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用全蝎治疗接触性皮炎1例

向星

关键词:全蝎, 治疗, 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针, 染发剂, 内服外洗, 红色, 胸腹部, 卫生院, 抗过敏, 中药, 针头, 针尖, 压力, 四肢, 思想, 瘙痒, 融合, 农历, 静滴
摘要:何怀秀,女,52岁.1999-02-23就诊,自诉1个月前曾用染发剂染发,约1周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较密集,瘙痒剧烈夜不能寝.在镇卫生院经用葡萄糖酸钙抗过敏,地塞米松针静滴,中药内服外洗等治疗均只能缓解.因治病期间正处于农历新春阶段,患者思想压力很大.查体:头部、面部、胸腹部、背部布有许多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色较深,略显紫黯,密集而不融合,四肢分布较少.间有条形抓痕数条,两手甲板光亮,舌红,苔黄,脉细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水煎工艺优选试验

    将黄芪等药物进行水煎提取正交试验,分别以水提取物得量和黄芪甲甙收率作考察指标,数据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利民;陈洪燕;胡晓雪;卢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黄芩浓缩颗粒剂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黄芩浓缩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黄芩苷含量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黄芩浓缩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水提取2次,第1次加水13倍,沸后提取时间为1 h;第2次加水11倍,沸后提取时间为1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徐以亮;徐海波;李松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康妇灌肠剂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病因较为复杂,诸多药物治疗均不够理想,为此我们制备了康妇灌肠剂,用直肠给药方法来配合此病的一般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顾亚阳;王小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注意胖大海掺伪

    笔者在验收中药时发现一种可疑胖大海.经检验,有的掺入部分圆粒苹婆冒充胖大海,应注意鉴别.

    作者:石代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益气润肠液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润肠液中大黄素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肖红兵;王业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伤口换药要点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个部分组成.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肛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口.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换药.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伤口应辨证换药.

    作者:施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亚微肝泰片薄层色谱鉴别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亚微肝泰片中三七、龙胆、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月琴;高素琴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急性脑卒中频繁性呃逆临床观察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急性脑卒中早期,由于病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呼吸中枢,常出现呃逆,呃逆会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利于病情恢复.频繁性呃逆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故终止呃逆十分重要.长期以来,通过治疗护理手段去终止频繁性呃逆效果不佳(如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用手指掐压内关穴,分散病人注意力,让患者多饮水等).从1998-11~2000-06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采用足三里和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6(Vit.B6)治疗急性频繁性呃逆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行喷灌注药式泪道插管外用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设计符合泪道形态的新型可注药式插管,从鼻腔端逆行插管,抽出于眼的下泪小点;灌注自行研制的外用中药.结果:本组71例中,治愈59例,占83%;好转8例,占11%;无效4例,占6%;平均疗程为18 d;短者9 d;长者59 d.结论:逆行喷灌注药式泪道插管的研制及外用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灌注应用具有确切疗效,符合生理特点,有利眼及面部美容.

    作者:沈爱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用全蝎治疗接触性皮炎1例

    何怀秀,女,52岁.1999-02-23就诊,自诉1个月前曾用染发剂染发,约1周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较密集,瘙痒剧烈夜不能寝.在镇卫生院经用葡萄糖酸钙抗过敏,地塞米松针静滴,中药内服外洗等治疗均只能缓解.因治病期间正处于农历新春阶段,患者思想压力很大.查体:头部、面部、胸腹部、背部布有许多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色较深,略显紫黯,密集而不融合,四肢分布较少.间有条形抓痕数条,两手甲板光亮,舌红,苔黄,脉细数.

    作者:向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癃片制备与临床应用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性常见病、多发病,我们根据传统医学治疗癃闭的进论,以消补兼施为原则,研制而成的消癃片.临床应用多年表明,该制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银环蛇蛇毒毛细管电泳分离与鉴定

    采用自制的毛细管电泳装置在24 min 内分离并测定了湖南银环蛇蛇毒,证明银环蛇蛇毒中含有α-银环蛇毒素(α-BTX)和β-银环蛇毒素(β-BTX),为蛇毒的鉴定和纯化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简易的方法.

    作者:陈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加味玄参甘桔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观察

    笔者自1998-04~2000-04,采用加味玄参甘桔汤冲泡代茶饮用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炎利胆胶囊制剂成型工艺及体外溶出速率研究

    以吸湿率和流动性为指标,筛选出消炎利胆胶囊的佳辅料、制剂成型工艺,并对胶囊和片剂的崩解时限及溶出速率作一比较,同时测定了成品的临界相对湿度,为临床和大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黄世福;吕凌;杨士友;田军;孙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房全面质量管理

    中药房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上等级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中药对疾病的早期预防、治疗、保健和延缓衰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加强中药房的管理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临床医教服务,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李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及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骨盆腔内组织、器官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笔者自1997-01~2000-01,通过对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我院自制的红藤汤加抗生素保留灌肠的观察及护理,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松琼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葛根药理研究近况

    总结报道了近年葛根药理研究的新进展,葛根不同成分,在抗氧化;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葛根素对神经细胞还有保护作用.

    作者:校合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婴幼儿秋季腹泻综合治疗与护理153例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8~10月发病率高,约占同期儿科门诊就诊人数的70%.由于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将我们对153例(脓血便及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的除外)单纯性腹泻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和进展

    1990年,我国医药工业决策部门曾经决定我国医药工业将向五个方面转移,重点是应用高科技创新高效药物,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医药工业,中医药方面则要逐步实现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由独立并存向两者结合的方向转移,这是我国医药工业包括中药制剂工业的战略方向.就中草药制剂而言,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是否以质量求效益、以科技为先导、合理利用资源;是否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归结到一点就是:是否是高质量的产品.

    作者:胥法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黄连上清片鉴别方法改进

    黄连上清片为临床常用中成药,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6册.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用现行标准检验其黄酮类成分,专属性不强,且存在着供试品液本身色较重,加盐酸镁粉显色不明显,反应速度较慢等缺点,结果不易判断.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主要黄酮类成分黄芩甙进行了鉴别研究.

    作者:吴卫新;鲁彦毫;王琳静;李华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