时间(13.45±3.67)d、MODS发生率(10%)均低.结论:早期对危重患者采取生大黄鼻饲联合灌肠治疗可阻止胃肠道黏膜功能的进一步损伤,改善胃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和胃肠功能障碍,降低腹腔压力,减少胃肠道并发症,降低APACHE Ⅱ评分,缩短住ICU时间,降低MODS的发生率.

    作者:余红;牟园芬;冯清洲;吴禹燕;甘雨霞;左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神经性呕吐16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性呕吐1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选取主穴:百会、智三针[神庭、本神(双侧)],配穴:完骨(双侧)、内关(双侧)、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公孙(双侧)、太冲(双侧).结论:针刺治疗神经性呕吐有效.

    作者:陈东;孙远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观察分析自拟化湿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自拟化湿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化湿利胆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x2=5.4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胆囊B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x2=4.4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化湿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坤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有效性Meta分析

    目的: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月单纯针灸治疗痛经的有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方法:从PubMed搜索到155篇,CNKI、维普、万方搜索到666篇,从Cochrane图书馆搜索到4篇,运用Jadad评分标准对文献进行评分,所纳入文献用RevMan5.2软件进行评估并作森林图.结果:针灸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疗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比西药好.结论:针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比西药好,但因纳入文献数量少,证据还需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文献做进一步支持.

    作者:全玉彬;林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拟芪枝汤在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芪枝汤在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凤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10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芪枝汤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MA、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BI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芪枝汤在缺血性中凤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史会敏;白云平;樊国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