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华
中药材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和名称有的也不相同,因此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长期以来较为普遍,致使中药品种十分复杂.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更造成了中药材验收的困难.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娄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导尿致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血管意外,神经系统异常、前列腺肥大以及妇产科、外科术前术后导尿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地防治导尿引发的尿路感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作者:陈少容;陈少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何怀秀,女,52岁.1999-02-23就诊,自诉1个月前曾用染发剂染发,约1周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较密集,瘙痒剧烈夜不能寝.在镇卫生院经用葡萄糖酸钙抗过敏,地塞米松针静滴,中药内服外洗等治疗均只能缓解.因治病期间正处于农历新春阶段,患者思想压力很大.查体:头部、面部、胸腹部、背部布有许多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色较深,略显紫黯,密集而不融合,四肢分布较少.间有条形抓痕数条,两手甲板光亮,舌红,苔黄,脉细数.
作者:向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8~10月发病率高,约占同期儿科门诊就诊人数的70%.由于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将我们对153例(脓血便及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的除外)单纯性腹泻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胃脘痛是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主证.笔者在我院脾胃专科门诊,自拟中焦宁冲剂治疗胃脘痛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妙庆;张慎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桑螵蛸、丝瓜络是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常用中药.时下,笔者调配中医处方过程中发现了两者的掺假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ch) Bge.为常用中药,以根供药用,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主治表虚自汗和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或溃不收敛以及一切元气不足等证.黄芪种植按习惯在春分前后播种(3月10日至25日),寒露前后收获(9月25日至10月10日).由于高邮气温较高,阳光、雨水充足,收获黄芪药材为干枯状、柴性大、木质化、韧性小、豆腥气微、呈鸡爪样,又算鸡爪黄芪,调到四川、湖南等地误认为伪品,经常退货.为了提高地产黄芪夏种的质量,进行黄芪夏种试验.
作者:居明秋;金玲;居明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对在药品监督检验中发现的地蚕、僵蚕、亚香棒虫、凉山虫草、分枝虫草、蛹草及用面粉、玉米粉或薯粉经模压加工染色的假虫草等7种冬虫夏草伪品进行了鉴别,并对插入异物、茶水浸泡两种冬虫夏草掺杂方法进行了剖析.
作者:陈维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喉疾灵胶囊中的牛黄、冰片进行鉴别.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高,完善了喉疾灵胶囊的质量检测标准.
作者:林小玲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鲜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小便不利等证.由于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可以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等,故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随之伪品也屡见不鲜.本文就新发现的伪品牛含水与白花蛇舌草正品的植物形态与药材性状作一鉴别.
作者:丁丽;张庆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牛黄可分为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天然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胆囊结石(蛋黄)或肝管和胆管中的结石(管黄).人工牛黄系自牛或猪等的胆汁中提取成分,人工配制而成.牛黄性凉味苦、甘,归心、肝经.具清热解毒、开窍定惊之功效.主含胆酸、去氧胆酸、胆红素、胆固醇、麦角醇、卵磷脂等.其中牛黄胆酸能对抗中枢兴奋剂的中枢兴奋症状,并可增强中枢抑制剂(水合氯醛、吗啡)的镇静作用,并具强心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能松弛胆道口括约肌,可增加胆汁分泌,故有利胆保肝作用.牛黄系贵重药材,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很高,又比较紧缺,故市场上经常出现假冒伪劣品,以假充真.以下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鉴别牛黄的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吴盘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渗危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FM-6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3次直接检测受检者血浆渗透压,观察血渗值的变化.结果:高渗危重患者危重发作时血渗值明显增高(322.72±16.90)mOsm/kg.H2O;死亡组和存活组二者首次血渗值差异显著(t=2.213,P<0.05);24 h后差异明显显著(t=18.363,P<0.01);死亡组血渗值逐渐升高,而存活组逐渐向等渗转归,经方差分析,二者3次组内血渗值均值变化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浆渗透压测定可作为临床抢救高渗危重病人的预警指标.
作者:高丽萍;杜志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商陆来源于商陆科植物的干燥根,其品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有泻下逐水、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痈肿疮毒,痰饮癫痫.本品性味苦寒有毒,古今文献记载,商陆小量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肾区血流增加而利尿,大剂量时能刺激胃肠道蠕动而引起腹泻.商陆毒素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呼吸运动障碍,语言不清,躁动,肌肉抽搐,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麻痹死亡,所以必须炮制好才能应用于临床.商陆的传统炮制方法很多,至清代以后一般采用醋炙法.现代科学研究了不同炮制工艺对商陆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影响,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赵欣晖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谢昌仁主任中医师,行医五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善治内科时令热病及疑难杂证,驰名金陵城乡.笔者在南京市中医院进修时,曾有幸从师谢老学习,细心观察谢老临床时医治多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都能取得佳效,深受病者的赞许,亦使吾辈学子得到深刻的启迪,现举两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并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作者:陈德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单纯运用中药口服,疗程长,病人难以坚持服药,影响疗效.自1994~1999年,我们应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润肠液中大黄素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肖红兵;王业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颗粒剂在我国诞生于70年代.30年来生产工艺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在日本的汉方制剂中尤以颗粒剂为常用.它继承了汤剂的综合疗效,易吸收,显效快,又具备了成药易贮存、易携带、易服用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服用量大、工艺不合理、成分破坏严重等缺点,深受临床喜爱.
作者:石美琴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桂枝茯苓丸方出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5味药组成,主治妊娠宿有症病.以其化瘀消症之功,后人广泛应用于由血瘀引起的多种疾病,尤其在妇科临床应用甚广.
作者:吴宗群;解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优选黄芩浓缩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黄芩苷含量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黄芩浓缩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水提取2次,第1次加水13倍,沸后提取时间为1 h;第2次加水11倍,沸后提取时间为1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徐以亮;徐海波;李松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