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月春;林英英
中药的质量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产地采收,加工不当,致使药物气味散失;二是伪品的出现,影响疗效;三是炮制、贮藏、保管不当及饮片调配工艺从简而影响中药材饮片质量.
作者:余爱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车前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种子.具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祛痰止咳的功效.当前药材市场上发现有用葶苈子、荆芥子、藿香子伪充车前子出售.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现就其正伪品经验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戚秀萍;侯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朱杨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临床上使用氨苄青霉素引起皮疹较为多见,1990-01~1997-10间,笔者自拟安敏汤治疗氨苄青霉素皮疹8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陈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是由破伤风杆菌经创口入侵人体后引起的,该菌的痉挛毒性,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细胞,引起牙关紧闭,肌肉痉挛等症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破伤风抗毒素与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祖国医学对其有一套有别于其他证候的诊疗程序和理论.目前为止,有代表性的文献古籍共收载了有关方剂180首,涉及药物161味,其中几种虫类药在破伤风的治疗中运用较多,且疗效显著.下面就破伤风的病因,虫类药的功用及作用机理、临床运用几个方面作一概括.
作者:胡克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141例,结果显效97例,占70.3%;有效41例,占29.8%;总有效率为97.9%.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丽芳;陈正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药白及是传统的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其主要成份为甘露聚糖、淀粉、挥发油等.药理实验表明白及具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溶作用,可形成人工血栓[1].白及还能促进受损伤神经的再生,有显著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2].另外,对胃粘膜有细胞保护作用,对各种溃疡组织有修复重建作用[3,4,5].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体内外出血症、外伤、烧伤、烫伤、溃疡及皮肤皲裂等,疗效比较肯定[6,7,8,9,10].
作者:刘逢芹;余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医中药为主辨证分型,配合局部对症处理,治疗口腔溃疡80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33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
作者:施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双黄连是由中药金银花、连翘、黄芩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制剂.笔者选择了双黄连与利巴韦林分别静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晓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就江苏宜溧山区引种浙江东贝母的植物形态、粉末显微特征、生物碱含量等作了初步分析对比,认为植物形态因栽培稍有变异,显微特征、主要成分没有明显变异.
作者:许伟彪;李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应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成药中所含的银杏叶.方法简便快速,适用范围广.
作者:刘瑞明;郭莉;孙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从药典规定、本草查考、走访老药工、性状比较、成份分析五个方面对乌药的药用部位进行考证.结论是乌药的药用部位为呈纺锤状的块根,而乌药的茎枝部位及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均不可供药用.
作者:周仰青;陈庆辉;洪可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其常见后遗症为神经疼痛.治疗后遗神经痛临床上大多给予解热镇痛药及安定剂,但这些药物均存在明显的或潜在性的副反应,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够恒定.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现简介如下.
作者:盛国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根据胆总管结石并有痰瘀郁结于胆管的病机,在利胆排石的基础上,配以散瘀软坚化痰的瓦楞子,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术.临床观察胆总管结石147例,治愈60例,显效59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达100%.其中结石小于2cm的治愈率为49.47%(47/95).认为胆总管结石小于2cm应优先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术加排石治疗.
作者:王树声;白遵光;彭棣华;张策;王志伟;林恩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上的复合体.别名: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冬虫夏草相似的品种常混作正品使用,后经鉴定为亚香棒虫草菌Cordyceps hawkesii Gray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实体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俗称:霍克斯虫草,为冬虫夏草的伪品.本文从二者的性状、显微、理化作对比鉴别,以供参考.
作者:秦伟华;李建民;徐春玲;李学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介绍了对清咽润喉含片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治疗咽喉炎症的临床疗效.与草珊瑚含片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两者对咽喉炎症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曲彩虹;陈茂礼;刘雪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补骨胶囊中的人参、黄芪、血竭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具重现性和专属性,且无阴性干扰,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其敏;朱忠庆;赵汉华;卢源通;刘明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药用白及是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 的块茎,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将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平;丁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腮肿消合剂组方是经我院多年临床应用,筛选而得,对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本实验对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阿胶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数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补血佳品.其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胎漏等证.现代医药进一步证实,阿胶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各种出血,疗效显著.对血虚中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早期都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宋志刚 刊期: 1999年第04期